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律网
法律通行证: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律师加盟热线:400-8919-913   律信通 律信通  
律师
公众 咨询 贴吧
律信通 案件委托
频道 房产 婚姻 交通事故 保险 建设工程 劳动
留学
公司 合同 刑事辩护 医疗 知识产权 工商
新闻 宽频 文书 常识 案例
法规 专题 杂志 百科 论文
查找全国各地律师: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点击各城市名拼音首字母查找律师 公众找律师,信赖律信通!律师做宣传,首选律信通!
公检法司
频道直达: 法界新闻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司法 | 工商 | 税务 | 质检 | 聚焦国土 | 矿山与安全
公检法司
社会新闻 世间百态 人间冷暖 大千世界 权益保护婚姻家庭 劳动保障 经济纠纷
当前位置: 主页 > 法制新闻 > 婚姻家庭 >

涉外婚姻 万里姻缘系世界各地

时间:2012-06-27 07:29来源:金戈 作者:舒浛 中国法律网

“涉外婚姻,是指中国公民和外国公民之间的婚姻,中国内地人和中国台湾、香港、澳门之间的婚姻也被人们习惯上划入涉外婚姻的范围。”市民政局社会事务处一位负责人这样解释。她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国门的敞开,济南涉外婚姻日趋合理和理性,真情的回归是济南涉外婚姻走向理性的动因。”我市目前尚无专门的涉外婚姻登记部门,由市民政局社会事务处代行。
在华师大人口研究所和市民政局对20年来的涉外婚姻作了研究后,上海的涉外婚姻“白皮书”终于露面。上海涉外婚姻中的境外女婿、洋媳妇几乎覆盖了全世界,1998年达到40个国家和地区,涉及除南极洲以外的所有大陆。
据悉,在涉外婚姻中,日本人最受上海人的青睐,占境外人员总数的39.6%;占据第三位的是美国,占9.1%。还有几个相对集中的国家和地区是澳大利亚(6.1%)、香港(5.5%)、加拿大(3.9%)和欧洲(5.7%)。
值得一提的是,眼下本市的涉外婚姻正呈现三个特点:越来越多的上海小伙开始和洋妞牵手,初婚者不再会冒冒失失地选择涉外婚姻,精英阶层、再婚妇女日益成为外婚的主力军。
专家分析,这样的婚姻模式,有很多俗的东西在里面,反映了某些当事人的出国和经济利益动机。但持这些动机的人会稳中有降,随着上海开放化程度的增加,以及生活和工作在上海的外国人数量的快速增加,涉外婚姻会进一步健康发展。
上海小伙娶洋妞——琴瑟相和
上海女孩嫁外国老公不是新鲜事,现在越来越多的上海小伙也娶了洋妞。1996-2002年期间,“中西合璧”的多对的新人中,http://5law.cn/info/a/sifa/hunyinjiating/2012/0626/248840.html。洋媳妇有2331个。这些夫妻年龄比较接近,在20-49岁中间,男女的平均结婚年龄分别为36.7岁和35.8岁,显著小于2岁左右的国内平均婚龄差。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上海女孩和外国新郎的结婚年龄差了10.5岁,其中有13%的夫妻是两代人,整整差了20岁。据悉,在涉外婚姻中,创下上海结婚纪录的是1996年的一对夫妇,两人相差54岁。结婚时,美国新郎已是一个81岁的老翁,而上海新娘仅27岁。专家分析,这反映了外方男性在经济社会地位上的明显优势,以至于上海女性放弃对对方年龄的挑剔。
精英阶层当主角——学历依托
上海涉外婚姻中,新郎新娘都是受教育程度很高的人。
在外男沪女婚姻中,外方人员有大专以上学历的达47.8%,与之匹配的上海女性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为23.8%,只相当于外方人员的一半。即便如此,这种学历结构也远远超过20-49岁上海妇女(大专以上学历占11.8%)的平均水平,属于上海“文化优势阶层”。
另外,沪男外女婚姻的夫妻双方受教育程度接近得多,上海男性大专以上文化程度者占37.4%(常住人口为14.6%),而且就大专以上学历比重来看,外方女性比上海小伙还稍稍占优。
专家分析,以往嫁外国人是一种时尚,而今已经大大不同了,越来越多的外国老板到上海来投资做生意,融入到上海这个城市中,真正能够接触到这部分人的上海人也多为白领,以及擅长外语的文化人士。
再婚女子想外嫁——存有隐忧
令人担心的是,相比看收养法。涉外婚姻至今还存在隐患,在国外的中国人离婚率相当高。有资料显示,加拿大人和中国人结为夫妻的,离婚率为60%。1997年,日本丈夫和中国妻子离婚的占结婚人数的30%,日本妻子和中国丈夫离婚的占结婚人数的35%。这些数据说明了很多夫妇并不是为了婚姻而结婚的。
值得关注的是,初婚者已不再会冒冒失失地选择涉外婚姻,越来越多的再婚人士却选择了涉外婚姻,女方再婚的比例已占女性的40%。专家认为,加入到涉外婚姻的再婚者的结婚动机有些很值得怀疑,这对国内婚姻的稳定性也有一定的威胁。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免费法律咨询 在线提交,三十分钟内百分百回复!
中国法律网 版权所有 邮箱:service@5Law.cn 建议使用:1024x768分辨率,16位以上颜色 | 京ICP备2023040428号-1联系我们 有事点这里    [切换城市▲] 公司法
400-8919-913 工作日:9:00-18:00
周 六:9:00-12:00

法律咨询5分钟内回复
请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闭

关注网站CEO微信,与CEO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