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和县乌江镇中心小学四(2)班 王思云
〔2004年12月3日发表于辽宁《作文与阅读报》〕
早上,我和妈妈上街买衣服,看见商厦旁边围满了人。我们也好奇地挤进人群,发现地上有一个包裹,里面居然躺着一个正在沉睡的婴儿。 围观的人们议论纷纷,一个阿姨说:“有个老奶奶大清早慌慌张张地扔下一样东西就走,这小孩肯定是她丢的。”一个叔叔搭话说:“这一定是女孩,男孩谁肯丢?”妈妈打开被子,果然是女孩,红扑扑的脸蛋,长得还挺漂亮。结婚条件。小家伙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睡得正香,小嘴还不时一动一动的。 我想:这个小孩的父母可真狠心,把亲生女儿扔在大街上,哪还有一点人性?女孩怎么啦?我家屋外墙上村委会刷了一条标语:“生男生女都一样,女儿也是传后人。”我觉得很有道理。现在都什么年代了,还抱有重男轻女的思想,太愚昧、太落后了。花木兰、穆桂英、李清照、秋瑾、宋庆龄、居里夫人……这些响当当的女性,哪一个不为国家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想到这里,我拉拉妈妈的衣襟,央求说:“妈,这个小妹妹太可怜了,我们把她抱回家养吧,你不是整天唠叨要再生个女儿嘛。”妈妈无可奈何地说:“傻儿子,收养别人的孩子要符合条件,还要办许多手续,不是谁想抱就能抱走的。”我失望地撅起了嘴。 不知是哪位好心人报了警,来了两个警察,把女婴抱上警车带走了。我心里默默地祈祷:愿上帝能保佑这个婴儿,愿警察叔叔早日找到她的亲身父母。
评语: 本文写的是一个比较沉重的社会题材――遗弃女婴的现象。我们国家目前还不很富强,文明程度偏低,各种封建思想仍未根绝,尤其在广大农村,“市场”不小。小作者叙述了自己亲眼看到的一个弃婴事件,表达了对这种重男轻女丑陋思想的气愤以及为女婴未来的担忧。全文结构明晰,语言流畅,主题鲜明。篇末的祝福同样是读者的祈祷,能引发大家更深的思考,是个不错的结尾。
指导/点评: 秦克波老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