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律网
法律通行证: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律师加盟热线:400-8919-913   律信通 律信通  
律师
公众 咨询 贴吧
律信通 案件委托
频道 房产 婚姻 交通事故 保险 建设工程 劳动
留学
公司 合同 刑事辩护 医疗 知识产权 工商
新闻 宽频 文书 常识 案例
法规 专题 杂志 百科 论文
查找全国各地律师: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点击各城市名拼音首字母查找律师 公众找律师,信赖律信通!律师做宣传,首选律信通!

国五条落地初探:各地个税多按老办法执行

时间:2013-06-23 20:35来源:互联网 作者:admin 点击:
20%个税执行还有待观望,广州等地仍在等待“细则的细则”;“17万先生”本月尚无业绩张焕蔡胤胥会云蓝之馨李辉(化名)上月还是广州一家大型中介的明星经纪人,月

  20%个税执行还有待观望,广州等地仍在等待“细则的细则”;“17万先生”本月尚无业绩

  张焕 蔡胤 胥会云 蓝之馨

  李辉(化名)上月还是广州一家大型中介的明星经纪人,月入超过17万元。不过据他的同事说,进入4月份以来“17万先生”还没有开单。

  这句行话意味着一个刺眼的数字:业绩是零。

  愚人节前后,包括京沪广深在内的重点城市按照要求陆续公布“国五条”细则。一周多以来,新一轮楼市调控对市场的影响已经开始显现。和一些区域的房产经纪业务量“新老划断”不同,“国五条”中被认为“杀伤力”最大的二手房买卖征收20%个税执行几何还有待观望。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访问北京、上海、广州三地中介,尚未发现20%征收个税的“新办法”普遍推行。就目前而言,按照交易总价1%~2%核定征收个税的“老办法”依然通行。

  所谓的“新办法”在个税法和此前的国税总局政策口径中均有明确。如何保持政策充分落地执行?国税总局原副局长杨崇春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称,应当研究一个既方便群众,又能体现政策,既维护群众利益,又能打击倒房投机行为的好的简易办法,“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我觉得执行这个政策还会走样。”

  再等细则

  广州版“国五条”细则已经出台多日,二手房个税如何征收的谜底仍待揭晓。本报记者从一些中介机构了解到,在外界的观望与揣测中,普通住宅交易仍按照原来的方式进行。

  昨天下午,本报记者在广州市海珠区房地产交易登记所内看到,间或有三两业主与买家在中介的陪同下办理过户手续,罗琴(化名)便是其中之一。他庆幸自己唯一的房子刚好期满5年。按照政策精神,这样的住房交易免征个税。

  交易登记所内一名工作人员称,目前房屋交易仍按“老办法”征税,5年以下的住房还是按照房款的1%收个税。但下一刻怎样征收就不得而知,政策随时会变。

  广州市常务副市长陈如桂此前向包括本报记者在内的媒体称,“国五条”广州细则出台后,税务局会根据细则出台一个具体的办法。昨天,广州市地税局相关负责人对本报记者称,对于二手房税收细则,广州税务部门仍在制定过程中,“很快就会出来了。”

  “税务部门制定出来细则之后也还要上级部门批准。”该人士表示,制定过程也不是税务部门一家说了算,还要多个部门反复进行沟通。

  二手房交易的个税征收有两种方式,一是按照房屋转让差价扣除合理费用后的余额征收20%个税,但由于在现实操作中纳入合理费用的房屋装修等费用确认存在难度,所以市场普遍采用政策许可的第二选项,即不能正确计算房屋原值和应纳税额的,对其实行核定征税,各地税率在1%~2%。

  因此,本次“国五条”只是对既有政策的重申,但一些地方的细则中却对20%个税的问题避而不谈。

  不过,北京在细则出台后紧接着出台地税部门的政策解读,明确20%计征的条款,同时确定除商品房之外的保障房和公有住房等“特殊住房”的原值认定方式。但在现实操作中,对于确不能提供房屋原值相应凭证,且主管税务机关通过税收征管、房屋登记等信息系统也未能核实房屋原值的,北京地税明确,依然可以以房屋交易价格按核定征收率1%计算个税。

  在20%个税执行有难度的情况下,是否有重新设计核定征收税率的可能性?杨崇春告诉本报记者,应该由政府财、税部门按照实际情况制定更合理简易的办法。

  近日有媒体援引地方税务人士称,从地方政府目前的权限看,除了在核实房屋原值上可采取进一步措施外,调整核定征收的“应税所得率”,也是未来政策有可能调整的一个方向。

  广州一家大型房产中介经纪人梁斌(化名)认为,等广州二手房个税细则公布之后,未来该市“满五唯一”的二手房价格将会有10%~15%的涨幅。

  就目前来看,交易量已经显示“速冻”迹象。广州中原地产一位经纪人透露,截至目前,其所在门店销售业绩下滑六七成,“该买的房子上月都买了,观望期日子真的很难过。”梁斌说,在3月份,他曾凌晨5点来房地产交易登记所排队过户,但也只能排到第二三十位,而现在,交易所内人迹寥寥。

