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律网
法律通行证: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律师加盟热线:400-8919-913   律信通 律信通  
律师
公众 咨询 贴吧
律信通 案件委托
频道 房产 婚姻 交通事故 保险 建设工程 劳动
留学
公司 合同 刑事辩护 医疗 知识产权 工商
新闻 宽频 文书 常识 案例
法规 专题 杂志 百科 论文
查找全国各地律师: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点击各城市名拼音首字母查找律师 公众找律师,信赖律信通!律师做宣传,首选律信通!
公检法司
频道直达: 法界新闻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司法 | 工商 | 税务 | 质检 | 聚焦国土 | 矿山与安全
公检法司
社会新闻 世间百态人间冷暖 大千世界 权益保护 婚姻家庭 劳动保障 经济纠纷
当前位置: 主页 > 法制新闻 > 人间冷暖 >

六岁男孩捡垃圾养患病父亲(图)

时间:2011-12-08 11:07来源:三秦都市报 作者: 中国法律网
拾荒童“杨杨” 拾荒童“杨杨”

一直需人照顾的杨父 一直需人照顾的杨父

好心人来看望父子俩 好心人来看望父子俩

杨杨上课提问 杨杨上课提问

  六龄童杨杨拾荒养父亲的事迹被媒体报道后,他被视为自强自立、百善孝为先的“活典范”。来自于全国各地的问候和要求帮助的电话络绎不绝。杨杨患病的父亲被接到医院免费治疗,附近学校破例接收杨杨为插班学生。父子两人从不足十平米的租住屋被搬迁到了疗养院;原本需要六岁杨杨拾荒维系的困顿生活,也全部改为政府埋单。曾经困苦的日子,在政府和民间人士关爱之下,瞬间出现拐点。

  直击 爱心包围六龄童探究

  下午三点钟,杨杨已经开始接待第三批前来疗养院看望自己和父亲的好心人。

  一大早他就在床上被喊醒来,床头站着一位好心奶奶,满面焦急地表示:晚上做梦老看到你穿着单薄的衣服,在外面捡破烂,又冷又饿。真遭罪呀!瞧,我给你带来一大包零食,快吃。这还有几件我孙子的衣服,你可别嫌旧了,快穿上。

  午饭时间,两位记者也已经端着相机和摄影机跟在杨杨背后好一会了,他们此行的目的,是希望用镜头真实记录杨杨被社会救助之后的幸福生活。杨杨再次重复给爸爸喂饭、穿衣服,不断回答“苦不苦?为什么不觉着累?在这好吗?”等等老问题,他还被要求“走两步,对,放自然点,别回头,笑,要笑,笑一下,笑得自然点,哎,对了。”杨杨内心极不愿意这样被指挥着走台步,他更愿意拿着好心人送给他的小手枪,在大院内和新认识的小朋友玩打仗游戏。

  下午三点,丁女士带着两个女儿前来看望杨杨父子。这已经是她们第二次看望从出租屋移居疗养院的这一对父子了。丁女士母女带来了床单、被套、枕头、袜子、喝水杯和父子两人够用半年的牙刷、牙膏。衣物用品在杨杨的小床上堆起来像座小山。管理员赵姨诧异地边笑边收拾:缺的东西你们一下子都置办齐了。

  杨杨在爱心物品堆里翻捡自己从未见过的稀罕东西,如同半月前在垃圾堆里寻找能卖钱的废纸和空塑料瓶。

  自从这个6岁男童被媒体曝光拾荒养家之后,经常游走在都市边缘垃圾堆的杨杨,已经渐渐对拾荒失去兴趣,他更关心的是,每日爱心盈门前来探望自己的好心人,又给自己带来了什么好吃的、好玩的。

