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壁的小学,我看到他们在模仿和跟进,也在组织‘路队’,据说课堂上也有跟我们类似的一些尝试,”李视芳说,这是最让她感到欣慰的,“因为,我们来到这里,不是只影响学校里的孩子将来的命运,我们希望自己是在‘传递’。” 在这个学校,尽管教学模式已经区别于当地大多数其他小学,但使用的还是大陆教材。只不过,校长本人还是会根据台湾教材写一些适合大陆孩子的教案。而这么做的目的,校长说,“是为了让文化更多元”。 在学校第一期学习园地简报中,李视芳给孩子们出的主题是“我的中国梦”,她看到,学生们的梦想“五花八门”,有“想去外太空”的,也有“想当邮递员”的。 老师们会告诉这些孩子,无论梦想是什么,只有努力学习、乐观生活,才能让梦想实现。 去年10月,永州市教育局领导来到这所学校,局长郑山明问了一个让校长感觉意外的问题。局长说,永州市新教改实施了这么多年,为什么还是没有很显著的成效呢?李视芳说,是因为没有落实。 “教育,不应该只是一个表面的东西,也不仅仅表现在怎么上好一堂语文课或者音乐课,它更应该抵达内心。教育的目的终归是要育人,如果不明白这个,总是带着功利的目的去完成任务,那么,永远教不出合格的学生。”李视芳说。 除了个人人格以及行为习惯的培养,这种教育理念放在课堂上,则是充分尊重学生们的自主权。在记者随机采访的几名教师当中,他们最大的感受,也是来自于此,“相比传统教学,我们学校不提倡教师全盘托,而是让学生充分讨论,自由发挥。” 18日下午,记者观摩了四年级的一堂数学课。整堂课40分钟,老师的讲话时间不到15分钟,大部分是学生自由讨论和提出疑问。 教师李英说,在这所学校,不论是什么课程,学生们都要先预习,之后提出问题,进行分组讨论,再将讨论结果在课堂上汇报给老师,老师再做总结,学生们再重新组织并重新讨论…… 尽管这样的教学模式,短期内效果并不理想,有时候需要花两个课时的时间完成以前一堂课的教学任务,但教师们已经接受新观念,并尝试改变。 这种改变,对于学生而言,最直观的感受是,“我可以在美术课上说,这个图不是正方形而是圆形了”。 一次对谈 6月17日是星期一。这天早上,一个叫黄新华的孩子来到校长办公室。他说,“想跟校长谈一谈。” 李视芳让他坐下来。他沉默了一会,然后告诉校长他遇到了“烦心事”。 “星期六,我骑着刘畅的自行车出去玩,结果被一个人(村民)抓到,说我的自行车是偷他家小孩的,后来我才晓得是刘畅拿了别人的自行车……”黄新华有些委屈。 李校长问他,那你想怎么解决呢?黄新华说,我觉得刘畅不对,所以我来找你告状了啊。 校长哈哈大笑,跟他说,“首先,你不可以用‘告状’这个词,你这不是告状,是告诉老师你的委屈。然后,你意识到刘畅做得不对了,但你知道应该怎么也让他认识到错误吗?” 黄新华想了想,说:“那就也找他谈一谈……” 李视芳从抽屉里找出一根棒棒糖,奖励了他。 [教育局说] 他们的成绩不是最好但依然是“最优” 口述:蓝山县教育局纪委书记义旺湘 这个学校,目前在很多方面,都是我们县里的典范。 我曾经一个上午都在那里考察,那里的学生都会热情地和你打招呼,这在其他学校是没有出现过的。学生们也很注意校园卫生,学校没有保洁员,但无论是在教室里还是校园内你都看不到一点垃圾。 也有过曲折。刚开始不到两个月的时候,由于学校的管理让有些老师很不适应,后来还搞过集体罢课。但老师们现在都很安心,校长和老师的关系很融洽。在节假日的时候,他们也会搞一些集体活动,我认为他们会是一个更具凝聚力、更加融洽的教育团队。 有的人会说,这个学校注重什么“养成教育”,重视艺术教育,那学习成绩怎么办?其实,这个担心是多余的,这就是新课改嘛。如果“养成教育”做得好,学生就会主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主动去学习,教育质量也会得到保障。 新课改主张自主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现在这个学校就是这个模式,我相信,在2到3年时间里,就会有比较显著的成效,会成为蓝山、乃至更大范围内的教育样板。 去年教育局年底考核,这所学校的学生学习成绩不是最拔尖的,但我们依然给了最优。为什么?因为,我们相信,他们的孩子在其他方面要更优秀。 整理:记者王欢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