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伟老师() 13:59:02 少伟老师() 14:10:26 刘 洋<yangltm@> 14:27:28 恩 少伟老师() 14:27:33 我把解析给大家发过来 少伟老师() 14:27:35 大家看看 少伟老师() 14:27:51 答案:ABCD 解析: A项情形依《刑法》第358条规定,你知道http://5law.cn/info/a/sifa/jingjijiufen/2012/0822/489875.html。构成协助组织卖淫罪;B项情形依《刑法》第105条规定,构成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C项情形依《刑法》第417条规定,构成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D项情形依《刑法》第307条规定,构成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都不按照共犯处理。 少伟老师() 14:28:14 大家理解一下,然后做第二道题 少伟老师() 14:31:21 2、甲与乙因情生仇。一日黄昏,甲持锄头路过乙家院子,见甲妻正在院内与一男子说话,以为是乙举锄就打,对方重伤倒地后遂发现是乙哥哥。甲心想,打伤乙哥哥也算解恨。关于甲的行为,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A.甲的行为属于对象错误,成立过失致人重伤罪 B.甲的行为属于方法错误,成立故意伤害罪 C.根据法定符合说,甲对乙成立故意伤害(未遂)罪,对乙哥哥成立过失致人重伤罪 D.甲的行为不存在任何认识错误,理所当然成立故意伤害罪 张天倚() 14:31:56 bc 刘 洋<yangltm@> 14:32:12 ABC 房玉楼() 14:32:18 BC 颜艳() 14:32:21 AC 谢欣瑶() 14:33:21 ABC 张天倚() 14:33:25 acd 谢欣瑶() 14:33:47 ABCD 少伟老师() 14:33:51 讨论讨论 少伟老师() 14:33:54 为何? 张天倚() 14:33:57 ab不能同时选的 刘 洋<yangltm@> 14:34:19 为什么不能同时? 谢欣瑶() 14:34:25 对象错误他的行为危害结果已经造成啊 张天倚() 14:34:33 矛盾啊 肯定有一个对的啊 少伟老师() 14:34:39 注意审题 谢欣瑶() 14:34:44 没有那么看的吧 谢欣瑶() 14:34:56 他是打击对象错误 谢欣瑶() 14:35:05 但是应该是故意伤害罪啊 刘 洋<yangltm@> 14:35:06 因为第四个对所以都错 牡丹江赵越() 14:35:42 BCD吧 谢欣瑶() 14:35:46 他把乙哥哥当成乙打 刘 洋<yangltm@> 14:36:04 C是具体符合说貌似 张天倚() 14:36:06 对象错误 故意伤害 。。。 少伟老师() 14:36:11 谁能知道法规符合说和具体符合说的区别? 张天倚() 14:36:11 ab都错 少伟老师() 14:36:32 其次,关于对象认识错误和打击错误,你们的认识 张天倚() 14:36:36 c是具体符合说 少伟老师() 14:36:41 注意审题!!! 谢欣瑶() 14:37:06 具体符合说要求主观意思 谢欣瑶() 14:37:23 法定符合说主要说客观危害结果 谢欣瑶() 14:37:30 我是这么理解的 江伟() 14:37:32 ABCD 少伟老师() 14:38:09 小谢,你再看看攻略,一定要吃透该部分内容 谢欣瑶() 14:38:55 等做完题 谢欣瑶() 14:38:59 我找书看看 刘 洋<yangltm@> 14:39:02 甲要杀乙,打昏以后以为死了就抛尸。