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月连与龙远平解除收养关系纠纷一案民事判决书(转贴)-上海法律咨询热线电话:、时间:2008-12-11当事人: 李月连、龙远平 法官:罗松 文号:(2008)邵中民一终字第557号上诉人(原审原告)李月连,女,1923年7月7日出生,汉族,农民,住新邵县龙溪铺镇牛山铺村六组24号。委托代理人龙松华,女, 1950年8月7日出生,汉族,农民,住邵阳市北塔区陈家桥乡田庄村十三组5号。 被上诉人(原审被告)龙远平,男,1961年2月4日出生,汉族,农民,住新邵县龙溪铺镇牛山铺村六组。 委托代理人黄亮,男,1961年6月13日出生,汉族,农民,住新邵县龙溪铺镇牛山铺村六组20号。 上诉人李月连与被上诉人龙远平解除收养关系纠纷一案,湖南省新邵县人民法院于二○○八年十月十三日作出(2008)新民初字第505号民事判决,上诉人李月连不服,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于2008年12月11日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上诉人李月连的委托代理人龙松华与被上诉人龙远平及其委托代理人黄亮均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原审法院经审理查明,龙远平生于1961年2月4日,其出生后不久生父去世。龙远平7个月时,经大队妇联干部介绍,李月连夫妇依照当地风俗收养了被告,且在当时的大队进行了登记。收养成立后,李月连夫妇将龙远平抚养成年,后李月连丈夫去世,为李月连的生活供养问题,经当地村委会及亲友调解,李月连、龙远平曾于1998年12月3日达成协议,“由龙远平每年支付稻谷五百斤、每月人民币5元给李月连”。协议达成后,1998年龙远平按协议给了五百斤稻谷给李月连,之后龙远平每年有时400斤,有时500斤均给了李月连稻谷,但5元钱每月的生活费,龙远平一直未付。至2006年,龙远平只给了李月连60斤稻谷,2007年的稻谷至今未给。另据双方当事人陈述,在李月连起诉后,经双方私下协商,2008年8月时,龙远平又给了李月连100斤稻谷,并承诺余下的年底前给清。庭审中,龙远平强烈要求不解除收养关系,且表示以后会每年负担李月连的生活且为其养老送终。 原审法院认为,1961年李月连夫妇收养龙远平,结婚条件。李月连与龙远平之间形成事实收养关系,依法受法律保护。李月连现已无劳动能力,龙远平应依法履行赡养李月连的义务。双方于1998年达成协议后,龙远平只部分履行了义务。庭审中龙远平强烈要求不解除收养关系,且表示以后会照顾并负担李月连的生活及费用。综上可见,李月连与龙远平之间出现矛盾主要是因龙远平不完全履行其赡养义务所致,经双方私下协商后,龙远平部分履行了义务,李月连事实上也予以了接受,可见李月连与龙远平之间的关系并未完全恶化。因此,对李月连要求解除其与龙远平的收养关系的诉讼请求,应不予支持。据此判决:不准予原告李月连与被告龙远平解除收养关系。 李月连上诉称,上诉人含辛茹苦将龙远平抚养成人,现在已无劳动能力,但龙远平以其家庭困难为由,对上诉人一直不尽赡养义务。加之龙远平还经常辱骂上诉人,上诉人生病了也从不过问,有时还断水断电,因此上诉人已经无法与龙远平继续生活下去。请求二审法院撤销原判,改判准予上诉人与龙远平解除收养关系并判决由龙远平一次性支付生活费10 000元。 龙远平辩称,其以前对养母未完全尽到赡养义务,是由于其家庭经济困难,龙远平现在愿意改正错误,负担养母的生活费。婚姻。请求二审法院维持原判。 本院经审理查明,李月连起诉要求与龙远平解除收养关系前,镇、村领导及亲戚朋友曾多次组织双方就李月连的赡养问题进行调解,但因龙远平一直未按达成的赡养协议履行赡养义务,这一问题没有得到圆满的解决。龙远平曾在一次与李月连为家庭琐事发生争吵后,切断了李月连的生活用电,导致李月连无法照明。原审法院判决后,镇、村两级领导又两次出面调解,但没有达成协议,龙远平仍既没有给李月连稻谷,也没有给李月连生活费,且在2008年10月20日李月连摔伤后,未前往探望,也未承担医药费。本院查明的其他事实与原判认定的一致。 本院认为,李月连与龙远平之间事实收养关系成立,李月连尽到了抚养义务。现李月连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且无其他经济来源,作为养子,龙远平应孝敬老人并依法履行赡养李月连的义务,不得以任何借口不尽赡养义务。但龙远平未善尽赡养义务,且在双方1998年达成赡养协议后,龙远平并未完全履行协议,造成李月连生活无着落,酿成了双方之间的矛盾。孝敬老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国法律所规定的义务,龙远平以家庭经济困难为由拒绝给付生活费,学会大学生同居。