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律网
法律通行证: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律师加盟热线:400-8919-913   律信通 律信通  
律师
公众 咨询 贴吧
律信通 案件委托
频道 房产 婚姻 交通事故 保险 建设工程 劳动
留学
公司 合同 刑事辩护 医疗 知识产权 工商
新闻 宽频 文书 常识 案例
法规 专题 杂志 百科 论文
查找全国各地律师: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点击各城市名拼音首字母查找律师 公众找律师,信赖律信通!律师做宣传,首选律信通!
当前位置: 主页 > 法律专题2 > 委托授权书 >

电信联通对宽带不达标报道不做回应(图)

时间:2012-10-19 14:30来源:阿路龟 作者:京酱小rose 点击:
电信联通对假宽带报道不做回应 新京报讯 (记者刘兰兰 林其玲)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日前指出,不少宽带运营商提供的宽带不达标,假宽带现象普遍。昨日,被指测速软件不准而被央视点名的360方面表示,有部分运营商“人为地对测速数据做缓存”。中国电信、中

 

电信联通对假宽带报道不做回应 

新京报讯 (记者刘兰兰 林其玲)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日前指出,不少宽带运营商提供的宽带不达标,假宽带现象普遍。昨日,被指测速软件不准而被央视点名的360方面表示,有部分运营商“人为地对测速数据做缓存”。中国电信、中国联通昨日均表示,对央视报道不做回应。

  电信联通不做回应

  据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报道,宽带运营商并没有为用户提供足量资源,短斤缺两,假宽带现象普遍。原因在于运营商把有限的宽带资源分卖给尽量多的用户,来摊薄运营成本,实现利益最大化。

  针对央视假宽带的报道,联通昨日表示不对此做回应。电信方面则称,“央视报道假宽带主要是针对二三级宽带运营商。我们不会做出回应。”

  电信业观察家项立刚认为,假宽带的背后是商业利益的驱使。宽带因为成本高,如果一个用户独享一定的宽带则运营商无法挣钱。他表示,小的宽带运营商因为没有骨干网,所以会租用联通电信的网络。如果一个小的宽带运营商租用1G的宽带,然后分给1000个人,则根本挣不到钱。所以它会分给5000甚至更多的人。

  项立刚还表示,用户办理的2M的宽带并不是指独享2M,而是说宽带最高能跑到2M。

  “任何独享宽带的说法都是骗人的,普通用户没有独享的宽带。商业用户可以独享一定的宽带,所以费用也非常高。”他表示,“不仅仅是二三级宽带运营商,电信、联通等也都存在共享宽带现象。”

  360称其测速软件最科学

  针对日前央视《每周质量报告》中关于“360安全卫士测网速不可靠”的指责,360昨天回应称,360宽带测速器采用HTTP多线程下载和广域网P2P下载相结合的方法,是目前最科学的测速方法。

  在节目中,央视邀请专家通过网络公开测速软件测试,原本不到10M宽带,竟然可以测试达到100M。节目还称,一些在线测速器等免费网速测试软件几乎都不可靠,测试结果可以轻易地被多种方法干扰。

  对此,节目中清华大学网络中心副教授诸葛建伟称,360测速基于P2SP的测试工具存在缺陷。

  360昨日回应称,360宽带测速器的工作原理采用了HTTP多线程下载和广域网P2P下载相结合的方法,这两种技术也是微软IE等浏览器和迅雷等下载软件普遍采用的技术,是目前最科学的测速方法。

  至于为何10M宽带测试结果达到100兆,360解释称,测速结果值高于网络运营商宣称的网速值,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部分运营商“搞小动作”。

  “一些小运营商会人为地对测速数据做缓存。当测速器发起测速请求时,个别运营商会将部分请求地址篡改为缓存服务器地址,并快速返回测速请求的信息,从而造成测速结果虚高的假象。针对这一情况,360宽带测速器已有反作弊机制,每周至少两次更新测速数据源,以防止运营商恶意缓存数据、欺骗用户。”

  相关

  测速软件仅测本地网速

  360方面称,通常网民上网速度与下列三段网速相关,而360宽带测速器测量的网速,主要是第一段即本地运营商的接入网速。“其一是本地运营商接入网速,即ADSL是2M、4M还是10M,这是本地网速;其二是你访问的网站是本省、外省,是同一个运营商网内还是不同运营商,这是长途网速;其三是网站的速度,网站是否假设了足够的服务器和租用了足够的带宽,这是网站打开网速。这三段网速,任何一段慢,都会导致网民实际上网慢。”360称,今天下午360将推出新版更为全面的测速工具。除了能检测评估带宽网速,还能检测用户访问网站的速度。 (林其玲)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中国法律网 版权所有 邮箱:service@5Law.cn 建议使用:1024x768分辨率,16位以上颜色 | 沪ICP备13031995号联系我们 有事点这里    [切换城市▲] 公司法
400-8919-913 工作日:9:00-18:00
周 六:9:00-12:00

法律咨询5分钟内回复
请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闭

关注网站CEO微信,与CEO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