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支柱按:记者脑袋灌水了。不是超生后遗症,而是计划生育众多症状之一。 2009-05-24 08:49:55来源: 中学女生吴晓丹和小燕服毒自杀了。在超生“重灾区” 温州,她们的死并非没有关联,她们均属于超生的孩子,在出生后被亲生父母或寄养别家或遗弃。 特约记者·金立鹏 温州报道 在自杀的前一天晚上,吴晓丹更改了自己的QQ签名:做人真的很难,前方的道路太漫长,我看不到尽头。 那是4月17日的下午,星期五。 温州乐清虹桥中学分校18岁的高二女生吴晓丹像往常一样回家,神情轻松地和父亲打招呼,在晚饭后陪母亲出门逛街,然后回到自己的房间里上网。 除了留下了最后的那句QQ签名,吴晓丹删除了所有的聊天记录。 4月18日中午,上楼叫女儿吃饭的老吴发现,女儿安静地躺在床上,盖着被子,嘴角留有少许白沫,已经没有了气息。一个显然早已准备好的农药瓶子和半罐打开的蜂蜜摆在晓丹的床头。 同样是礼拜五的晚上,同样是毫无征兆,同样用农药兑蜂蜜的方式,晓丹的死迅速和20天之前同校另一个高二女生小燕的自杀紧密相连。 而在当地的“乐清上班族”网络论坛上,一则关于虹桥中学分校女生相约集体自杀的帖子开始流传。帖子声称,相约集体的女生不仅仅是小燕和晓丹,人数多达8人。5月6日,在事情过去半个多月之后,当地教育局及警方发布消息称,乐清虹桥中学分校女生相约集体自杀属于网络谣言,发帖者已被处以500元的治安处罚。 然而,记者在采访中证实,中学女生晓丹和小燕的自杀并非没有关联,她们均属于超生的孩子,在出生后被寄养或是领养。她们在自杀前的日记或遗言均显示,特殊的家庭环境是导致她们走向绝路的重要原因。 事发后,虹桥中学分校校方通过心理测验,排查出有自杀倾向的学生至少还有2名,已被劝退接受心理治疗,另有10余名学生则已安排心理老师密切关注。 据当地一名知情人士透露,当地超生现象严重,属于浙江的“超生重灾区”,其中包括了许多为了免受处分的公务员或缴不起高额罚款的普通家庭,在超生之后将孩子送给别人抚养,或者干脆遗弃。 两个18岁女孩之死,正是由此产生的恶果。 “我要让亲生父母后悔一辈子” 一直到一位远方亲戚来拿户口本销户,65岁的董阿婆才知道,她曾经抚养过一年多的女孩小燕,已经自杀身亡。 乐清市乐成镇水深村的董阿婆家是小燕的第一个寄养处。 董阿婆是小燕亲生父母的远房亲戚,在小燕四五岁的时候,就被送到阿婆处寄养。“每个月给1000元钱。”阿婆说,小燕的父母都在政府部门上班,小燕属于超生,她的父母就想办法把户口落到了阿婆处。 董阿婆还记得当年每次父母来看望小燕,走的时候孩子都哭得很伤心。过了大概一年多,小燕的父母把孩子接了回去。但之后不久,董阿婆听说小燕又被送到了另一户人家。 小燕后来的养父母家就在乐清虹桥镇上,养母是当地的一位小学老师,之前有一个儿子。 据虹桥中学分校校长陈士闪回忆,小燕的心理问题表现得比较突出,曾经有老师发现小燕的手背上有刀割的伤痕,而在虹桥中学分校读书期间,小燕曾经离校出走过,一个人去了上海,最后被家人找回来。 但在小燕同学以及老师的回忆中,小燕又是一个性格开朗的学生,“在文学和文艺方面有天赋。”学校一位不愿意透露名字的老师回忆,从初中到高中,小燕都是班上的文艺骨干,人长得很漂亮,在同学里朋友很多。 乐清市教育局在事后的一份调查情况说明中,描述了小燕自杀的经过:3月27日(星期五)周末放假回家后,当晚10点左右,在家服毒,家长12点左右发现后立即送到乐清市第二人民医院抢救,于3月28日上午抢救无效身亡。 事发后,小燕的朋友成了校方关注的对象。在自杀前,小燕曾在遗言中写下12名同学的名字,表示你们一定要来看我最后一眼。 校方在对遗言中涉及的12名同学做了心理咨询后发现,其中2位有严重自杀倾向。校长陈士闪说,其中一位女生当时和小燕一起买了农药,但最终没有喝。这两名学生目前已被校方劝退,由其父母带回接受心理治疗并改变生活环境。陈校长称并不清楚她们是否也属于超生孩子。 小燕的死是留有明确遗言的,在她的电脑上,最后的一句话是:“我要让亲生父母后悔一辈子”。 校方的调查材料这样表述:该学生的家庭情况使她很痛苦,因为她知道自己是被亲生父母送给养父母的。选择自尽是报复亲生父母,这是她留下的伤心遗言。 最后一面 如果说小燕的轻生还有迹可循,晓丹的自杀则更显得毫无征兆。 在小燕自杀消息传出的那一天,放学回家的吴晓丹把这个消息告诉了父亲老吴。老吴跟女儿说,不管亲生父母还是养父母,只要对你好,都不应该让他们伤心。 在当天的日记里,晓丹这样写道:“我身边有那么多的同学,还有那么爱我的爸爸妈妈,我是不会做这样的事情的。” 一直到晓丹自杀后,老吴才知道,其实女儿早已知道了不是他们亲生的事实。 在乐清虹桥镇上的一处送水送煤气的小店里,说起养女晓丹,老吴就开始泪流不止。