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律网
法律通行证: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律师加盟热线:400-8919-913   律信通 律信通  
律师
公众 咨询 贴吧
律信通 案件委托
频道 房产 婚姻 交通事故 保险 建设工程 劳动
留学
公司 合同 刑事辩护 医疗 知识产权 工商
新闻 宽频 文书 常识 案例
法规 专题 杂志 百科 论文
查找全国各地律师: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点击各城市名拼音首字母查找律师 公众找律师,信赖律信通!律师做宣传,首选律信通!
公检法司
频道直达: 法界新闻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司法 | 工商 | 税务 | 质检 | 聚焦国土 | 矿山与安全
公检法司
社会新闻 世间百态 人间冷暖 大千世界 权益保护婚姻家庭 劳动保障 经济纠纷
当前位置: 主页 > 法制新闻 > 婚姻家庭 >

一次性纸杯新国标6月1日施行

时间:2012-06-03 00:00来源:碧海飞金镜 作者:88年小绵羊 中国法律网

  去年12月5日发布的一次性纸杯、纸碗、纸餐盒国家标准,经半年过渡期后,将于6月1日起正式实施。国标规定:杯口距杯身15毫米内及杯底距杯身 10毫米内均不能印刷图案。今天距实施之日仅剩3天,记者走访批发市场、超市、知名快餐连锁店,发现目前市场上还没出现符合新国标的一次性纸杯。

  不过,某食品包装专家昨天向记者介绍,已有上百家企业制作了新模板,6月1日起,消费者就能看到更多符合国标的一次性纸杯。他同时表示,婚姻。国标为推荐性标准,行业性标准尚未废除,因此在售的符合行业标准的一次性纸杯也属合格产品。

  新规:

  杯口杯底边缘禁印图案

  去年12月5日,一次性纸杯、纸碗、纸餐盒国家标准正式对外发布。国标对纸杯的印刷、原材料、添加剂等方面都提出了较行业标准更高的要求。

  国标规定,杯口距杯身15毫米内及杯底距杯身10毫米内不能印刷图案;不得人为添加荧光增白剂;不得使用回收材料作为原料制作纸杯;生产时要使用环保油墨等。

  专家解释,人们在喝水时嘴会接触杯口附近,15毫米内不印刷,可以避免消费者在使用一次性纸杯时误食纸杯外包装上印刷的油墨,从而提高使用安全性。纸杯叠放时,杯底容易蹭到另一个杯子的内侧,因此杯底也不能印刷图案。

  此外,一旦荧光物质进入人体,就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如果剂量达到一定程度,可能使人体内的细胞发生变异,成为潜在的致癌隐患。

  调查:

  市场上尚无新国标纸杯

  离国标正式实施仅剩几天时间,市场上的一次性纸杯是否已经改进?昨天,记者走访了京城多家超市、批发市场及知名连锁快餐企业,对比一下涉外婚姻法规 。还没有看到符合国标的一次性纸杯。  

  在多家超市,记者看到在售的一次性纸杯大多是杯口和杯底印有各种图案,有些图案甚至直接与杯口相连,且颜色鲜艳。而多家知名连锁快餐企业提供的纸杯,往往是从上到下“通色”,大红色的纸杯占了不少份额。

  在一些批发市场,纸杯的质量更令人堪忧。不仅印刷不符合新国标,部分纸杯还有刺鼻的异味,材质也非常软,一捏就塌了下去。

  专家:

  鼓励企业出品白色纸杯

  “已经有很多企业在做新模板了。”针对市面上看不到符合标准的纸杯,专家告诉记者,据他了解,目前国内获得生产许可证的纸杯生产企业约有400多家,已有上百家企业按照国标的标准制作了新模板,这些企业多是大型餐饮企业、航空公司、超市等的供应商。  

  “因为新模板还在完善和检测中,消费者暂时看不到,6月1日以后会陆续见到符合新标准的纸杯。”专家还建议,为提供使用的安全性,企业最好连杯身的图案也不要印制,白色的纸杯最好不过。

  他同时建议市民在选购纸杯时,通过“一看、二闻、三动手”来挑选。一看,看包装上的标识信息是不是全,纸杯的颜色不要过于鲜艳;二闻,闻纸杯有没有刺鼻的异味,特别是油墨的味道;三捏,好的纸杯很硬,有回弹性,劣质的纸杯往往捏了以后很软。此外,用纸杯喝水第一杯水尽量倒掉。

找法小编:据了解,纸杯通常分为三种,一种是涂蜡的,一般装低温或冷冻的,不宜装热饮;第二种是涂塑的,这种纸杯里面有一层塑料膜,用于盛热水或泡茶,市面上大部分纸杯都是这种;第三种则是没有任何涂层,用淀粉和食品级的黏合剂粘在一起的。

  为避免有毒溶剂的产生,“新国标”规定,纸杯不应有异味,不应使用回收材料,原材料使用的添加剂应符合规定,荧光增白剂、工业石蜡、工业滑石粉等不在“新国标”范围内的添加剂不能用于生产加工纸杯。

一次性纸杯能不用就不用。除了质量问题,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角度讲也应该尽量少用、甚至不用。而购买一次性纸杯时,最好“一看二闻三摸”,尽量选择注明生产企业名称、地址、产品执行标准、生产日期、有效期等的纸杯。

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关于消费维权的相关知识,欢迎您访问找法网频道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免费法律咨询 在线提交,三十分钟内百分百回复!
中国法律网 版权所有 邮箱:service@5Law.cn 建议使用:1024x768分辨率,16位以上颜色 | 京ICP备2023040428号-1联系我们 有事点这里    [切换城市▲] 公司法
400-8919-913 工作日:9:00-18:00
周 六:9:00-12:00

法律咨询5分钟内回复
请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闭

关注网站CEO微信,与CEO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