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律网
法律通行证: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律师加盟热线:400-8919-913   律信通 律信通  
律师
公众 咨询 贴吧
律信通 案件委托
频道 房产 婚姻 交通事故 保险 建设工程 劳动
留学
公司 合同 刑事辩护 医疗 知识产权 工商
新闻 宽频 文书 常识 案例
法规 专题 杂志 百科 论文
查找全国各地律师: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点击各城市名拼音首字母查找律师 公众找律师,信赖律信通!律师做宣传,首选律信通!
公检法司
频道直达: 法界新闻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司法 | 工商 | 税务 | 质检 | 聚焦国土 | 矿山与安全
公检法司
社会新闻 世间百态 人间冷暖 大千世界 权益保护 婚姻家庭劳动保障 经济纠纷
当前位置: 主页 > 法制新闻 > 劳动保障 >

读五帝本纪,寻根问祖(上)

时间:2012-07-27 16:04来源:真情告白 作者:双腔龙 中国法律网

史记卷一五帝本纪第一(上)

*集解凡是徐氏义,称徐姓名以别之。余者悉是骃注解,并集觽家义。索隐纪者,记也。本其事而记之,故曰本纪。又纪,理也,丝缕有纪。而帝王书称纪者,言为后代纲纪也。正义郑玄注中候暣省图云:“德合五帝坐星者,称帝。”又坤灵图云:“德配天地,在正不在私,曰帝。”案:太史公依世本、大戴礼,以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为五帝。谯周、应劭、宋均皆同。而孔安国尚书序,皇甫谧帝王世纪,孙氏注世本,并以伏牺、神农、黄帝为三皇,少昊、颛顼、高辛、唐、虞为五帝。裴松之史目云“天子称本纪,诸侯曰世家”。本者,系其本系,故曰本;纪者,理也,统理觽事,系之年月,名之曰纪;第者,次序之目;一者,举数之由:故曰五帝本纪第一。礼云:“动则左史书之,言则右史书之。”正义云:“左阳,故记动。右阴,故记言。言为尚书,事为春秋。”
案:春秋时置左右史,故云史记也。

黄帝者,①少典之子,②姓公孙,名曰轩辕。③生而神灵,弱而能言,④幼而徇齐,⑤ 长而敦敏,成而聪明。⑥

注①集解徐广曰:“号有熊。”索隐案:有土德之瑞,土色黄,故称黄帝,犹神农火德王而称炎帝然也。此以黄帝为五帝之首,盖依大戴礼五帝德。又谯周、宋均亦以为然。而孔安国、皇甫谧帝王代纪及孙氏注系本并以伏牺、神农、黄帝为三皇,少昊、高阳、高辛、唐、虞为五帝。注“号有熊”者,以其本是有熊国君之子故也。亦号轩辕氏。皇甫谧云:“居轩辕之丘,因以为名,又以为号。”又据左传,亦号帝鸿氏也。正义舆地志云:“涿鹿本名彭城,黄帝初都,迁有熊也。”案:黄帝有熊国君,乃少典国君之次子,号曰有熊氏,又曰缙云氏,又曰帝鸿氏,亦曰帝轩氏。母曰附宝,之祁野,见大电绕北斗枢星,感而怀孕,二十四月而生黄帝于寿丘。寿丘在鲁东门之北,今在兖州曲阜县东北六里。生日角龙颜,有景云之瑞,以土德王,故曰黄帝。封泰山,禅亭亭。亭亭在牟阴。
注②集解谯周曰:“有熊国君,少典之子也。”皇甫谧曰:“有熊,今河南新郑是也。”索隐少典者,诸侯国号,非人名也。又案:国语云“少典娶有蟜氏女,生黄帝、炎帝”。然则炎帝亦少典之子。炎黄二帝虽则相承,如帝王代纪中闲凡隔八帝,五百余年。若以少典是其父名,岂黄帝经五百余年而始代炎帝后为天子乎?何其年之长也!又案:秦本纪云“颛顼氏之裔孙曰女修,吞鸟之卵而生大业,大业娶少典氏而生柏翳”。明少典是国号,非人名也。黄帝即少典氏后代之子孙,贾逵亦谓然,故左传“高阳氏有才子八人”,亦谓其后代子孙而称为子是也。谯周字允南,蜀人,魏散骑常侍征,不拜。此注所引者,是其人所着古史考之说也。皇甫谧字士安,晋人,号玄晏先生。今所引者,是其所作帝王代纪也。
注③索隐案:皇甫谧云“黄帝生于寿丘,长于姬水,因以为姓。居轩辕之丘,因以为名,又以为号”。是本姓公孙,长居姬水,因改姓姬。
注④索隐弱谓幼弱时也。盖未合能言之时而黄帝即言,所以为神异也。潘岳有哀弱子篇,其子未七旬曰弱。正义言神异也。易曰“阴阳不测之谓神”,书云“人惟万物之灵”,故谓之神灵也。
注⑤集解徐广曰:“墨子‘年踰十五,则聪明心虑无不徇通矣’。”骃案:徇,疾;齐,速也。言圣德幼而疾速也。索隐斯文未是。今案:徇,齐,皆德也。
书曰“聪明齐圣”,左传曰“子虽齐圣”,谓圣德齐肃也。又案:孔子家语及大戴礼并作“叡齐”,一本作“ 慧齐”。叡,慧,皆智也。太史公采大戴礼而为此纪,今彼文无作“徇”者。史记旧本亦有作“浚齐”。盖古字假借“徇”为“浚”,浚,深也,义亦并通。尔雅“齐”“速”俱训为疾。尚书大传曰“多闻而齐给”。
郑注云“齐,疾也”。今裴氏注云徇亦训疾,未见所出。或当读“徇”为“迅”,迅于尔雅与齐俱训疾,则迅浚虽异字,而音同也。又尔雅曰“宣,徇,遍也。浚,通也”。是“遍”之与“通”义亦相近。言黄帝幼而才智周篃,且辩给也。故墨子亦云“年踰五十,则聪明心虑不徇通矣”。俗本作“十五”,非是。案:谓年老踰五十不聪明,何得云“十五”?
注⑥正义成谓二十冠,成人也。聪明,闻见明辩也。此以上至“轩辕”,皆大戴礼文。

