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法律风险防范指引 一、签订劳动合同的法律风险 (一)未及时签订劳动合同的法律风险 法律风险:未及时签订劳动合同,导致需支付双倍工资,甚至被认定为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关系的法律风险。 防范措施:1、在入职后一个月内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2、员工入职后一个月仍不愿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应视情况考虑终止劳动关系。 (二)录用条件和岗位要求不明确的法律风险 法律风险:录用条件不明确,我司以员工在试用期内不符合录用条件或不胜任工作为由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律风险。 防范措施:1、招聘时要明确详细具体的录用条件。注意将招聘广告存档备查,必要时让员工签字确认已阅读过上述材料;2、特殊岗位的录用条件应写入劳动合同;3、严格按照录用条件和岗位要求进行考核,并形成书面结论。 (三)劳动合同无效的法律风险 法律风险:1、擅自变更劳动合同及劳动合同个别条款不合法的法律风险。 防范措施:1、尽可能避免擅自变更劳动合同;2、充分认识劳动合同的特殊性,理解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尽量避免使用排除我方法定责任的合同条款;3、避免合同条款与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相抵触。 (四)合同条款约定不明的法律风险 法律风险:劳动合同存在表述模糊、详简不当、与事实不符的法律风险。合同。 防范措施:1、参照劳动部门的劳动合同范本制订合同条款时,应结合我司的实际情况;2、合同内容应详简得当,对于法律、行政法规有强制性规定的内容,只写按照规定执行即可。对法律、行政法规无明确规定或允许自由约定的内容,特别是易产生争议的内容,应当详细约定;3、合同语言表达应明确易懂,以免发生争议。 (五)高级管理人员劳动合同的法律风险 法律风险:高级管理人员是公司发展的核心力量,若未妥善处理高管人员的劳动关系,将给我司造成影响。 防范措施:1、根据高管人员和岗位工作的实际情况专门制定劳动合同条款;2、签署保密协议;3、为高管人员提供专项培训的,约定高管人员的服务期,及当其违反服务期约定时应承担的责任;4、签署竞业限制协议,合同。明确竞业限制的行业范围、地域、期限和经济补偿的支付方式,及其违反竞业限制义务时所应承担的责任;5、高度重视高管人员劳动合同的合法性,避免争议发生;6、做好高管人员劳动合同及其他协议的保密工作。 (六)续签劳动合同的法律风险 法律风险:续签劳动合同不规范的法律风险。 防范措施:1、自2008年1月1日起,曾与员工签订过两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在劳动合同到期前,应争取与员工签订固定期限合同;2、劳动合同期限届满前,及时与员工协商终止或续签劳动合同事宜。 (七)约定违约金的法律风险 法律风险:在法律允许的范围以外约定员工承担违约金的法律风险。 防范措施:遵守《劳动合同法》规定,员工只在违反专项培训的服务期和竞业限制的约定时,才承担支付违约金的责任。 (八)试用期期限约定不合法的法律风险 法律风险:试用期超过法定期限的法律风险。 防范措施:按照法律规定的试用期期限约定试用期。劳动合同期限3个月以上不满1年,试用期不超过1个月;劳动合同期限1年以上不满3年,试用期不超过2个月;3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超过6个月。 二、制定规章制度的法律风险 法律风险:1、规章制度的程序及内容不符合法定要求的法律风险。 防范措施:1、依法制定规章制度,听听合同。确保其合法有效;2、及时清理、修订规章制度;3、规范规章制度制定和发布的程序。规章制度制订后应经职工代表大会讨论并依法公示,确保员工阅读并签字确认。 三、扣押员工证件或档案的法律风险 法律风险:扣押员工证件及其他资料的法律风险。 防范措施:1、尽量避免扣押员工证件;2、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及时办理员工档案和其他资料的移交。 四、社保缴纳的法律风险 法律风险:未按规定参保或停保的法律风险。 防范措施:1、员工入职后尽快为员工办理参保手续;2、员工离职后,尽快办理社保减员手续,停止缴纳社保。 五、调岗的法律风险 法律风险:员工岗位调整的法律风险。 防范措施:1、在调岗前与员工签署关于岗位变更的补充协议,将公司管理权的行使与法律规定相结合;2、员工在集团和下属公司、地区公司间调动,调往单位是独立法人的,调往单位应与员工重新签署劳动合同(包括保密协议),避免发生事实劳动关系的相关争议和公司损失。同时,应及时与原单位办理终止劳动合同的手续。 六、按规章制度处罚员工的法律风险 法律风险:规章制度制定与发布程序不符合劳动合同法的要求,导致规章制度不能作为认定员工违规合法依据的法律风险。看着合同效力。 防范措施:按照劳动合同法规定的程序制定和公示规章制度,收集保留员工参加制度学习的签字及受问责资料等作为证据,必要时作为合法依据提交。 七、加班工资纠纷的法律风险 法律风险:员工以超时工作为由请求加班工资。 防范措施;建立加班审批制度,规定未经公司领导审批的加班申请不得认定为加班。 八、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律风险 法律风险:违反法律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导致公司需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法律风险。 防范措施:签订劳动合同时,根据《劳动合同法》中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相关规定,在劳动合同条款中细化我司可解除劳动合同的具体情形,依据法律规定及劳动合同的约定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 九、未出具解除、终止劳动合同书面证明的法律风险 法律风险:未依法向员工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书面证明,可能导致赔偿员工经济损失的风险。 防范措施: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及时向员工出具书面证明。若是员工主动要求解除劳动关系的,应在证明中写明解除劳动合同的原因是员工辞职,避免承担经济补偿金。 十、未签署保密协议的法律风险 法律风险:未与掌握公司商业秘密的员工签署保密协议,未能充分保护公司经营和技术信息等商业秘密的法律风险。 防范措施:与员工签署劳动合同的同时签署保密协议,明确公司商业秘密的范围和员工违反保密义务时应承担的责任。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