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提案交四次清明终成法定假 三位政协委员分别是香港《文汇报》社社长张国良、香港理工大学校长潘宗光及香港中华总商会副会长杨钊 新快报讯据香港文汇报报道,一年一度的清明节今天首次以国家法定假日的身份翩然而至,而率先在全国政协会议上,提案将其列为法定假日的,则是香港文汇报社社长张国良、香港理工大学校长潘宗光及香港中华总商会副会长杨钊三位港区全国政协委员。三人持续四载的提案,最终促成传统节日于2008年成为法定假日。 他们自2004年起,不仅连续四年作为一提案人,向全国政协提交了将清明、中秋等传统节日列为法定假日的提案,http://www.5law.cn/info/a/sifa/laodongbaozhang/2012/0704/263391.html。而且还透过种种管道呼吁从增强国家软实力和提升国家形象的层面,重视弘扬中华文化。 政协保存资料显示,2004年2月27日,潘宗光、张国良、杨钊率先提交题为《巩固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和凝聚力,加大对文化建设方面投入,增设清明中秋为法定假期》的提案,首次以正式提案形式提出这一建议。而百余名参加是次会议的港区政协委员也参与联署,使其成为当年全国政协会上,联名人数最多的一份提案。 全国政协有关方面负责人当时表示,虽说之前也有不少人提出要重视传统节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但明确要求“将清明中秋列为法定假期”,这三位港区全国政协委员的提案是一份,伤残等级鉴定时间。十分难能可贵。 清明成法定假期进程 2005年 中央启动统筹研究 2005年年全国“两会”,张国良、杨钊、潘宗光再次向全国政协提交《再次提议增设清明中秋为法定假期、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提案。 这次国家相关部门在办理该提案时更加重视,当年6月,中宣部和中央文明办等部门下发《关于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意见》,对除夕、元宵、清明、端午和中秋等传统节日进行统一部署,扩大传统节日的影响。 2006年 中央作进一步研究 2006年3月,张国良等政协委员又向全国政协提交了《三次提议落实清明中秋为法定假期》提案。当年两会后不久,国务院法制办就中秋、端午、清明列为法定节日的可行性等问题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有关部门和全国政协有关部门作了汇报,并在此基础上于当年4月向国务院领导作了报告,国务院领导责成有关部门作进一步研究。 2007年 假日最终落实调整 2007年“两会”前夕,获知此事已取得重要进展的三位委员为促进落实进度,作四次提案。国家发改委社会司就此作出专门答复,透露正协同有关部门对该议题进行专门研究。 当年12月14日,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更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二次修订),规定自2008年1月1日起将清明、端午、中秋定为法定假日,清明、端午、中秋当日放假一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