不仅违背了法律的规定,也违背了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要求。龙远平在与李月连为家庭琐事发生争吵后,切断了李月连的生活供电,致使李月连无法照明,严重地伤害了李月连的感情,导致双方矛盾进一步加深。在原审庭审时,龙远平虽表态愿意赡养,但原审判决不准予双方解除收养关系后,经镇、村领导出面主持调解,龙远平仍未给付李月连任何赡养费用。故李月连要求解除与龙远平的收养关系并要求龙远平给付生活费的上诉理由成立,本院予以支持。但根据当地的经济水平及龙远平的经济状况,李月连要求龙远平给付10 000元生活费偏高,应酌情认定8000元。原判认定事实不清,适用法律不当,处理欠妥。据此,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三条第一款(二)、(三)项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第二十六条、二十七条、三十条之规定,判决如下: 一、撤销湖南省新邵县人民法院(2008)新民初字第505号民事判决; 二、准予李月连与龙远平解除收养关系; 三、由龙远平一次性给付李月连生活费8000元,此款限收到本判决书后十日内付清。 如果未按本判决指定的期间履行金钱给付义务的,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九条之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 本案二审诉讼费200元,由被上诉人龙远平负担。 本判决为终审判决。 审判长罗松 审判员卿德民 代理审判员彭淑婷 二○○八年十二月十一日 代理书记员张花 附相关法律条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五十三条 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经过审理,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 (一)原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的,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决; (二)原判决适用法律错误的,依法改判; (三)原判决认定事实错误,或者原判决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或者查清事实后改判; (四)原判决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的,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 当事人对重审案件的判决、裁定,可以上诉。 《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 第二十六条 收养人在被收养人成年以前,不得解除收养关系,但收养人,送养人双方协议解除的除外,养子女年满10周岁以上的,应当征得本人同意。 收养人不履行抚养义务,有虐待、遗弃等侵害未成年养子女合法权益行为的,送养人有权要求解除养父母与养子女间的收养关系。送养人、收养人不能达成解除收养关系协议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第二十七条 养父母与成年养子女关系恶化、无法共同生活的,可以协议解除收养关系。不能达成协议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第三十条收养关系解除后,经养父母抚养的成年养子女,对缺乏劳动能力又缺乏生活来源的养父母,应当给付生活费。因养子女成年后虐待、遗弃养父母而解除收养关系的,养父母可以要求养子女补偿收养期间支出的生活费和教育费。 生父母要求解除收养关系的,养父母可以要求生父母适当补偿收养期间支出的生活费和教育费,但因养父母虐待、遗弃养子女而解除收养关系的除外。 上海法律咨询热线电话:、 王维嘉律师简介 博主简介:王维嘉律师,上海天一环发律师事务所工作,中华律师协会会员,毕业于华东政法大学,法学功底扎实,曾办理众多疑难案件,积累了宝贵的法律实务经验。 业务专长:劳动争议、房屋买卖纠纷、婚姻家庭纠纷、人身损害赔偿、债务催讨等。 声明:因博主精力有限,免费咨询仅向上海地区或有异地委托意向的朋友提供。上海天一环发律师事务所座落位置靠近中山西路安顺路,离上海市一中院大约五分钟路程、离上海市长宁区法院大约十分钟路程, 若来本所上门咨询请提前预约。 律师执业证 中华律师协会会员 移动电话:、 办公地址:中山西路930号云都虹桥商务大厦11楼B座。 引文来源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