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律网
法律通行证: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律师加盟热线:400-8919-913   律信通 律信通  
律师
公众 咨询 贴吧
律信通 案件委托
频道 房产 婚姻 交通事故 保险 建设工程 劳动
留学
公司 合同 刑事辩护 医疗 知识产权 工商
新闻 宽频 文书 常识 案例
法规 专题 杂志 百科 论文
查找全国各地律师: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点击各城市名拼音首字母查找律师 公众找律师,信赖律信通!律师做宣传,首选律信通!
当前位置: 主页 > 法律专题2 > 低保政策 >

“排除性条款”出台内幕:低保户为何不能“享受”空调

时间:2014-04-15 11:39来源:互联网 作者:中国法律网 点击:
中国要求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人太多了,而居委会的大妈们又很难以实际收入作出判断。于是,“养狗、住大房子、买计算机者不能享受低保”的硬性规定出台了。这

“排除性条款”出台内幕:低保户为何不能“享受”空调

向春/漫画


    对于哈尔滨市的“低保户”安绍华来说,6000元奖金如同烫手的山芋。
    这钱是安绍华用命换来的——2002年5月,他揣着5万多元公款去银行,路遇4名劫匪。安绍华拼死保住了公款,为此付出了重度颅脑伤、双侧股骨头坏死的代价。此后,他只能拄着拐杖走路,而妻子也下岗了,2003年,这个家庭成了哈尔滨道里区的低保户。
    2007年7月,被评为“黑龙江省见义勇为先进个人”的安绍华,获得了省政府颁发的6000元奖金。他本打算用这笔钱为读大学的儿子买台电脑——学机械设计的孩子一直在“蹭”同学的计算机。但2007年哈尔滨市实施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办法》规定:一年内新购置彩电、冰箱、音响等价值1000元以上的家用电器及高档家具的,不得享受低保待遇。
    这个“办法”还规定:投资股票、孩子在中小学自费择校者,不能享受低保;人均住房面积超出本市上年度城市人均住房面积标准1倍以上的家庭,不能享受低保;拥有宠物等非必需生活消费品,也不能享受低保。2007年,哈尔滨的一位残疾人因为捡到一条瞎眼流浪狗,差点被取消了这项福利。
    这些规定被称为“排除性条款”。这也不仅是哈尔滨的“专利”,几乎中国每一个城市都有类似规定。比如,北京的低保户同样没资格养狗;重庆市的低保户不能有空调——虽然这个城市被称为“火炉”。

 

“家计调查”
    中国现行的城市低保制度,是1993年在上海最先建立的。此前,政府接济的对象只限于“三无”人员——无法定扶养人、无劳动能力、无可靠生活来源的老年人,残疾人和孤儿。
    但1990年代的中国发生了激烈的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下岗、失业愈演愈烈,贫富差距越拉越大,这迫使政府不得不改革社会救济制度。于是,新低保制度所覆盖的人数大大增加,其中大部分是下岗职工。
    对于这些尚具备劳动能力,却因经济结构转型而陷入贫困的人群,政府部门必须对他们进行“家计调查”——符合条件者,才能给予享受低保的资格。“毕竟,不能让纳税人的钱投入到不该投入的地方。”中国社科院副研究员葛道顺说。
    面对大量可供选择的救济对象,民政部门需要投入更多人力。但基于有限的财政,他们无法大量招聘人员进行“家计调查”,而是将眼光投向社区中的群众自治组织——居民委员会。
    居委会主要负责低保申请、基层审核、张榜公布以及动态管理等几方面的工作。“虽说审批是由区(县)民政局负责,但申请低保的人太多了,他们不可能了解每个家庭的状况。居委会的调查意见,就成为了申请成功与否的关键。”暨南大学管理学院行政管理系教授林毓铭说。“进入基层审核程序后,居委会派出至少两名工作人员,前往申请家庭进行入户调查。”广州市高第社区居委会副主任钟慧玲介绍,“一般提交申请后10个工作日内,居委会就会上门。”
    钟慧玲称,他们首先会核实申请者的资料,然后观察家里的经济情况,最后是向申请者的邻居询问。如果申请者家里有残疾人,要看他的残疾证明;如果有小孩上学,就要出具学校证明;如果家里有人上班,那么出具其收入证明。“关键是必须加盖工作场所或工作单位的公章”。
    此方式在新低保制度开展之初,发挥了很大作用。但2001年民政部要求在中国全面扩保后,也逐渐显现出了它的弊病。1998年底,全国城市低保对象184万人,2001年底一下子达到1170万人。为此,国家必须多付出至少50亿的资金。“应保尽保”的方案让一些人开始绞尽脑汁钻空子。“而居委会工作人员本身专业素质、学历低的特点,使得调查不够专业。”葛道顺说。毕竟,中国70%的社区居委会成员文化程度在高中以下,其中初中学历以下的约占1/4。他们的工作也确实琐碎——比如广州大马站社区居委会,每个工作人员要管240户的社区工作。而核查低保只是居委会工作的一部分。“我常看到有人开着汽车、牵着宠物狗去领低保。”哈尔滨低保户安绍华说。此间,一些骗保、人情保、关系保的行为相继在各地媒体上曝光——2006年,央视《焦点访谈》报道,湖北省通山县两名副局长也享受着这份“特殊待遇”。


