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虎网讯 4月末的南京,空气中弥漫着花朵的芬芳。在溧水县城一幢旧式4层小楼里,一个小伙子正在激情澎湃地向人介绍如何从一名无名小卒变成亿万富翁的传奇。台下的众“学生”一脸的希冀和幻想,梦想着有朝一日能爬上“金字塔”的顶端………这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打断了这群人的臆想。演讲的小伙子充满激情地说:“大家别慌,让我们列好队,以最热烈的方式欢迎新朋友。”大门打开,迎来的“新朋友”却是七八名严阵以待的公安民警。 来自看守所的悔恨:“千万不能相信一夜暴富的神话” 在溧水县看守所中,演讲的小伙子杨山戴着手铐呆坐在铁窗前。高墙外夕阳的余辉,照在他沮丧悔恨的脸上。没有了初来看守所的抵触和紧张,也没有离开传销魔窟的喜悦,杨山说:他觉得自己的人生失去了方向。 “千万不能相信传销组织一夜暴富的神话,也不能做不劳而获的美梦,唯一能相信的是:对比一下http://www.5law.cn/b/a/falvzhuanti/feifachuanxiaozui/2012/0820/11004.html。劳动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希望大家能够以我为戒,不要让悲剧重演。”面对讯问,杨山大哭痛悔,不停地哭诉自己被骗进传销组织,没有斗争逃脱报案,反而鬼迷心窍,继续欺骗亲戚朋友,觉得能通过传销实现自己发财致富的梦想。 据杨山介绍,他领导的这个“天津天狮发展有限公司”,其实就是一个不提供实际产品或者服务而以发展成员的“金字塔”营销模式的传销组织。在他们这十几号传销的大家庭里,有男有女。对新人,他们称为“新朋友”;其余的人,则是“业务员”。“业务员”之间,互相都称为“老板”。“业务员”负责看管“新朋友”,“帮助”其尽快“转化”,平时一般上课、唱歌、学习传销知识。 杨山表示,在他们的大家庭里,有“管家”一人,“管家”上面是“主任”。“管家“权力较大,管理家里所有的事情,不用上课,有权向“主任”汇报。“主任”在家里则有绝对的权力,进出自由。有的传销点“主任”上面还有“大主任”。 在这个传销组织里,杨山的身份就是“管家”。近日,杨山因涉嫌非法拘禁罪被溧水县检察院起诉至溧水县人民法院。面对即将来临的审判,杨山心里充满了忐忑。他开始后悔离开湖北老家,后悔自己为了一个女孩坠入传销的深渊。 坠入传销陷阱,缘自一段网络情缘 杨山说,他之所以从湖北老家来到南京,开始只是因为懈逅了一段网络情缘,并不是为了传销。杨山说,他离开老家时已经34岁了,却还没有交过女朋友谈过一次恋爱。苦恼之中,他开始迷恋上网聊天。离家3个月前,他在网上认识了一位叫“开心果”的女网友,两人在网上你来我往,相谈甚欢,彼此颇为倾心。 2012年前的一天,“开心果”邀请杨山来南京溧水见面,并约定正式确立男女关系。杨山心想,这下子女朋友有着落了,心里暗暗高兴,满心欢喜地答应了“开心果”的邀请。第二天,杨山从湖北老家赶到了溧水,见到了自己心仪已久的“开心果”。“开心果”真名叫李青,长得乖巧温顺,让杨山心花怒放,觉得自己不虚此行。更让杨山喜出望外的是李青提出带他到她的住处休息一下,杨山欣然前往。 杨山跟着李青来到了一个小区,上了其中一幢的顶楼。杨山前脚进屋,李青后脚转身离开,杨山想追过去,但是瞬间被屋里的十几个壮汉拦住。其中一人将他的钱包、手机、身份证、银行卡等物品搜走,还告诉杨山:要老实点,不然会受罪! 杨山被这突如其来的十几个壮汉吓蒙了,好好的温柔乡怎么就变成了虎狼窝呢?受了惊吓之后,一群人转而对他热情起来,主动倒水给他喝。杨山提出想离开,但“好心人”告诉他:除非在考察期好好表现尽快“转化”,否则就别想获得自由。“好心人”还告诉他,只要交3000块钱,就可以度过考察期成为“业务员”了,还有一种办法就是想办法发展下线,所谓发展下线就是再骗亲戚朋友过来。 从崩溃到疯狂迷恋,传销魔力让他痴狂 杨山在“好心人”的引荐下,见到了“主任”。“主任”为他指定了“师傅”,告诉他:“你要学习一个新的项目,你要看明白了才能出去,不然永远出不去。” 听到这些话,杨山崩溃了。一番“洗脑”之后,他一改初衷,放弃了出去的想法,决定好好表现。从那以后,杨山变了。他开始琢磨怎么才能往上爬,他每天歌唱得最响亮,课上得最认真,很快度过了考察期成为了“业务员”。 此后,杨山在网上寻找发展下线的目标,锁定目标后,他就整天鼓吹自己在南京做赚钱的生意,一年几百万,并引诱网友来溧水一起发财。很快,杨山的“能力”得到了“主任”的认可,并被委以重任成为了“管家”。 掌管了“家”里的钥匙和一般事务,所有业务员对他都点头哈腰,每个月还能拿提成,这时候的杨山已经渐渐迷失了自己,开始疯狂地相信和崇拜这样的营利模式,幻想着自己很快就能成为百万富翁。这样的百万富翁梦幻,一直持续到警方进入那栋4层小楼抓捕的最后一刻。(文中人名为化名) 通讯员 黄立家 胡贞国 鲍利剑 记者 冒群 警惕! 传销组织瞄准适龄就业青年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杨山的遭遇并非个别。今年以来,南京仅溧水地区就受理非法拘禁案件9件39人,其中因非法传销引起的非法拘禁案件有8件34人,占非法拘禁犯罪总人数的88.9%。此类案件的主犯大多是外地人,一般通过网络选择尚未就业的适龄青年,采取欺骗、劝说、恐吓等犯罪手段,犯罪地点大都选择在偏僻小区,传销点设在民房的顶层。新人一旦进去,就几乎与外界隔绝,很难脱身。 办案人员呼吁,社会各界加大对适龄就业青年的就业指导和犯罪预防教育,建立和完善流动人员登记管理制度,建立传销防治网络,特别加强对都市村庄、城乡接合部房屋租赁的监管力度。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