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律网
法律通行证: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律师加盟热线:400-8919-913   律信通 律信通  
律师
公众 咨询 贴吧
律信通 案件委托
频道 房产 婚姻 交通事故 保险 建设工程 劳动
留学
公司 合同 刑事辩护 医疗 知识产权 工商
新闻 宽频 文书 常识 案例
法规 专题 杂志 百科 论文
查找全国各地律师: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点击各城市名拼音首字母查找律师 公众找律师,信赖律信通!律师做宣传,首选律信通!
当前位置: 主页 > 法律专题 > 非法传销罪 >

【四川成都民商法代理律师】见义勇为全国法规将明确同一认定标准

时间:2012-08-20 18:38来源:猫猫子 作者:贝金虎 点击:
见义勇为各地认定标准不一公安部列入立法计划 昨日(19日),第十一届全国见义勇为英雄模范表彰大会举行。身患残疾仍然奋不顾身跳河救4人的中国好人宋玮等7人获得全国见义勇为英雄称号。 公安部介绍,去年7月,中宣部、中央综治办等八部门联合发出了《关于评

见义勇为各地认定标准不一公安部列入立法计划
  昨日(19日),第十一届全国见义勇为英雄模范表彰大会举行。身患残疾仍然奋不顾身跳河救4人的“中国好人”宋玮等7人获得全国见义勇为英雄称号。

  公安部介绍,去年7月,中宣部、中央综治办等八部门联合发出了《关于评选表彰第十一届全国见义勇为英雄模范的通知》。截至去年10月底,全国共推荐了108个推荐人选和群体。去年12月28日,经全国见义勇为英模评表办会议初评,并报全国见义勇为英雄模范评选表彰委员会批准,产生了60个全国见义勇为英雄模范(含群体)候选人。

  今年4月,经过1315万张网络和手机投票和第十一届全国见义勇为英雄模范评选表彰委员会评议,产生出7名“全国见义勇为英雄”,3个“全国见义勇为英雄群体”,39名 “全国见义勇为模范”和11个“全国见义勇为模范群体”。

  他们中,有身患残疾仍然奋不顾身跳河救4人的“中国好人”宋玮,有参与57起车祸营救,为受伤者垫付医疗费累计元,协助公安机关抓捕犯罪嫌疑人20人的“救人专业户”——出租车司机张青彬,以及在新疆乌鲁木齐“7·5”事件中与歹徒殊死搏斗的阿力木江·艾赫买提等个人和群体。

■ 对话
见义勇为立法有望明年报法制办
  专家称,见义勇为立法要强化政府责任,破解认定标准等难题

  从1995年首次立法研讨会算起,《见义勇为人员权益保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历经17载,至今仍未出台。昨日,其实非法传销罪。《条例(草案)》主要起草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邢捷、中华见义勇为基金会秘书长郭玉英接受本报采访。

现状
见义勇为地方认定标准不一
  新京报:《条例》至今没出台,阻力有哪些?

  邢捷:《条例(草案)》1995年就出来了,跟相关国家部委召开了多场座谈会。但上报后一直没进入立法程序。从1998年开始,地方性法规出台,《刑法》等法规修订过程中,也涉及到了见义勇为权益保障,相比看非法传销罪司法解释。但还有没有必要专门针对见义勇为立法?

  近年发生的“英雄流血又流泪”事例说明,制定全国统一标准的法规才能保障见义勇为者权益。

  新京报:初步统计,见义勇为地方法规多达60多部。地方立法存在哪些问题?

  邢捷:首先对见义勇为行为的认定标准不一。比如保安跟犯罪嫌疑人搏斗受伤,在广东可认定为见义勇为,但在四川却不能。

  因为广东的定性是“法定职责以外实施的行为”;四川是“履行特定义务以外的行为”。

  此外,是哪个部门来认定见义勇为行为,也有不同做法。赔偿标准也不一,有的十万元有的仅三五万。

  另外,流动人口见义勇为者回到家乡,会享受到哪些待遇也是难题。

进展
公安部将其列入立法计划
  新京报:全国法规应该如何明确?

  邢捷:制定见义勇为全国法规就要明确同一个标准,见义勇为主体是不负法定职责的公民,如消防员负有灭火抢险的义务,却不负有抓捕罪犯的义务;主观上,见义勇为者必须有使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他人利益免受或少受损害的目的;客观上,见义勇为者面临较大的人身危险,却积极施救。

  新京报:本月,在湖南娄底,邓锦杰为营救溺水的一家三口不幸遇难,但被救者却默然离开。立法如何解决类似现象?

  邢捷:见义勇为中受益者该不该承担赔偿责任?

  比如实际中有的受益人其实也需要救助;另外,一旦见义勇为者丧失劳动能力,其实非法传销罪。受益人即使给予了一定补偿,也无法满足见义勇为者的生活需求。还有就是可能“促成”受益者担心承担责任、默然离开的局面。

  所以,见义勇为全国立法需要明确政府责任,比如丧失劳动能力者,政府按月发放补助金;部分丧失劳动能力,政府负责解决就业,安置工作。

  新京报:目前国家立法的进展如何?

  郭玉英:我们已将《见义勇为人员权益保障条例(草案)》上报公安部,公安部也把条例列入了今年的立法计划,明年会报到国务院法制办,按照立法程序,估计最快后年可以出台。


分享到: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中国法律网 版权所有 邮箱:service@5Law.cn 建议使用:1024x768分辨率,16位以上颜色 | 京ICP备2023040428号-1联系我们 有事点这里    [切换城市▲] 公司法
400-8919-913 工作日:9:00-18:00
周 六:9:00-12:00

法律咨询5分钟内回复
请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闭

关注网站CEO微信,与CEO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