结果是淹死了。法定符合说就是前面故意杀人罪未遂,后面过失致人死亡,责一重,具体符合说就是前个未遂后个即随定既随 谢欣瑶() 14:39:03 我还没看这呢 谢欣瑶() 14:39:03 呵呵 刘 洋<yangltm@> 14:39:46 打击错误是主管,对象认识是客观 少伟老师() 14:40:17 不可如此理解 少伟老师() 14:40:27 好好看攻略 少伟老师() 14:41:02 打击错误属于客观上的原因致使没有实现行为人之目标 少伟老师() 14:41:12 可能是误差所致 少伟老师() 14:41:40 对象认识错误,属于主观上的认识错误,而非客观原因所致 刘 洋<yangltm@> 14:41:55 本题在没觉得他解恨之前就是认识错误… 少伟老师() 14:42:20 嗯,对头 少伟老师() 14:42:34 其他同学,也解析一下 谢欣瑶() 14:44:18 法定符合说这样理解对吗 江伟() 14:44:22 C符合具体符合说 谢欣瑶() 14:44:44 就是乙要打人然后别管打的是谁只要打人了就构成犯罪 谢欣瑶() 14:45:05 不考虑他打的是不是他要打的人 少伟老师() 14:45:14 本题中,甲的行为属于对象认识错误,按照法定符合说(通说),成立故意伤害罪(在同一构成要件范围成立故意伤害罪) 谢欣瑶() 14:46:28 一会结束好好看看攻略 少伟老师() 14:47:57 对,在故意伤害罪构成要件范围内是相同的,不管对象是谁,只是发生认识错误,但不影响定性,因为对象不管是谁,其行为危害的法益都是相同的,社会危害性都是等效的,主观上都必须谴责 刘 洋<yangltm@> 14:47:57 发解析吧 谢欣瑶() 14:48:21 恩 颜艳() 14:48:53 我看错了,我选对的了 颜艳() 14:48:56 我晕 少伟老师() 14:49:04 按照具体符合说,在主观上有故意伤害的故意和疏忽大意的过失 刘 洋<yangltm@> 14:49:33 全整反了, 少伟老师() 14:49:57 按照主客观相统一原则,定然成立故意伤害罪(未遂)和过失致人死亡罪 谢欣瑶() 14:50:07 恩 少伟老师() 14:50:12 让你们不好好审题,这下给整错了 少伟老师() 14:50:29 我发答案了,大家好好领会 谢欣瑶() 14:50:33 好的 少伟老师() 14:50:41 「考点」具体事实认识错误中的对象错误 「解析」甲将乙哥哥当作乙进行打击,甲的行为属于对象认识错误。按照法定符合说,甲基于伤害乙的故意伤害了乙的哥哥,成立故意伤害罪;按照具体符合说,甲对乙成立故意伤害(未遂)罪,对乙哥哥成立过失致人重伤罪。 少伟老师() 14:51:15 一会儿发第三道题 刘 洋<yangltm@> 14:51:54 选什么。ABC么 少伟老师() 14:52:27 ABCD 刘 洋<yangltm@> 14:53:36 恩 少伟老师() 14:53:51 大家看看啊 少伟老师() 14:53:59 我一会儿给发第三道题 少伟老师() 14:55:13 3、关于犯罪中止,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2010年卷二多选第57题) A.甲欲杀乙,埋伏在路旁开枪射击但未打中乙。甲枪内尚有子弹,但担心杀人后被判处死刑,遂停止射击。甲成立犯罪中止 B.甲入户抢劫时,看到客厅电视正在播放庭审纪实片,意识到犯罪要受刑罚处罚,你知道监视居住。于是向被害人赔礼道歉后离开。甲成立犯罪中止 C.甲潜入乙家原打算盗窃巨额现金,入室后发现大量珠宝,便放弃盗窃现金的意思,仅窃取了珠宝。对于盗窃现金,甲成立犯罪中止 D.甲向乙的饮食投放毒药后,乙呕吐不止,甲顿生悔意急忙开车送乙去医院,但由于交通事故耽误一小时,乙被送往医院时死亡。