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律网
法律通行证: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律师加盟热线:400-8919-913   律信通 律信通  
律师
公众 咨询 贴吧
律信通 案件委托
频道 房产 婚姻 交通事故 保险 建设工程 劳动
留学
公司 合同 刑事辩护 医疗 知识产权 工商
新闻 宽频 文书 常识 案例
法规 专题 杂志 百科 论文
查找全国各地律师: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点击各城市名拼音首字母查找律师 公众找律师,信赖律信通!律师做宣传,首选律信通!
当前位置: 主页 > 法律专题 > 新公务员法 >

媒体:李春城主政成都时数百公务员身份被“偷”

时间:2013-06-18 23:43来源:互联网 作者:admin 点击:
媒体:李春城主政成都时数百公务员身份被“偷”

梁军1998年的国家公务员培训合格证书。(张育群/图)

梁军1998年的国家公务员培训合格证书。(张育群/图)

    来源:南方周末

  成都一些公务员2012年底突然发现自己的公务员身份不翼而飞。而更多的人多年前是在领导要求下,被迫签署了由公务员转为“参公”身份的自愿申请书。这些人的公务员身份到哪去了?

  有人把王倩的身份偷走了。

  2012年12月的一个早晨,她发现能够证明自己公务员身份的文件,无缘无故地在人事档案里消失了。

  这一天她发现,她的考核记录也已经连续三年为空白。王倩又气又急,找街道办的领导查问此事。领导答复说,你的公务员身份在2006年就没有了,你现在的身份是“待定”。

  1999年10月,王倩通过公务员考试,以成都市笔试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成都市武侯区金花桥街道办事处;2001年12月,成都市人事局文件载明:“经竞争上岗并考核合格,成都市人事局同意录用王倩为国家公务员。”但在这里工作13年后,王倩得到了一个莫名其妙的“待定”身份。

  在国家行政单位工作,身份既不是国家公务员,也不是事业单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工作人员”(简称“参公”),那她到底是什么身份?她的公务员身份去哪了?

  王倩按程序逐级向武侯区人社局公务员管理科、人社局局长、区委办、区政府办寻求解释,得到的回复都只有一个:这是组织决定的。

  公务员身份“被征用”

  2013年年初,在武侯区人事局公务员管理科,王倩在为自己莫名消失的公务员身份奔走之时,遇到了有同样遭遇的梁军。

  梁军曾在部队服役十六年,在1996年转业任职成都市武侯区审计局办公室主任,2000年调入武侯区人民政府晋阳街道办事处工作至今。1997年、1998年、1999年梁军连续三年参加过武侯区人事局的人事工作培训,并拥有公务员资格培训合格证书。但这位在政府工作了17年的老共产党员,突然也发现自己的公务员身份没有了,变成了不明身份之人。

  梁军称自己向武侯区人事局领导寻求解释,对方这样回应:“根据成都市武侯区党委要求及成都市人事局文件规定,你俩的公务员身份被征用了。”

  公务员身份还能被征用,梁军当时就震惊了。梁军要求人事局负责人出示相关文件规定,对方只口头答复说:“你们两人早在2006年以前就由你们各自单位按人事局转发中组部、人事部《关于事业单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工作有关问题的意见》组通(2006)27号中央文件的精神,将你两人档案身份改成‘参公’了。这在2009年就叫你们填写”自愿改为参公“的申请书。原因是给你们交代清楚了的。”

  这份“自愿改为参公”申请书,武侯区13个街道办事处,有三百多名公务员“被自愿”填了。一位1996年通过国家公务员考试考进的公务员向南方周末记者称,在2009年9月,他们街道办书记拿着这份自愿书,挨个找他们谈话,以不填就“降职、今后不能晋升、甚至开除”等话,强迫他和街道办其他十几名公务员签字。有不少签了字的同事感觉非常屈辱,去上级部门上访了,当时武侯区其他街道办也有不少公务员上访的现象。

  但在晋阳街道办事处,一切都风平浪静。那段时间有朋友问梁军,别的街道办都上访去了,你们街道办怎么一点动静也没有?梁军才知道“被参公”一事,当时他还跟朋友打趣,自己是部队转业过来的,不占街道办公务员编制,街道办领导一定不会让他“被参公”。

  梁军没有想到,当时的晋阳街道办领导竟然直接帮他代签了“自愿改为参公”申请书。直到好多天后,当时的领导才把他和其他13名“被参公”的公务员叫过去开会,称2006年党工委按武侯区党委指示,根据成都市人社局文件要求,一些干部的身份根据文件要求,已经改为“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简称“参公”),这些在2006年已经确定改为“参公”的人员,要追加补填个人自愿申请改为“参公”的申请书,并在人社局事先准备好的自愿改为“参公”的申请书上签字,梁军也在必须“自愿申请”的名单之列。

  梁军回忆,这个消息一公布,许多女同事当场就哭了。王倩也称,当时书记开会说这是组织上的决定,没有任何文件公示,一位五十多岁的女同事也号啕大哭,“谁愿意自愿放弃公务员资格?但无能为力”。

  梁军和王倩始终没有在自愿申请书上签字,“2006年已经偷偷把我们公务员身份改了,2009年才叫我们填自愿申请书,这是想方设法把2006年的违法违纪行为合法化。”梁军称。

  “参公”背后的玄机

  武侯区政府和街道办事处领导当时一再对这些人安抚称,转为参公后,他们待遇和未来发展没有任何影响,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2005年4月,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颁布实施后,开始对公务员编制进行严格规范,不少单位分配的公务员编制很少,但需要公务员做的工作却很多,于是诞生了中国特色的参公人员的事业编制。

  严格意义上讲,参公人员不是公务员,编制上也非行政编制而是事业编制,但在录用、晋升、考核、离退等方面按照公务员法进行管理。成都一位负责人事方面的政府人士称,参公最多只是在工资待遇上参照公务员,但是政治待遇完全不一样,不能够往行政单位上调动交流,提干晋升空间相对公务员也较小些。

  该人士同时称,除非国家机构改革,把公务员改为参公需要统一政策,制定公开透明的规则,分流要实行自愿原则,不能神不知鬼不觉地搞暗箱操作,像王倩本身是国家行政编制录用的,梁军作为复退军人,政策上符合“免公开考试、不受编制限制”,都不应该强行取消其行政编制资格。

  但从2006年下半年开始,成都市武侯区启动了针对公务员及参公人员的登记工作,不少像王倩、梁军这样的公务员都被悄悄地改为“参公”。在王倩所在的金花桥街道办事处,64个工作人员里,真正的公务员编制只有28人(基本都是领导),参公人员19人,工勤人员7个,其他9个为部队转业或者事业单位的编制,只有王倩的身份最特殊,“待定”。

  在金花桥街道办事处,王倩和其他18名同事一起,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就被领导“参公”了,而在梁军所在的晋阳街道办事处,亦有14人被“参公”了。

  这一切都发生在成都市前市委书记李春城主政期间。一位四川地方法制局人士对南方周末记者称,李春城主政成都期间,破格快速提拔了不少领导干部,占用了大量公务员名额。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中国法律网 版权所有 邮箱:service@5Law.cn 建议使用:1024x768分辨率,16位以上颜色 | 京ICP备2023040428号-1联系我们 有事点这里    [切换城市▲] 公司法
400-8919-913 工作日:9:00-18:00
周 六:9:00-12:00

法律咨询5分钟内回复
请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闭

关注网站CEO微信,与CEO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