  探究 生活困顿的父子俩

  一月前,老刘的老伴好心收留了到处租房的杨氏父子,从此他们开始为6岁的杨杨靠捡破烂供给父子两人的一日三餐唏嘘不已。

  在西安市长安区上塔坡村,村民依然清晰记得杨杨和他的父亲刚搬来的凄惨模样。父亲杨星华因一年前患脑血管病后遗症,已经不会说话了。儿子杨杨长头发,脸面好久没洗的样子,一身又宽又大的旧衣服明显不合身,脚下那双解放鞋是附近大学学生军训后遗弃的,沾满了泥巴。

  杨星华户籍在西安市碑林区马厂子,以前在西安东郊某厂工作,因为长期旷工被工厂开除,现在连退休金也没有。

  杨星华四个兄妹曾凑钱为他开了一家饭馆,没想到杨把生意甩给服务员,自己通宵达旦呆在麻将场。最后生意被迫倒闭,只好向亲友邻居借债度日。据记者了解,杨星华曾准备承包农场,最后无疾而终。其亲戚表示,没听说过杨星华把什么生意搞成了。

  长期的上门告借令亲戚对杨星华苦不堪言。杨星华的遭遇被媒体曝光后,杨的亲属给杨送去了1000元钱,并表示以后双方没有关系。杨的亲戚说,已经做到了仁至义尽了。杨星华在儿子杨杨出生后,请人算了一卦,预测儿子在四岁时会开始走大运。不料他自己生活愈加困顿,儿子杨杨被迫拾荒,维系父子两人的生计。

  经历 颠沛流离的童年

  二十年前,杨星华做医生的前妻与他离婚。判给他的女儿由大姐抚养,供给大学毕业后,与杨星华彻底失去联系。

  杨星华几年前“再婚”,但未领取结婚证,两人生了两个孩子,杨杨是长子,目前整六岁,还没有户籍。杨星华的一位亲戚说:“他自己生活都困难,再婚了还一口气生了两个孩子。最后搞得养活不起老婆孩子。他在外面借了不少债,都是兄弟姐妹替他还。连马厂子拆迁改造的回迁房也卖了,钱花个精光。搞得自己临老都没有自己的家居住养病。”

  据杨星华的一位亲戚讲,杨一直好逸恶劳,导致家境每况愈下,借债度日使其连抚养子女的义务都无法担当。两年前杨的第二任妻子带着一个孩子离家走了。

  然而,母亲的无奈离开给杨杨幼小的心灵留下了深深地伤害。这个六岁的孩子不愿提及自己的生身母亲:“我说过多少次了,别提我妈。我恨她。”

  家庭的变故和接连遭遇的不幸,让患病在身的杨星华和6岁的儿子生活陷入困境。杨星华手头资料显示,他携带儿子在西安市西姜村、西三爻村等多个城中村租房居住,随着城中村的拆迁改造,这对父子被不断拆掉的老房子和接连盖起的高楼“撵着跑”。杨杨告诉房东,他和父亲每年都要搬几次家,每次搬家都要被迫扔掉一些带不上的旧东西。

  一月前流落到长安区上塔坡村时,这对父子主要家当就是一堆又脏又旧的衣服和一个小柜子,一张旧桌子。预交的一百元房租还要向大姐上门告借。没有任何生活来源的父子俩,为了一日三餐填饱肚子,只能由6岁杨杨外出拾荒卖钱度日。

  杨杨每天早晨八九点离家,晚上十一二点回来。他的主要活动地是郊外垃圾堆和附近一所高校的垃圾桶。拾荒让这个孩子养了成低头走路的习惯,并对破烂随时保持着高度的敏感性。他曾经在无奈之下,将邻居捡回来的破烂,偷偷地卖了,为自己和父亲买午餐。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免费法律咨询 在线提交,三十分钟内百分百回复!
中国法律网 版权所有 邮箱:service@5Law.cn 建议使用:1024x768分辨率,16位以上颜色 | 京ICP备2023040428号-1联系我们 有事点这里    [切换城市▲] 公司法
400-8919-913 工作日:9:00-18:00
周 六:9:00-12:00

法律咨询5分钟内回复
请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闭

关注网站CEO微信,与CEO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