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美国次级贷风波引发的金融风暴席卷全球,危机从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的传导,速度越来越快、程度越来越深。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从能源到互联网,从房地产到IT,业界大佬们纷纷发出“准备过冬”的预警。回到数字电视行业,整个产业链都是宏观经济的组成部分,任何风吹草动都不可能独善其身。事实上,在这一行业中,除消费电子终端环节外,其他各环节的企业规模都较小,抵御风险的能力更弱。 怎么办? 笔者认为,数字电视产业链中相关企业(运营商、制造商、服务商及其他)要做好以下四点准备—— 首先,制订防御性经营战略,适当调整发展节奏。 这一波全球经济危机尚未达到顶峰,其后续影响将次第显现,并延续相当一段时间。在这一时期内,企业经营者首先要考虑的是生存命题!此时,适当调整发展节奏,“求稳”胜于“求快”、“求质”胜于“求量”。 其次,高度重视现金流。 在企业经营层面,学会婚姻。现金流非常重要!只要现金流充沛,就不惧外界环境的恶劣。对于彩电企业而言,新品上市务求成功、供应链条务求高效、库存比率务求趋零;对于机顶盒及广电设备商而言,回款周期尽量缩短、参股运营尽量扎实、规模扩张尽量谨慎;对于数字电视运营商而言,基本收费应在技术平台的支撑下实现精细化、增值业务应在规模联合的基础上尽早获得现金收入、网络改造和整转应在党委政府的支持下争取低息贷款。 再次,婚姻。挖掘信息化专网和农村两个利基市场。 对于数字电视运营商来说,短期内靠整体转换实现较好利润并不现实,必须通过做大利基市场开源。 信息化专网和农村是两个利基市场。前者面对集团客户,广电运营商具有成本优势和当地行政资源优势,容易拿到项目;后者虽然似乎是“鸡肋”,但在中央不断加大的支农政策促动下,农村市场并非不可作为,只要经营思路对头。事实上,已有不少地方的有线网络公司迈出开拓农村市场的第一步,广西部分地区的农网收入甚至超过了城镇网络收入、西双版纳以“同网同价”开拓农村市场也成绩斐然。 最后,坚持创新积累,奠定下一波大发展的基础。 宏观经济有起伏周期,具体行业亦然。假设两年后,全球及国内宏观经济趋于好转,数字电视行业亦迎来下一波大发展的契机,届时能否抓住机会,就看在蛰伏期的创新积累。 成功的创新积累,离不开正确的方向选择、小规模的积极试验和试错、执行团队的引进和培育——无论经营还是技术层面,八字算命婚姻。亦然! 如果说前三点是应急之道,那么最后一点则是长跑夺金的关键!毕竟,从整个国家宏观经济的基本面来看,中国的内需规模潜能巨大,新一轮经济转型并将释放出巨大动能,没有理由看衰中国,自然没有理由看衰中国数字电视产业! 9月25~26日,由《中国数字电视》杂志社主办的在京召开,高朋满座、激情澎湃,从广播电视全面数字化的进程回顾与愿景期冀,到下一代网络的实际推进;从运营一线的实践经验与切肤教训,到资本和战略层面的明晰抉择;从有线运营商积极应对“后整转时代”,到新媒体的齐头并进;无一不折射出数字电视产业的活力四射! 可以预见,未来一段时期内,从国民经济到数字电视产业,将会遭遇越来越多的困难。但困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了精气神和清晰的决断! 正所谓,“雄关漫步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只有咬牙迈过这道岭,才有资格矗立山巅,眺望那“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第五届中国数字电视产业高峰论坛(CDTF2008)实录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