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律网
法律通行证: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律师加盟热线:400-8919-913   律信通 律信通  
律师
公众 咨询 贴吧
律信通 案件委托
频道 房产 婚姻 交通事故 保险 建设工程 劳动
留学
公司 合同 刑事辩护 医疗 知识产权 工商
新闻 宽频 文书 常识 案例
法规 专题 杂志 百科 论文
查找全国各地律师: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点击各城市名拼音首字母查找律师 公众找律师,信赖律信通!律师做宣传,首选律信通!
 
专业的房地产法律服务平台
  + 即刻致电0371-63691829加入专业的房地产法律服务平台,快速提高知名度、提升案源!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首页 房地产法规 法律常识 案例 文书 房地产律师 在线咨询 房地产贴吧  
  房地产新闻 - 物业管理 - 房地产开发 - 商品房销售 - 二手房转让 - 涉外房地产 - 房地产抵押出租  
    郑州特邀房地产律师
欢迎加盟
 
    成为本频道当地特邀律师,您将尽享当地优质案件委托资源,提高知名度,提升案源!开拓您的法律事业![查看详细]
郑州专业房产纠纷律师 更多>>
黄高伟律师
欢迎您加入
欢迎您加入
欢迎您加入
本栏目热点内容  
· 郑州二手房调查 价格超六
· 利海托斯卡纳三期交房风波
· 如何进行房地产转让
· 房地产行业:2011年房
· 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
· 美国明年或将对豪宅业主开
· 公积金贷款 问题多多
· 河南登封:中铝公司涉嫌非
 
  当前位置:主页 > 法制要闻 > 浏览

开发商情绪悲观 "救市10条"挡不住楼市的下行

中国房地产法律网 2008-11-9   来源:   编辑:
 

房地产行业面临着十年以来的最大危机,于是,以上海、杭州为代表,华东、西南、东南沿海共18个地方政府的救市政策纷纷出笼,而财政部也在10月22日发文:自11月起,购房契税调至1%;买卖住房免征印花税;购房首付调至20%……

因中国南北两地自投资理念到产权证办理周期都有不同,所以,业界普遍认为南方的房地产市场投机氛围甚浓,与此相对应的事实是:杭州、上海等城市房地产价格下滑严重,所以才有18个地方政府救市的由来。而财政部“一刀切”政策既已出台,这样的“救市”却鲜见京城房地产商的欢欣鼓舞。

京汉集团董事长田汉的想法也许有一定代表性:“政府出台的政策对稳定市场是有好处的,我感觉对整个楼市会有一些作用,但不会很快扭转。经济周期已经到来,仅靠几个政策不太可能改变,低谷至少还要持续两年。”

而佳俊置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姚佳成的看法更悲观,认为此次政府调税对购房者实惠多,对房地产商的影响杯水车薪。并进一步看低明年的房市,预计最冷的地产冬天应在2009年。

地产商看的并不是眼下的阶段现象。在他们的眼中,看重的是政府的态度。显然,这次的“救市10条”并不能让房地产商满足,“拿出钱来那才叫救市。” 这是田汉的看法。

针对 “10条政策”的本意,财政部曾解释:“10条政策”的目的不是要拯救房地产商,其主要目的是指向老百姓,“稳定房地产本身就是稳定地方”。对“10条政策”的这种功效,田汉认为,“政府救市,就是不至于让房地产市场下滑超过预期,到一定程度就合理化了。”

英才房地产公司董事长兰春则认为:房价回落,这是房地产行业回归理性的一个过程,“过去两年发展太快了,太超前。”言下之意,遇到回暖的效果,只是政策的附属功能,房地产价格的理性回落才是主要原因。

但是,政策将把房地产的价格“指导”在什么水平?众人都在猜度。知名财经博客作家叶檀曾撰文称:房地产下滑30%,必将在中国引发经济危机。而田汉的底线更低,为50%,“房地产利润是10%-15%,如果房价跌过50%就一定会发生金融危机,大家必然不还贷款了。”不过,50%只是个理论数字, “可能性一点都没有,都不可能到30%,15%就到头了。”

此前,未见跌势的北京房地产已经给了很多公司压力,房地产商们大多对前一段的持续低迷有共同的担心:如果房地产成交量持续萎缩,有一批房地产资金链就会断。他们没有别的选择了,或者出卖公司、或者出售土地、或者银行拍卖。只要这样的形式持续一年,就会有一批倒下,一些企业、新开工项目的都要停。这种形势持续下去,供应量会越来越小。

房地产业普遍认为,现在已经进入了一个洗牌阶段。而目前房地产商要做的,就是在能活命的情况下,重新给企业定位,在企业内部进行战略调整;在整个行业内部,做到更专业化。能不能生存和怎么生存,成了摆在房地产商面前的两个问题。

2008年无异于房地产行业的分水岭,弥漫四周的观望情绪甚浓,仔细分析,原因有二:一、2007年房价有些过火,给老百姓买房带来了一定压力;二、不断恶劣的宏观经济形势,以及媒体、官方、房地产行业各种声音混杂,老百姓在购房上失去了主心骨。

不过,房地产商也有乐观的一面,正如兰春所说,观望跟购买力没有关系,富有的人不会观望。

而诞生于十七届三中全会上的关于农村宅基地可流转的可能性,也被房地产商看成“不一定是坏事”。田汉说:“产品多了,供求多了,价格会有所松动,增加供应量对市场来说是好的,并不是房子价格将了,我们的利润就低了。”

易宪容说:“70%的购房者是自住需求”。而据京汉集团内部统计,每年涉及1000万人口的老旧房改造;70个大中城市新兴人口500万。按照国家十一五规划,人均住房面积要达到35平方米,要满足未来增长的需要,每年住宅面积要净增6亿平方米,还得开发30年。

现在房地产正在走向回归理性的过程,对于未来的发展空间,房地产商对整个行业没有丝毫担心。他们现在唯一担心的问题是:如何给自己重新定位,怎么活下来。

 
上一条: ·郑州市二手房交易返税有了说法 凡登记均返还
下一条: ·楼市观望不会一挥而散 成交大幅反弹难以持续
中国法律网 版权所有 邮箱:service@5Law.cn 建议使用:1024x768分辨率,16位以上颜色 | 京ICP备2023040428号-1联系我们 有事点这里    [切换城市▲] 公司法
关闭
400-8919-913 工作日:9:00-18:00
周 六:9:00-12:00

法律咨询5分钟内回复
请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闭

关注网站CEO微信,与CEO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