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谈及此事件时,一位民政干部否认政府“后知后觉”,他解释说,像杨氏父子这样的生活困难家庭,户口属地政府部门应该及时掌握情况,按照政策及时予以帮助,但这些人往往居无定所,甚至四处漂泊,政府很难掌握其真实情况。 对于公众踊跃捐钱捐物救助的爱心行为,教育专家周永乐先生不无忧虑地表示,仅仅这样做,对于杨杨的健康成长,未必是好事。目前我国慈善救助普遍存在“突击式”和“一窝蜂”的现象。现在不少公众心存关爱之心,但往往给钱给物了事,力所能及的善行善举还做得不够,比如在杨杨父子的生活资助,以及许多孤寡老人的生活照顾上,其实需要更多的爱心人士和社会工作者,针对每个困难户的实际,有针对性的解决他们的现实问题。 陕西家庭教育研究会副会长王国琪提醒公众和政府相关部门注意,鉴于杨杨父亲目前生活尚不能完全自理,对于救助杨杨父子的善款要委托专门的慈善机构保管,做到善款善用,专款专用,细水长流,以应对杨氏父子日后更长久的开销。管好钱、用好钱既是对社会爱心的一种保护,同时在发挥救助作用的同时,对杨杨本人也是一种爱心和理财的教育。 文/图本报记者孙涛
|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