医生证明,早半小时送到医院乙就不会死亡。甲的行为仍然成立犯罪中止 谢欣瑶() 14:56:17 ABCD 刘 洋<yangltm@> 14:57:07 ABD 刘 洋<yangltm@> 14:58:02 C是即随珠宝也是钱么而且是大量,要是翘保险鬼发现二快钱就是未遂 谢欣瑶() 14:58:33 现金和珠宝还是不一样的吧 谢欣瑶() 14:58:39 他没有拿现金啊 谢欣瑶() 14:58:46 他也可以拿的啊 刘 洋<yangltm@> 14:58:56 有盗窃珠宝罪么… 谢欣瑶() 14:59:11 没有啊 谢欣瑶() 14:59:17 就一个盗窃罪 谢欣瑶() 14:59:36 但是题目不是说对于盗窃现金是什么行为吗 刘 洋<yangltm@> 14:59:42 那你想定什么,不还是盗窃么侵犯的法益一样的吧 刘 洋<yangltm@> 14:59:51 … 谢欣瑶() 14:59:59 .甲潜入乙家原打算盗窃巨额现金,入室后发现大量珠宝,便放弃盗窃现金的意思,仅窃取了珠宝。对于盗窃现金,甲成立犯罪中止 谢欣瑶() 15:00:13 他现金也是可以拿走的 谢欣瑶() 15:00:22 但是他没有拿啊 刘 洋<yangltm@> 15:01:05 反正我感觉不选… 少伟老师() 15:02:29 继续深入讨论 谢欣瑶() 15:02:53 犯罪中止是犯罪还可以继续进行 谢欣瑶() 15:03:16 但实施犯罪的人自己放弃了犯罪 刘 洋<yangltm@> 15:03:36 我觉得他是取得型财产犯罪,可以是财产可以是财产性利益,题那么写就是迷惑呢… 谢欣瑶() 15:03:44 我记得柏老师说过只要在勇敢一点 谢欣瑶() 15:03:45 呵呵 少伟老师() 15:05:54 AB两项都属于犯罪中止 少伟老师() 15:06:06 CD中,都属于犯罪既遂 谢欣瑶() 15:06:32 不懂 少伟老师() 15:06:38 不要因为是珠宝和钱财不一样就想法多 谢欣瑶() 15:06:40 老师可以仔细说一下吗 刘 洋<yangltm@> 15:06:57 对。D不选是事后补救行为 少伟老师() 15:07:25 其侵犯的法益都是财产及财产性的权益 谢欣瑶() 15:07:31 哦 少伟老师() 15:07:50 犯罪对象在价值上是等效的 谢欣瑶() 15:07:53 财产性的与人身的不一样 少伟老师() 15:09:06 D选项中,如果抢救成功就属于犯罪既遂,因为该选项中行为人虽然主动放弃犯罪,而且也积极的防止危害结果的发生,但是还是没有防止住,既遂了 少伟老师() 15:09:30 对于D项,法官在量刑上可能会有所考虑减轻 少伟老师() 15:09:44 我把答案给大家发过来 少伟老师() 15:10:03 「答案」AB 「考点」犯罪中止 「解析」选项A正确。甲在能够继续实施杀人行为且能够达到既遂的情况下,自动放弃了犯罪行为,成立犯罪中止。 选项B正确。甲着手实施抢劫后,在既遂之前自动停止了抢劫行为,且没有造成危害结果,成立犯罪中止。 选项C错误。无论是珠宝还是现金都是财物,甲在盗窃过程中选择了更值钱的珠宝,且盗窃成功,成立盗窃罪的既遂,不成立犯罪中止。 选项D错误。犯罪中止的成立需要没有发生作为既遂标志的犯罪结果的出现。虽然甲对乙采取了一定的积极救助措施,但是最终依然没有有效的阻止犯罪结果的出现,则不成立犯罪中止。 刘 洋<yangltm@> 15:12:30 如果他给他催吐成功了没事了的话… 少伟老师() 15:12:50 你想的太多了 刘 洋<yangltm@> 15:13:13 … 刘 洋<yangltm@> 15:13:35 万一就这么出了呢… 少伟老师() 15:13:51 那就是中止 刘 洋<yangltm@> 15:14:02 哦。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