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律网
法律通行证: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律师加盟热线:400-8919-913   律信通 律信通  
律师
公众 咨询 贴吧
律信通 案件委托
频道 房产 婚姻 交通事故 保险 建设工程 劳动
留学
公司 合同 刑事辩护 医疗 知识产权 工商
新闻 宽频 文书 常识 案例
法规 专题 杂志 百科 论文
查找全国各地律师: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点击各城市名拼音首字母查找律师 公众找律师,信赖律信通!律师做宣传,首选律信通!
当前位置: 主页 > 法律专题 > 新公务员法 >

船员被海盗劫持圈养荒山 获救后工资补偿遭拖欠

时间:2012-08-05 07:07来源:相忘于江湖 作者:韩轩 点击:
从索马里噩梦中被解救的安徽宿州船员李东利已经回家8天了。由于被困期间每天只能吃两勺饭,致使胃长期处于饥饿状态,这个有着200多斤体重的船只大副,如今不到150斤重,回来后他的食量仍是非常的少,还不抵一个孩子的饭量。 身心的创伤还未得到缓解,经济上

  从索马里“噩梦”中被解救的安徽宿州船员李东利已经回家8天了。由于被困期间每天只能吃两勺饭,致使胃长期处于饥饿状态,这个有着200多斤体重的船只大副,如今不到150斤重,回来后他的食量仍是非常的少,还不抵一个孩子的饭量。

  身心的创伤还未得到缓解,经济上的困乏又让船员及家属感到心寒。被索马里海盗劫持长达570多天的3名安徽籍船员,回家后只领到一张欠条,并没有得到被劫前后的工资和补偿,这让刚刚停歇的他们再次踏上维权之路。

  船员被劫圈养荒山

  父子相见不能相认

  7月24日晚10点,从北京开往宿州的高铁到站,3名安徽籍船员李东利、李贺和张茂武平安踏上家乡的土地。在此之前,他们在“旭富一号”渔船上遭索马里海盗劫持,被囚禁虐待长达19个月。

  据李东利回忆,2010年12月25日下午,当“旭富一号”在马达加斯加捕鱼时,有两艘小艇快速驶来,等靠近时发现上面都是人,船员们立即意识到是遭遇海盗,但此时撤离已经来不及了。

  在没有任何武器、船只速度落后的情况下,渔船上13名船员被俘,被集中关押在荒山上。海盗将船员圈在木栅栏里,白天他们吃的是霉米,喝的是泥水,到了晚上只能挨排睡在树下。由于缺水,船员一年多来只洗过3次雨水澡,而这对于他们来说都是恩赐。除了生活异常困苦外,船员还被逼给家里打电话要钱,每天被手持枪械的海盗看守,并被威胁拿不到钱就一周杀一人。在高度的精神摧残下,船员艰难求生,咬紧牙关等待救援。

  被关在一起的李东利和李贺系父子关系,但这570天来两人都未曾相认,船员也都保守着这层秘密关系。因为若是海盗得知,后果将不堪设想。李东利回忆当时情形时说,自己在被捆绑被打时,新公务员法。儿子不能表现出任何过激情绪。反之,自己也是一样。这对于父子二人来说,无疑是备受煎熬。

  经过各方努力,被劫持船员终于结束噩梦生涯,重归故土。李东利表示自己和孩子会努力忘记过去,重新开始新的生活。

  获救回家难入眠

  工资补偿遭拖欠

  “他整个人瘦得不成样子,我心里难受得很。”李东利的父亲李金龙说起儿子回家时,夹杂着喜悦和难过的情绪让老人话语哽咽,撩起儿孙两人的衣服,满背被抽打的伤痕令人触目惊心。

  “人在外面吃了很多苦,遭了罪,现在的状态不是很好。”李金龙告诉《法制日报》记者,李东利大脑受到刺激,出现头痛、头晕等症状,精神得不到放松,如今每天只能睡两个小时,饭量也吃不到两口就饱了。现在每天除了睡觉,家人就让他出去走走,什么都别想。在今天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李东利和其他船员刚在医院做了检查。

  李东利家里五世同堂,在被劫持之前,主要经济来源都靠他在外打拼。如今虽然身心疲惫,生活的重担仍是沉甸甸地压在他的肩头。让李家人感到失望与心寒的是,船员被困570多天来,船东没有支付他们工资,仅支付了一些费用给家人使用。

  李家亲属告诉《法制日报》记者,李东利及李贺是与宿州一家中介公司签订劳务协议。之后,中介公司又和台湾船东签订协议。中介公司每个月要收几十美元的管理费,其余的工资由船东支付。李东利在船上担任大副,除去工资外,每月还有300美元的干部薪水。船只被劫持之前是每月到账,被劫之后,劳务公司以船东没支付钱为由,不再发放薪水,也不给补偿。而船东因没有现钱,只打出了一张欠条。这让本不富裕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

  “我们现在要追回工资和赔偿。”李金龙告诉《法制日报》记者,若是事情仍得不到解决,几位船员将拿起法律武器维权。

  对外务工立法不健全

  劳务人员权益屡受损

  “李东利及其他船员提供劳动的对象若是个人,他们之间实际上是雇佣关系,船员可以向雇主讨要薪水。船员在海外被劫持,人身权益受到侵犯,也有权向雇主要求赔偿。”安徽省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程军说,中介公司在当中只是承担介绍的角色,本身没有过错。但若是中介公司介绍了没有资质的雇主,可在中介费用范围之内界定赔偿。

  程军告诉《法制日报》记者,我国现行的对外务工立法不太健全,具有相对滞后性。对于没有签订双边协议的国家或地区,发生纠纷按照当地法律进行裁判,我国法律不具有制约力。而在国内,具有办理境外务工资质的劳务派遣公司和中介公司归不同部门管理,市场也比较混乱。

  据了解,安徽省2011年对外劳务人员已达到人,较6年前增长近两倍。但在逐渐繁荣的境外务工市场背后,劳务诈骗、经济纠纷等市场乱象也层出不穷。

  从近年来发生此类纠纷上看,与中介发生劳务纠纷主要有四种表现:一是黑中介挂着劳务公司的名头骗取保证金,一旦钱到手就凭空消失;二是中介公司名不副实,将务工人员输出境外后无人管理,致使劳工被困国外或是无对接公司;三是有资质的公司倒卖备案人员名单,收取高额手续费用;四是务工人员外出后发现工资与期望值不对等,引发不满情绪或是过激行为。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中国法律网 版权所有 邮箱:service@5Law.cn 建议使用:1024x768分辨率,16位以上颜色 | 京ICP备2023040428号-1联系我们 有事点这里    [切换城市▲] 公司法
400-8919-913 工作日:9:00-18:00
周 六:9:00-12:00

法律咨询5分钟内回复
请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闭

关注网站CEO微信,与CEO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