是否养狗:最直观的判断标准
    连续的负面新闻,使得各地民政部门成为公众指责的对象。痛定思痛,各城市陆续制定出一系列限制低保户消费行为的“排除性条款”。“细化是迫不得已。我们下去调研时,很多居委会干部称,像‘收入低于多少就符合低保条件’这类规定让他们很难办,因为他们没办法调查清楚。”武汉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邓大松说。广州一位居委会负责人则称,一个家庭的实际收入很难调查,比如他们是否在外打零工、做小生意,尤其是有没有存款。
    因此,就有了不准养宠物、不准使用高档电器、不准开汽车摩托车等等规定。“政府会盯着你的消费核实收入情况,”邓大松说,“因为你养了猫养了狗,你用了空调,就证明了你的收入足够高了,自然也就不再有资格享受低保了。”
    条款细化后,居委会的一些优亲厚友的违规行为,得到了很好的监督。因为这些条款非常具体,使用空调、养宠物、小孩是否择校,这些行为是无法瞒过街坊邻居的。“条款越细化越具体,低保局的审批工作就越容易开展。”哈尔滨市阿城区低保局局长矫晓玲说,“哈尔滨市的新办法出台后,我们的管理中更有依据,这让我们在2007年接到的投诉要比往年少了30%。”。而在新方法实施后,他们按此进行调查,共清退了1600多名不合格者,超过往年的两倍。

 

一放就乱,一收就死?
    细化的排除性条款给执法者带来了便利,但遭到强烈质疑。中国人民大学社保中心副教授韩克庆认为:“政府给低保户的是救济,不是同情、怜悯、施舍和惩戒。”而那些剥夺他们的子女接受“择校就读及在高额收费的高等院校或者系、专业就学”权利的条款,尤其不公平。重庆市人大代表彭应吉在2007年的该市“两会”上,也提案要求取消低保排除性条款。
    不断高涨的民意,使得重庆市政府下决心修订2002年制定的老办法。“当初为了便于基层干部直观判断,便于对低保户的监督。现在看来,操作时有不尽情理的地方。”重庆市政府法制办法规二处殷处长表示。
    关于宠物——低保户反映他们养狗多半为了解闷,而他们养的大多是流浪狗,或是亲戚朋友送的;空调也来源于亲友,他们只是在最热时开上一两个小时。
    重庆最初的应对之举是细化排除性条款。2002年的办法规定:家庭中使用汽车、摩托车、手机、空调、计算机的,不得享受城市低保。而新的意见稿把一条规定细化为两条:家庭拥有汽车或提出申请前半年内购买摩托车、钢琴、空调、计算机等非生活必需品的;家庭通讯费用总额超过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20%的,不得享受城市低保。“养宠物不得领低保”的规定,也被废除。
    哈尔滨在2007年新出台办法也体现了类似思路,排除性条款由原4款增长为11款,其中不得养宠物改为不得养高档宠物。“制定政策只能保证其相对合理性,没有硬性规定就无法保证公正与效率。”哈尔滨市低保局一位官员称。
    但这样做似乎只是脚痛医脚,头痛医头。一些规定现在看来比较合理,但过几年是不是适用,谁也说不准——最低生活保障紧跟着社会生活水平变化,比如今天的手机、空调不再是奢侈品。如果新规定两年还要重新修订,就显得地方立法不够严肃。
    为避免陷入困境,重庆市法制办最终决定:在新修改的条例中并不列举任何排除性条款。“我们并没有规定比如说有汽车的不能享受,电话费超过多少的不能享受,而是授权各区、县民政部门根据具体情形,来拟定排除性条款。”重庆法制办殷处长说。
    问题看似已经得到了解决,但将制定条款的权力给了下级政府,又如何保证他们公正执行政策?“这似乎和中国独特的‘一放就乱、一收就死’的经济现象步入了同样的怪圈。”贵州大学管理学院教授熊竹沅说,“关键在于中国各级政府的行政目的不统一,所以在执行同一政策时,结果往往千奇百怪——这致使上级机关不敢充分放权。如果把政策制定把握在手里,又会让上级机构无法针对纷繁复杂的社会情况。”“所以,出现很多个性化需求与政策规定之间的矛盾就容易理解了。”熊竹沅说,“只有政治体制改革深化到某种程度时才能解决。”

“排除性条款”出台内幕:低保户为何不能“享受”空调

评论3条

  • “排除性条款”出台内幕:低保户为何不能“享受”空调

  • 同步评论并分享本文到:

  • 新浪微博
  • 腾讯微博
  • QQ空间
  • 评论发送中,请稍候

  • 所有评论
  • 1234

    “排除性条款”出台内幕:低保户为何不能“享受”空调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中国法律网 版权所有 邮箱:service@5Law.cn 建议使用:1024x768分辨率,16位以上颜色 | 京ICP备2023040428号-1联系我们 有事点这里    [切换城市▲] 公司法
    400-8919-913 工作日:9:00-18:00
    周 六:9:00-12:00

    法律咨询5分钟内回复
    请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闭

    关注网站CEO微信,与CEO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