昌平区小辛庄村香干黑作坊工人在执法者面打砸制作工具;与执法者对峙 黑夜里,座村落的两农家院蹿出火光,充斥着一阵夹杂臭味的豆浆味两辆满载熏干和香干的面包车开出院子一路疾驰,两千余斤劣质产品被送往农贸市场,畅通无阻抵达百姓餐桌。 “一盘芹菜炒熏干或者韭菜炒香干,最使用二两豆干,些豆干能做多少盘菜?”近日,有市民反映,昌平区东小口镇小辛庄村,每天都有量豆干运出。 本报记者连日调查发现,两家豆干生产者都无证照,生产环境肮脏,系“黑作坊”。其生产的熏干,乃是在露天院中挖坑作熏炉,用不洁锯末熏制而成。另一个院子生产的香干,则由散发着恶臭的不明液体着色冒充。 面对联合执法队突击检查,香干生产作坊内,多名工人当场砸毁生产工具,试图毁灭证据,还有不明身份的男子,和执法人员对峙。 本报讯前日下午3时许,昌平区食品办联合工商、公安、质监、城管等多个部门组成联合执法队,东小口镇小辛庄村正在生产熏干和香干的两个大院突击执法。经查,两家加工点没有相关手续,系黑作坊。查处香干大院时,多名身份不明的男子当着执法人员的面,打砸制作工具,试图毁灭证据。 黑作坊查获1200斤香干 两家黑作坊位于小辛庄村,由昌平区东小口镇管辖,但一墙之隔就是平西府村,由北七家镇管辖,“该区域处于城乡接合部,又处于两镇连接处,流动人口很多,黑作坊也很多。” 前日下午,十余名执法人员来到生产熏干的大院,四五个铁箅子前,两名男子正在烤制熏干。隔壁院的香干加工点,场景壮观,80余箱已制作好的黄色香干露天摆放,周围下水沟里污水流淌。学习世界债权国。每箱香干15斤左右,已生产出的香干达1200斤左右。缭绕的雾气里,七八名工人正在制作香干,加工间一股恶臭。 经联合执法队认定,这两家生产熏干和香干的加工点没有相关手续,属于黑作坊。 疑似着色剂浸泡香干 香干加工间内的工人们称,他们生产的香干是用“酱油”制成,执法队员多次询问“酱油在哪”,几名工人支支吾吾,始终无法说明“酱油”的存放地。 加工间角落,一个铁皮方桶散发着恶臭,记者揭开桶盖,一整箱香干正在桶内蒸煮。方桶旁摆着几只黑色塑料桶,装满液体,可闻刺鼻气味。黑塑料桶内液体颜色为黑褐色,记者取样黑色液体时,液体落在手上,呈现褐色,用水反复清洗,褐色并未消退。 据执法人员推测,黑色塑料桶内的液体,是用来给香干染色的,“液体成分还需鉴定,可能是普通的食品添加剂,也可能是非法添加物。” 生产间工人说,桶内液体为焦糖,用红糖熬制加水稀释。但对液体为何存在刺鼻气味,他们解释不清。 两作坊负责人尚未露面 昌平区食品办工作人员称,黑作坊生产出的熏干、香干将全部抄没,“相关部门会检测浸泡香干的不明液体究竟是何物。” 昌平区质监部门的工作人员介绍,此前,他们曾多次打击该区域的黑作坊,但黑作坊总是被查后不久,又秘密重操旧业。 昨日,昌平区食品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截至昨日下午,两家黑窝点的相关负责人都未出现,尚未接受调查。 该负责人表示,因为黑窝点存在的区域有大量的其他非法加工点存在,他们接下来将联合相关政府部门,对该区域清理整顿,规范市场。 不明身份男子恐吓执法者 执法队查抄香干黑作坊时,现场出现多名不明身份男子。 执法队清点院内面包车上已装载的香干时,一名男子上前干扰,“我是过路的看热闹的,咋了,你想打我?”男子说着,并伸手扯拽记者衣服,民警喝止,男子并未罢手,而是当着执法人员面大喊“把人逼急了,人家能饶得了你?” 执法队在院子里清点香干量时,几名黑作坊工人冲入操作间,迅速将屋内盛放黑色液体的黑塑料桶打翻,乒里乓啷砸碎制作工具。一名工人在执法人员的喝止下,仍将装着黑色液体的塑料桶推倒在地,黑液流淌一地。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