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高薪兼职”三种陷阱来源:新华网 作者:帅安宁、周润健 时间:2012/04/26 推荐劳动法律师: 核心内容五一期间,各类兼职招贴广告活跃。看似待遇优厚的假期兼职对于没有固定收入的学生群体来说,无疑具有强烈的吸引力。然而,其间的骗局、陷阱,往往令求职者防不胜防。核心内容五一期间,各类兼职招贴广告活跃。看似待遇优厚的假期兼职对于没有固定收入的学生群体来说,无疑具有强烈的吸引力。然而,其间的骗局、陷阱,往往令求职者防不胜防。 “淘宝模特:500-800元/天,饮料促销:120-180/天……”五一将至,各类兼职招贴广告活跃在天津高校。看似待遇优厚的假期兼职对于没有固定收入的学生群体来说,无疑具有强烈的吸引力。然而,记者调查发现,这些兼职信息很多只是“看上去很美”,其间的骗局、陷阱,往往令求职者防不胜防。 陷阱一:中介公司“掉包” 小辉是天津外国语学院的一名学生,他在校园里一张中介广告上看到了某饮料公司招聘兼职促销员的信息。刑法全文。打电话询问时,对方表示职位还有空缺。学会人身赔偿 。等到小辉赶到报名地点,对方却告知此职位已经招满,继而向小辉推荐其他公司的促销工作,且待遇与广告上相差很多。 记者随后拨通了这家中介的电话,询问该饮料促销员的职位是否还有,对方毫不犹豫地说:“在招、在招”,并向记者承诺,不收取任何中介费用。但小辉却在接受采访时称,中介公司虽然没有收取“中介费用”,却以“会员费”的名义仍向他征收了150元。 陷阱二:以“培训”为名敛财 北京一所高校的史小姐外形姣好。小史在学校看到一份招聘兼职模特的工作,承诺薪金500元/天,可是赶到中介公司后,对方却要求所有求职者必须拍摄一组“专业照片”,费用600元。小史称自己有艺术照,对方却以不符合要求为由强制要求拍照。 遭遇同样陷阱的还有就读于天津体育学院的林小姐。同样想求得一份兼职模特工作的林小姐在去公司报道后,对方称林小姐条件很好,但需要“专业培训”,而培训金额则高达数千元。 陷阱三:兜售公司产品 林小姐说,她曾经从广告上觅得一份抄写员的工作。但到了公司以后,你知道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行医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方却闭口不提抄写的事,而是以公司员工必须熟悉本公司产品为由,向林小姐强制要求购买该公司的产品,数额达几百元。而一份抄写员的工作不过才每千字30元左右。 林小姐觉得自己受到了欺骗,回头去找中介公司理论,对方却称那是林小姐和之间的纠纷,与自己无关,拒绝承担任何责任。 记者了解到,绝大多数寻找兼职岗位的学生在遭遇欺骗后往往选择忍气吞声,“以后不找他们就是了”。一位受访者称,并没有想过要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而此种做法也助长了很多黑中介的气焰,种种并不新鲜的伎俩却可以捕获源源不断的受骗者。 中国政法大学(招生办)法学博士李昊提醒,广大学生在寻求兼职时首先要强化法律意识,与中介公司和用人单位都要签订正规合同,以在权利受到侵害时有法可循。另外,他呼吁有关部门加强对劳务中介的管理,以更好地保障劳动者的权益。 延伸阅读: 分享到: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