18年前的一个早晨,老吴在家门口发现了刚出生42天的晓丹。 “对方肯定是了解过的,知道我有两个儿子,也想要个女儿。”晓丹和老吴的感情特别好,收养公正。在上了初中后,晓丹要晚自习,每天晚上回家,不管老吴有没有睡觉,晓丹都会把楼下的水果、水杯拿到老吴床头,和父亲说上一阵子话,把学校里的事情都说了之后才回房间睡觉。 就在出事前那天下午,放学回家的晓丹还拿着老吴一件破衣服说,“爸爸,等会我帮你补了。” 在学校老师的眼里,晓丹是个特别懂事的孩子,懂礼貌,语文成绩很好。在自杀之前一个月的一篇作文上,晓丹写道:“也许人生就像一场戏……丑角扮演到尽头就是生活的勇士,就是人生的强者,我坚信!” 但晓丹并没有像作文中写的那样坚持到尽头。 4月17日晚上,晓丹留下最后的一句话:做人真的很难,前方的道路太漫长,我看不到尽头。 在晓丹自杀后,通过学校的老师,老吴才知道,在这之前,晓丹的亲生父母曾经到学校里去找过晓丹,至少有三次。 关于晓丹亲生父母的情况,老吴大概知道一些,一直以来他都怀疑晓丹是隔壁的一户人家送过来的。 4月18日下午,老吴跑到这户人家家里说,“孩子已经没了,他父母应该要来见最后一面吧。” 那天下午,一个中年男人出现在了老吴家里,两个男人在晓丹的遗体前痛哭,那个男人要老吴提要求,被老吴拒绝了,从此再没出现过。 事后老吴打听到,晓丹的亲生父母总共有4个女儿,晓丹是第三个,其中两个被领养,另一个已经认了回去。 百万超生罚单 如果说两位18岁女高中的死在当地网络论坛上还能成为热点事件的话,超生这个话题,早已引不起当地人的兴趣。 在乐清做电器生意的陈再喧(化名)告诉记者,2005年,他第三个女儿出生,被当地计生部门罚款20余万元。“我这个算轻的”,陈说。 当地著名企业德力西集团的董事包秀杰,因超生被处以巨额罚款的案例,曾经在当地引起不小的轰动。 包秀杰在2007年3月11日在温州永嘉生下第二个儿子,之后被人举报。乐清市计生委在调查后做出了对包秀杰夫妇征收101万元社会抚养费的决定。处罚决定书下达后,包秀杰既没有申请复议,也没有提起行政诉讼,主动向指定银行缴纳了这笔钱。 这是当时温州对超生开出的最高罚单。此前的记录是温州瑞安市一老板超生二胎,被征收“社会抚养费”68万元。但就算是101万元的罚单,记录也并没有保持多久。 浙江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近几年来的统计数据显示,温州市的超生人数基本上占浙江超生总数的1/3-1/2,是省里超生“重灾区”。而乐清又是重灾区中的重灾区。温州市计生委介绍说,从2007年到现在,温州共开出三张百万以上罚单,除了包之外,还有一张也在乐清,2008年3月,数额为102万元。 寄养、遗弃的恶果 相对于一直受人关注的富人超生,普通百姓及国家公务人员的超生有可能带来的社会恶果甚至更为严重。 乐清商人陈再喧举例说,富人超生,只要按规定缴纳数额不等的“社会抚养费”,就可以堂而皇之地为孩子上户口,合法化。但没有能力缴纳抚养费的家庭,或者是害怕受到处分的国家公务人员,如果二胎生的还是女儿,很可能就会把孩子送给亲戚朋友寄养,甚至是遗弃。 我国2007年6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规定,行政机关公务员违反规定超计划生育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乐清市计生委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副局长表示,“超生后被寄养的孩子确实有。主要是两种情况,第一种,生的是女孩,父母想要男孩;第二种,父母是公职人员,不得不将超生的孩子寄养他人家中,以逃避处罚。” 根据记者的调查,乐清虹桥中学分校自杀的两位女孩,晓丹就属于没有缴纳抚养费被遗弃的,而小燕的父母则均为当地公务员。 浙江省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宣教处李亚平副处长表示,类似于乐清这两起案件,将女孩交给别人抚养,甚至故意遗弃的行为,其家长不仅仅要受到《计划生育处罚条例》的处罚,情节严重的甚至会构成遗弃罪,受到法律制裁。 但事实上,要追究家长的责任并不容易,乐清市计生局的那位副局长表示,查超生,他们一般的做法是接到群众举报后进行立案调查。如果本人不承认,还需要取证,甚至还要请有关部门做DNA鉴定来判断。“像这两名女孩的情况,再去查他们的亲生父母是谁,操作难度非常大。如果对方不承认,女孩已被火化,用DNA鉴定的方式也已无法确定。” 也就是说,除了良心上的谴责,将没有谁能追究这些孩子家长的责任。 (本文来源:作者:金立鹏)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