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劳动合同法》“万能”解除条款的理解与运用策略
时间:2012-07-04 13:54
来源:闻达
作者:快乐阳光
中国法律网
(1)录用条件,是指用人单位在招用劳动者时,依据岗位要求所提出的具体标准。用人单位针对不同的工作岗位向劳动者提出的录用条件和标准各不相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并依据劳动合同期限长短约定不同的试用期,主要是为了考察所招用的劳动者是否符合用人单位所提出的要求和标准。在试用期内,如果劳动者符合用人单位的录用条件和标准,双方将继续履行订立的劳动合同;如果劳动者被证明不符合用人单位提出的录用条件和标准,或不能胜任劳动合同中约定的工作或岗位,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第一款规定,用人单位可以与其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者在试用期是否合格,应当以法定的最低就业年龄等基本录用条件和招用时劳动者的文化水平、技术水平、身体素质、内在品质等为标准。在具体录用条件和标准不明确时,才以是否胜任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或岗位为标准。 (2)值得注意的是,企业对于员工是否符合录用条件的考核必须在试用期内;若超过试用期,即便员工的考核结果不能达到要求,企业也不能以试用期内不符合录用条件为由解除劳动合同。 2、策略:如何证明劳动者在试用期内不符合录用条件。 劳动者试用不合格,包括完全不具备录用条件和标准,不完全具备录用条件和标准两种。无论属于那种情况,相比看中标通知书。用人单位都必须提出合法有效的证明,否则就会因举证不能而无法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至于如何证明劳动者在试用期内不符合录用条件,笔者认为,用人单位应当注意做好以下几点: (1)在发布的招聘简章、招聘信息中明确录用条件和标准。录用条件必须有具体的可操作性的内容,即这个录用条件与被录用的员工相对照,从客观上可以判断是否符合标准。比如要求应聘者“没有受过行政处罚”或者要求“必须通过英语六级考试”这些录用条件是比较明确具体,具有可操作性;但是若规定“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这种录用条件虽然也是合情合法的,但是用人单位不能以试用期间的劳动者不符合此录用条件为由解除劳动合同。因为这个录用条件不好衡量与操作,主观性很强,很难与劳动者相对照得出是否符合的结论。因此,用人单位发布招聘信息时,除了注明对职位的一些基本要求(如年龄、职业技术、学历等)外,还应对所聘职位的具体录用条件、岗位职责进行详细描述,并在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再次以员工手册、岗位职责说明书等书面形式明确告知并签字确认。
(责任编辑:admin) |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