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律网
法律通行证: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律师加盟热线:400-8919-913   律信通 律信通  
律师
公众 咨询 贴吧
律信通 案件委托
频道 房产 婚姻 交通事故 保险 建设工程 劳动
留学
公司 合同 刑事辩护 医疗 知识产权 工商
新闻 宽频 文书 常识 案例
法规 专题 杂志 百科 论文
查找全国各地律师: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点击各城市名拼音首字母查找律师 公众找律师,信赖律信通!律师做宣传,首选律信通!
 
专业的房地产法律服务平台
  + 即刻致电0371-63691829加入专业的房地产法律服务平台,快速提高知名度、提升案源!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首页 房地产法规 法律常识 案例 文书 房地产律师 在线咨询 房地产贴吧  
  房地产新闻 - 物业管理 - 房地产开发 - 商品房销售 - 二手房转让 - 涉外房地产 - 房地产抵押出租  
    郑州特邀房地产律师
欢迎加盟
 
    成为本频道当地特邀律师,您将尽享当地优质案件委托资源,提高知名度,提升案源!开拓您的法律事业![查看详细]
郑州专业房产纠纷律师 更多>>
黄高伟律师
欢迎您加入
欢迎您加入
欢迎您加入
本栏目热点内容  
· 郑州二手房调查 价格超六
· 利海托斯卡纳三期交房风波
· 如何进行房地产转让
· 房地产行业:2011年房
· 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
· 美国明年或将对豪宅业主开
· 公积金贷款 问题多多
· 河南登封:中铝公司涉嫌非
 
  当前位置:主页 > 房地新闻 > 浏览

"购房门"官员涉嫌贪污受贿 处分不应只是补差价

中国房地产法律网 2009-6-15   来源:   编辑:
 
   温州“购房门”近日再起波澜,对政府作出“补差价”的处理决定,不少购房者喊冤,认为“差价款”不应该由他们出。因为他们都不是原始购房人,而是以市场价从政府官员和旧城改建指挥部的关系户手中转买“二手房”的“下家”。

  温州安置房事件被抖出来已经有将近3个月了。从最初的网络曝光,到随后官员的矢口否认,再到承认存在缺陷,整个过程像挤牙膏,有一点外力,公众质疑一下,它就往前推进一点。在政府限令补差价的决定出台之后,真相终于大白了。有官员在低价购买安置房后,再直接提价转卖,从中获利。

  审视从“购房门”到“差价门”的推进,不难发现,整个事件暴露出了两个事关部分官员的违法违纪问题:

  其一,那些官员最初是以什么手段取得安置房的购买资格?现在看来不外乎两种途径:一种是和领导关系好,付上几万元订金,即可拿到;另一种则是领导直接参与,将房子授权给某个得力“助手”,然后由“助手”操作,再分摊利润。这两种途径实质都是利用职权,通过暗箱操作,瓜分国有资产。安置房本质上是政府的资产,应该拿出来公开招投标。购房猫腻揭露的是一些官员利用职权谋取私利,这种腐败行为实质上与贪污无异。

  其二,部分官员以低价购买安置房后,再以高价出售,从中赚取差价,到底是什么行为?2007年,“两高”颁布有关规定:“以明显低于市场的价格向请托人购买房屋、汽车等物品的,以受贿论处”。

  事实已经很清楚了,“购房门”事件中的涉嫌官员,其行为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不正之风,而是以权谋私,违法违纪。对于他们的处分就不只是补差价的问题,而是首先要退回卖房所得的全部赃款,不应该购得的房屋也应该按照相关渠道退还。然后再对其问责,问责还不能仅仅是通报批评,应进入司法程序,依法查处,对党员干部还要进行党纪问责。惟如此,才能起到警示作用。

  温州“购房门”事件,不应该是一笔糊涂账。安置房到底如何安置,且让我们拭目以待。
 
上一条: ·高房价将在一定时期内是常态 物业税亦难遏制
下一条: ·专家称通胀预期推升房价 开发商担忧政策收紧
中国法律网 版权所有 邮箱:service@5Law.cn 建议使用:1024x768分辨率,16位以上颜色 | 京ICP备2023040428号-1联系我们 有事点这里    [切换城市▲] 公司法
关闭
400-8919-913 工作日:9:00-18:00
周 六:9:00-12:00

法律咨询5分钟内回复
请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闭

关注网站CEO微信,与CEO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