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律网
法律通行证: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律师加盟热线:400-8919-913   律信通 律信通  
律师
公众 咨询 贴吧
律信通 案件委托
频道 房产 婚姻 交通事故 保险 建设工程 劳动
留学
公司 合同 刑事辩护 医疗 知识产权 工商
新闻 宽频 文书 常识 案例
法规 专题 杂志 百科 论文
查找全国各地律师: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点击各城市名拼音首字母查找律师 公众找律师,信赖律信通!律师做宣传,首选律信通!
当前位置: 主页 > 法律专题2 > 欠条格式 >

什么是虐待和遗弃家庭成员,面临家庭虐待时如何处理

时间:2012-09-03 22:57来源:缝纫机娃娃 作者:王俊维 点击:
一、什么是虐待和遗弃家庭成员? 我国《婚姻法》关于“禁止家庭成员间的虐待和遗弃”的规定是保障妇女、儿童和老人合法权益的必要措施。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同一家庭的所有成员都是地位平等的主体,国家保障家庭成员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虐待和遗弃都是家庭关

一、什么是虐待和遗弃家庭成员?

我国《婚姻法》关于“禁止家庭成员间的虐待和遗弃”的规定是保障妇女、儿童和老人合法权益的必要措施。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同一家庭的所有成员都是地位平等的主体,国家保障家庭成员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虐待和遗弃都是家庭关系中的破坏性因素。被虐待和被遗弃者,往往是缺乏自卫能力或无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实际上多为妇女、儿童和老人。为了维护社会主义的家庭制度,保护受害人和社会的利益,一定要采取各种有效的手段同这些违法行为做斗争。

虐待,是指故意折磨、摧残家庭成员,使其在肉体上或精神上蒙受侵害。虐待可能表现为积极的、作为的形式,也可能表现为消极的、不作为的形式;如打骂、恐吓、限制人身自由、不给饭吃、不给衣穿、患病不给治疗等。

遗弃,是指负有抚养、赡养、扶养义务的一方,对需要抚养、赡养、扶养的另一方拒不履行义务。遗弃是以不作为的形式出现的,应该履行义务而不履行,致使被遗弃人的权益受到侵害。

二、面临家庭虐待时如何处理

1、为了防止虐待、遗弃等违法行为的发生,我国《婚姻法》第三条规定了“禁止家庭成员间的虐待和遗弃”。听听欠条格式。对虐待和遗弃家庭成员的人,应当予以严肃的批评教育,责令其改正错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法律措施。例如,对拒付抚养费、赡养费等情况可到人民法院告诉,判决强制执行。虐待、遗弃家庭成员情节恶劣的,构成犯罪的,应按我国《刑法》的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虐待家庭成员,情节恶劣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致被害人重伤、死亡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遗弃家庭成员、构成犯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

2、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家庭成员,受害人有权提出请求,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以及所在单位应当予以劝阻、调解。对正在实施的家庭暴力,受害人有权提出请求,欠条格式。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予以劝阻;公安机关应当予以制止。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家庭成员,受害人提出请求的,公安机关应当依照治安管理处罚的法律规定予以行政处罚。

以上即是对什么是虐待和遗弃家庭成员,面临家庭虐待时如何处理的详细解答。受到虐待和遗弃的家庭成员往往是家中的老人、妇女和儿童,他们有着共通的特性:在家庭关系中他们处于较弱的一方,防卫能力差,更容易被侵害。这些受害者往往为了顾及自己和家人的面子,羞于去向外界寻求帮助,默默忍受着家庭虐待和暴力带给自己的伤害。殊不知,这些忍受反而纵容了施暴者,造成的结果只能是他们变本加厉的对受害者实施伤害行为。虐待和遗弃家庭成员是非常不人道的行为,是被我们社会所不耻的恶劣行径,我们要坚决抵制这种行为的发生,万万不可为了顾及一时的颜面而酿成无法挽回的恶果。我们要把这种不道德的行为扼杀在摇篮里,稍有苗头就要加以制止,这不仅是在挽救您自己也是在挽救施害者的最好办法。“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这里不可能把家庭虐待和遗弃的所有情形都能归纳到,如果您有相关的疑问,建议还是请教专业律师,他们有着很丰富的办案经验,会在最短时间内为您出具法律意见,帮助您早日脱离苦海。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中国法律网 版权所有 邮箱:service@5Law.cn 建议使用:1024x768分辨率,16位以上颜色 | 京ICP备2023040428号-1联系我们 有事点这里    [切换城市▲] 公司法
400-8919-913 工作日:9:00-18:00
周 六:9:00-12:00

法律咨询5分钟内回复
请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闭

关注网站CEO微信,与CEO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