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律网
法律通行证: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律师加盟热线:400-8919-913   律信通 律信通  
律师
公众 咨询 贴吧
律信通 案件委托
频道 房产 婚姻 交通事故 保险 建设工程 劳动
留学
公司 合同 刑事辩护 医疗 知识产权 工商
新闻 宽频 文书 常识 案例
法规 专题 杂志 百科 论文
查找全国各地律师: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点击各城市名拼音首字母查找律师 公众找律师,信赖律信通!律师做宣传,首选律信通!
当前位置: 主页 > 法律专题 > 非法传销罪 >

真假难辨的借条,如何认定

时间:2012-08-11 15:43来源:耍花剑的猫 作者:暗香 点击:
真假难辨的借条,如何认定 [案情简介] 原告:海xx,男,1980年3月12日生,某大学学生,住某大学宿舍。 被告:xxx,女,1985年9月25日生,某艺术学校学生,住某艺术学校宿舍。 原告持借条一张到法院起诉要求被告返还借款5000元。借条载明:借条 借海xx人民币5

真假难辨的借条,如何认定
[案情简介]
原告:海xx,男,1980年3月12日生,某大学学生,住某大学宿舍。
被告:xxx,女,1985年9月25日生,某艺术学校学生,住某艺术学校宿舍。
原告持借条一张到法院起诉要求被告返还借款5000元。借条载明:“借条 借海xx人民币5000元(伍千元整),两月内归还。 Xxx,**** 2005年5月19日。”其中,被告的名字及电话分两行位于借条的正下方,且笔迹同借条正文显然出于两人之手。原告诉称,被告xxx于2005年2月10日向我借款5000元,同年5月19日我向其讨要借款,被告称暂时没钱,就出具了借条。该借款被告至今仍未归还。被告辩称,被告从未向原告借过钱,原告同被告原系男女朋友关系,恋爱期间原告曾经为被告购买过衣物首饰。现在,双方因感情不和分手,原告为报复就伪造了借条。被告对所谓的借条作如下解释:借条上的名字和电话号码确系本人所写,因为当时和原告最早认识的时候,为了方便联系,被告就在一张空白纸上留下了姓名和电话。没想到他如此险恶,竟然在上面填写了借条。原告针对被告的辩称,陈述如下:我们是朋友关系,没想到被告不讲义气,借钱不还,也不愿打借条,原告只好自己写了之后让被告签名,留电话是为了方便联系。
庭审结束后,被告申请司法鉴定,要求对姓名电话与借条内容形成的先后时间进行鉴定。经鉴定,鉴定部门作出:根据所提供材料不能完成对请求事项的鉴定。
[分歧意见]
至此,在借条真伪难辨的情况下,本案的处理意见产生了分歧。
第一种意见认为,被告承认了借条上的签名系其本人所签,则如果书写姓名时借条已经形成,被告自然应当承担还款责任;如果被告书写姓名时,借条并未形成,仅是一张白纸,那么被告作为一个完全行为能力人应当对自己签名的后果负责。所以,原告的诉讼请求应予支持。
第二种意见认为,原告提供的借条是支持其主张的唯一证据,但该证据本身真伪并不能认定,所以该证据不能独立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应当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本人观点]
本人认为,应当支持原告的诉讼请求。因为原告提供了证明其诉讼请求的证据——借条。而被告虽然只承认借条上的签名,不承认借款事实,但被告没有举出任何证据来支撑自己的主张,以驳倒原告的证据。根据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责任分配原则,被告应当为自己的主张提供证据。
关于上述第二种意见认为,原告提供的借条是支持其主张的唯一证据,但该证据本身真伪并不能认定,所以该证据不能独立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我认为这是对举证责任(证明责任)的错误理解。因为原告已经提交载有被告署名的借条,而且被告也承认署名是真实的。如果被告不承认该借款事实,应当由被告提供该借条不属实的证据。被告如果提供不出,就应当是被告举证不能。因此,应当由被告承担对己不利的后果。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中国法律网 版权所有 邮箱:service@5Law.cn 建议使用:1024x768分辨率,16位以上颜色 | 京ICP备2023040428号-1联系我们 有事点这里    [切换城市▲] 公司法
400-8919-913 工作日:9:00-18:00
周 六:9:00-12:00

法律咨询5分钟内回复
请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闭

关注网站CEO微信,与CEO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