  市场反应

  相比其他一线城市,北京在“国五条”落地后的交易日还未达到一周。因为3月31日至4月7日,当地房地产交易系统进行升级调整,其间暂停购房资格申请、审核及网上签约。

  昨日晚间,北京团结湖一名房产中介人士向本报记者透露,据他所在公司群发的通知,北京某城区已经明确,2006年以前的满五年非唯一的公房继续按照1%征收。

  北京市住建委的数据显示,4月10日该市二手住宅网签量为261套。而在过去的3月,在“末班车”效应下,北京二手住宅网签总量为43780套,日均超过1400套。

  更需要关心的是,本月进行网签的这些住房,是否已按照新政缴税?在房屋原值认定细则尚未完全明晰的阶段,是否存在减少个税支出的空间?

  “交易过的商品房,业主和税务部门都有契税存根,也会在房产局存一联,因此核定原值并不难,按20%差价缴税也在所难免。”这是本报记者连日来走访房产中介时,听到的最为普遍的回答。

  但与外界认为的可以通过装修费节省个税的猜测不同,在中介眼中,有了过户指导价这种操作方式,装修费这一项的“折扣力度”并无意义。

  所谓过户指导价,通俗地说就是北京地税部门按照房屋所在区域、楼盘建筑年代等信息实行一房一审核的原则,对交易房屋征缴税款的最低价格。这成为一些中介钻空所在,即做低交易价以应对可能执行的20%个税。

  上述团结湖中介人士向本报记者举例说,该区域在售的一套50平方米商品房,业主购买价格为30万元,现在以200万成交,原则上应按照170万元差额扣除合理费用等金额后的20%来缴纳个税,但中介可以按照1.8万元~2万元/平方米之间的过户指导价来做网签,将交易价格做低至100万元,于是,差价缩至70万元,需缴纳的个税相应减少。

  而在上海,市场反应并未如原来预期一般,迅速下滑到“冰冻期”,只是呈现逐步下探的趋势。

  中原地产锦绣华城二店的房产经纪人汤才志告诉本报记者,自细则出台后自己并未有成交业务,但来看房的人还是不少。

  多家中介机构称,交易中心目前都未接到按照“新办法”缴纳二手房交易个税的通知,因此依然按照原来的办法在缴税。

  上海中原地产研究咨询部总监宋会雍告诉本报记者,截至4月10日,中原地产各门店共成交626套房,截至9日成交571套,“一天成交55套,也是正常月份的成交水平。”

  他表示,市场接下来的趋势应该是进一步下行的,但因为已经对政策有了充分的消化和准备,所以成交量不会有急剧的下滑,依然保持缓慢下行的态势。

    最新评论:

    新华社评政府限制楼盘价格:于理不合于法无据

    业内质疑国五条就是为降成交量 刚需被一再误伤

    杨红旭[微博]:北京提高二套房贷换房者最苦逼

    董藩 :北京提高二套房贷首付显示政策制定矛盾

    向松祚[微博]:北京二套房首付70%对股市影响有限

    李长安:限贷对购房需求抑制不是很大

  主要城市国五条细则:

    北京要求新房定价接受政府指导 禁售高报价楼盘

  北京国五条调控细则出台 单身人士禁购二套房

  上海严格二套房信贷 强化审查离异等借款人资格

  重庆国五条实施细则:严格按转让所得的20%计征个税

  广东版国五条细则出台:非户籍居民限购1套房

  深圳国五条避谈20%征税 房价涨幅低于收入增长

  南京版细则正文仅132字 被吐槽相当于一条微博

  我国十余省市出台国五条细则 北京被指最严

  北京国五条细则发布后交易大厅受理量明显下降

  北京国五条细则:继续暂停第三套及以上房贷发放

  专栏作家点评:

  杨红旭:北京楼市限购升级

  袁一泓:北京国五条细则堵住假离婚逃限购漏洞

  吴国平:狼真的来了 大城市房价疯涨时代将终结

  股市影响:

  范卫强:京沪国五条细则对A股不构成重大利空

  老艾:京沪国五条太温柔 地产板块利空出尽

  媒体评论:

  人民日报:稳房价不是数字游戏

  人民日报谈国五条细则作用:不要只看临时疗效

  广州日报:未来35岁后首购房或成常态

  京华时 报:地方版国五条要刚柔相济

  新快报:单身禁购二套房算不算歧视

  专家点评:

  叶 檀:京沪房地产细则直通税收改革

  易宪容:交易环节重税难遏投机投资

    任兴洲:国五条有利于普通商品住宅土地供应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中国法律网 版权所有 邮箱:service@5Law.cn 建议使用:1024x768分辨率,16位以上颜色 | 京ICP备2023040428号-1联系我们 有事点这里    [切换城市▲] 公司法
400-8919-913 工作日:9:00-18:00
周 六:9:00-12:00

法律咨询5分钟内回复
请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闭

关注网站CEO微信,与CEO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