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丁香园医学网站人文医学史版块看到一篇文章,写南京军区总医院副院长黎磊石工程院院士因患癌症跳楼自杀的事。有很多医业内人士讨论起黎先生死的问题,把注意力集中在安乐死上了。因此我引申写下了我的这些思考。 人不但需要不太痛苦的安乐死,而且还应有为了后人生存发展去义务死、节约死的觉悟。通过黎老的行为,婚姻。我看到了他在人生最后时刻,还为人类观念转变做出了他特有的启示。都象先生这样的死法,我们的老朽们该给年轻人或后人节省多少有意义的生存资源啊! 这里我还想说点其他类似的问题,人生存空间不断缩小的问题。目前,世界人太多了,势必出现能源匮乏或更广泛地说资源不足了。开发地球以外的空间只是一种遥远的期待,颇有隔裤挠痒不解痒之感,就是还缺乏实际可操作性。 如何用地球资源和太阳能源继续养活地球人呢?我看需要人类文化来一场很大的革命。比如一个很不响亮的口号叫“管住嘴,迈开腿”。这个口号不但锻炼了身体,而且还减轻了牙齿、胃肠心血管等器官的工作负担,从而延缓了这些器官的老化和减少了消化道心血管等疾病。引申继续考虑,“迈开腿”,还减少了交通能源的消耗,减少了电动自行车电池对环境的污染,“管住嘴”,每人都吃八成饱,原本吃掉的却实际少吃省下的粮食,又使人单位时间内存活成本得到降低。人类在单位时间内消耗减少了,人的素质又提高了,无论对地球的生态,还是对人自身,不都是一次革命性的转变和发展! 还有,人死了如何处理遗体,白白地少了不但污染了人类生存的空间,增加了温室效应对人类危害,而且还需要消耗烧尸体的燃料,人死了还要消耗有限的不可再生资源是不是太与生着争利了?如果我们的尸体简单有效低耗地无害化处理后,变成老虎狮子大熊的美味,这样不是解决濒临灭绝珍惜动物生存食物紧缺的问题了吗?西藏的天葬,厂房租赁合同。有的地方的海葬,我倒觉得很符合生态规律,很符合利于后人生存的循环经济规律。毛主席生前就有过类似我的这些说法。 再说人类的食物,人类食物也需要革命了。现在很多人肚子里缺乏植物纤维素,所以大便不通,很多人为糖尿病所困,很多人为高脂血症所扰。我们能不能设想一下,人类食谱里是不是产加上点青玉米、高粱、甘蔗的粉得很碎的秸杆,把它粉碎了加工成粗粮稀饭、面包或膨化食品等,既节省了传统的有限的粮食,又扩大了人类食物的来源,改善了人类饮食卫生习惯,降低血糖,减低胆固醇,减少便秘,促进肠道及时排遗毒物,预防各种癌症,何乐而不为呢? 总之,人类面临当今种种危机,应当实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思考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问题了,不但要在传统节能环保方面大做文章,还应在生态、粮食等诸多领域考虑做开拓性的革命工作。我建议人们应当从传统观念中走出来,从宗教的束缚中挣脱出来,坚持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走在时代的前头,去谋划现在放眼未来吧!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