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通过审核每月领上千元低保就业文件显示潜逃期间多次“露面”找工作 网上通缉人员通过复审领低保 一名在逃人员被警方网上通缉期间,居然通过低保复审,享受每月上千元的低保待遇。 在逃人员消失期间,居然在“求职就业证明文件”上多次“露面”被推荐工作。 社区民警和案件受害人多次找到低保发放部门,要求撤销在逃人员的低保,却被告知要先抓到通缉人员才能撤销。 无奈的受害人戏称,低保部门是“为在逃人员解决后顾之忧”。 离奇事件 酒后行凶施暴者被网上通缉 向媒体报料的被害人名叫张强,家住北京市海淀区羊坊店街道吴家村十号院。当张强第一面见到记者时,他脸上一道两厘米长的伤疤引起了记者的注意。 “这个伤疤就是那个在逃的人用刀扎的!”张强首先介绍了那道伤疤的来历。 2010年4月18日,张强在小区门口摆摊做生意,他们家楼上一个叫张仁泽的人喝多了酒,不问青红皂白就用刀把他的脸给扎了,还把他的一个耳朵给打聋了。 案件发生后,张强被警方安排进行了伤害鉴定,结果显示张强不仅面部被刀扎伤,并且他的一只耳朵也因为外力作用造成耳膜穿孔,听力严重丧失。最终,张强的伤情被法医鉴定为轻伤害。 张仁泽知道自己惹的事情不小,当警察来到家中准备对其实施抓捕的时候才发现,张仁泽已经畏罪潜逃了。 2010年6月,海淀警方把张仁泽认定为涉嫌故意伤害的在逃人员,对其进行了网上通缉。 低保公示在逃人员榜上有名 2010年11月,被害人张强所在的街道开始了当年的第二次低保人员名单公示。让张强没想到的是,已经被列为在逃人员的张仁泽的名字居然出现在了公示名单中。 根据北京市关于低保审核的规定,所有在北京享受低保的家庭或个人每年都要接受两次的低保复审。也就是由所在街道的工作人员对申请享受低保的家庭或个人的经济情况进行审查。如果申请者经过复审后被认定符合继续享受低保的条件,工作人员会把申请者的名单公示出来,接受群众的监督。 “既然是公示,如果有问题就是可以反映了。”被害人张强在看到名单后第一时间找到了吴家村十号院居委会,向工作人员反映了张仁泽属于在逃人员,应该把他的低保撤销。 居委会的工作人员在了解这一情况后,立即向社区民警进行了求证。负责这一片区的海淀公安分局羊坊店派出所民警付培锋向居委会证实了张仁泽属于在逃人员这一情况。 最后,居委会的工作人员明确向张强答复说:“我们会马上把这一情况上报到羊坊店街道民政科,由他们作出处理。” 再次公示在逃人员仍然在列 “说实话,我开始就是以为是居委会的人粗心大意了,把一个在逃人员列为了享受低保的对象,所以我就没再多想。”张强说,“直到2011年6月再次公示低保申请人名单时,才发现原来事情没我想的那么简单。” 张强告诉记者,在2011年6月公示的领取低保名单里,张仁泽的名字仍然在上面。 见到因伤害自己而负案在逃的张仁泽还在继续领取着低保,颇感意外的张强再次来到居委会反映情况,并且他再次叫来了派出所的民警付培锋。 居委会的工作人员也很委屈,表示居委会已经将张仁泽的情况反映到了街道,负责羊坊店街道发放低保的民政科已经知道了这一情况。为什么张仁泽的名字还在享受低保的名单中,居委会也不知情。 最后,居委会表示会再次向街道民政科反映,争取早日撤销张仁泽的低保待遇。 潜逃18个月通过复审领低保 2011年11月份,是羊坊店街道本年度第二次复审低保的时间。当复审开始后,张强就一直关注着张仁泽是否还在领取低保的人员名单中。 “那天我去交低保的复审材料,结果发现张仁泽的低保材料也在那里,并且已经通过了复审。也就是说他还在继续享受着低保的待遇。”张强讲述到这里,颇为无奈地苦笑了起来,“到现在张仁泽已经潜逃18个月了,而我们的低保发放部门居然一直在为他的潜逃解决着后顾之忧。” 很快,羊坊店街道的低保公示结束,在逃人员张仁泽继续成为了羊坊店街道居民中领取低保的一员。而居委会对于张强的答复却还是那一句“我们再向上反映一次吧”。 这一次,张强没有再选择向居委会或是街道继续反映在逃人员领取低保的问题,而是选择了找到本报记者披露了这一情况。 记者调查 社保档案:一直享受低保每月1488元 2011年12月8日下午,记者来到北京市劳动与社会保障局海淀区羊坊店街道社会保障事务所,对张仁泽领取低保的情况进行了调查。 在该事务所的办事大厅里,负责低保的工作人员很快查阅到了张仁泽享受低保的情况:张仁泽到现在还在享受着低保,每月1488元,刚刚通过复审。 在工作人员调取出来的档案上记者看到,张仁泽的低保资料一应俱全,不但有本人签名,还有居委会工作人员“入户调查”记录。 根据居委会复审意见一栏记录的内容显示:经复审小组审议并入户调查,张仁泽一家三口人,张仁泽与妻子孙某均无工作,无收入,儿子正上学,月均收入低于低保水平。同意一家三口享受低保待遇,享受低保人数三人,月1488元…… 在经办人签名的一栏中,居委会一名李姓和另一名赵姓工作人员均签署了姓名。同时,居委会、羊坊店街道和街道社保等部门均加盖了公章。 文件记录:潜逃期间多次“露面”找工作 当记者详细翻阅张仁泽的低保档案时,档案中的一页文件引起了记者的兴趣。 这是一页题目为《申请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求职、就业情况证明》的文件,文件上的内容是记录街道及居委会等多部门为申请低保的对象求职及安置就业的情况,全部是格式化的文本。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这份文件显示,早已在2010年6月就被列为网上追逃对象的张仁泽在这份档案上却有多次“露面”。先是张仁泽于“2011年6月9日到××单位进行了求职登记”;随后又记录了张仁泽曾经于2011年4月8日及2011年5月10日等多次被推荐工作,并且每次都以“推荐失败”告终等情况。 也就是说,按照这份时间逻辑颠倒的文件记录,在逃人员张仁泽非但没有像其他逃犯一样东躲西藏,相反还不止一次出现在有关部门的面前,由政府部门到处为他推荐工作。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