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①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②诸侯咸来宾从。而蚩尤最为暴,莫能伐。③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④治五气,⑤蓺五种,⑥抚万民,度四方,⑦教熊罴貔貅貙虎,⑧ 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⑨三战,然后得其志。⑩蚩尤作乱,不用帝命。⑾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⑿遂禽杀蚩尤。⒀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天下有不顺者,黄帝从而征之,平者去之,⒁披山通道,⒂未尝宁居。

注①集解皇甫谧曰:“易称庖牺氏没,神农氏作,是为炎帝。”班固曰:“教民耕农,故号曰神农。”索隐世衰,谓神农氏后代子孙道德衰薄,非指炎帝之身,即班固所谓“参卢”,皇甫谧所云“帝榆罔”是也。正义帝王世纪云:“神农氏,姜姓也。母曰任姒,有蟜氏女,登为少典妃,游华阳,有神龙首,感生炎帝。人身牛首,长于姜水。有圣德,以火德王,故号炎帝。初都陈,又徙鲁。又曰魁隗氏,又曰连山氏,又曰列山氏。”
括地志云:“厉山在随州随县北百里,山东有石穴。*(曰)**[昔]*神农生于厉乡,所谓列山氏也。春秋时为厉国。”
注②索隐谓用干戈以征诸侯之不朝享者。本或作“亭”,亭训直,以征诸侯之不直者。
注③集解应劭曰:“蚩尤,古天子。”瓒曰:“孔子三朝纪曰‘蚩尤,庶人之贪者’。”索隐案:此纪云“诸侯相侵伐,蚩尤最为暴”,则蚩尤非为天子也。
又管子曰“蚩尤受卢山之金而作五兵”,明非庶人,盖诸侯号也。刘向别录云“孔子见鲁哀公问政,比三朝,退而为此记,故曰三朝。凡七篇,并入大戴记”。今此注见用兵篇也。正义龙鱼河图云:“黄帝摄政,有蚩尤兄弟八十一人,并兽身人语,铜头铁额,食沙石子,造立兵仗刀戟大弩,威振天下,诛杀无道,不慈仁。万民欲令黄帝行天子事,黄帝以仁义不能禁止蚩尤,乃仰天而叹。天遣玄女下授黄帝兵信神符,制伏蚩尤,帝因使之主兵,以制八方。蚩尤没后,天下复扰乱,黄帝遂画蚩尤形像以威天下,天下咸谓蚩尤,不死,八方万邦皆为弭服。”山海经云:“黄帝令应龙攻蚩尤。蚩尤请风伯、雨师以从,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以止雨。雨止,遂杀蚩尤。 ”孔安国曰“九黎君号蚩尤”是也。
注④正义振,整也。
注⑤集解王肃曰:“五行之气。”索隐谓春甲乙木气,夏丙丁火气之属,是五气也。
注⑥集解骃案:蓺,树也。诗云“蓺之荏菽”。周礼曰“榖宜五种”。郑玄曰“五种,黍、稷、菽、麦、稻也 ”。索隐艺,种也,树也。五种即五谷也,音朱用反。此注所引见诗大雅生民之篇。尔雅云“荏菽,戎菽”也,郭璞曰“今之胡豆”,郑氏曰“豆之大者”是也。正义蓺音鱼曳反。种音肿。
注⑦集解王肃曰:“度四方而安抚之。”正义度音徒洛反。
注⑧索隐书云“如虎如貔”,尔雅云“貔,白狐”,礼曰“前有挚兽,则载貔貅”是也。尔雅又曰“貙獌似狸 ”。此六者猛兽,可以教战。周礼有服不氏,掌教扰猛兽。即古服牛乘马,亦其类也。正义熊音雄。罴音碑。膍音毗。貅音休。貙音丑于反。罴如熊,黄白色。郭璞云:“貔,执夷,虎属也。”案:言教士卒习战,以猛兽之名名之,用威敌也。
注⑨集解服虔曰:“阪泉,地名。”皇甫谧曰:“在上谷。”正义阪音白板反。
括地志云:“阪泉,今名黄帝泉,在妫州怀戎县东五十六里。出五里至涿鹿东北,与涿水合。又有涿鹿故城,在妫州东南五十里,本黄帝所都也。晋太康地里志云‘涿鹿城东一里有阪泉,上有黄帝祠’。”案:阪泉之野则平野之地也。
注⑩正义谓黄帝克炎帝之后。
注⑾正义言蚩尤不用黄帝之命也。
注⑿集解服虔曰:“涿鹿,山名,在涿郡。”张晏曰:“涿鹿在上谷。”索隐或作“浊鹿”,古今字异耳。案:地理志上谷有涿鹿县,然则服虔云“在涿郡”者,误也。
注⒀集解皇览曰:“蚩尤頉在东平郡寿张县阚乡城中,高七丈,民常十月祀之。有赤气出,如匹绛帛,民名为蚩尤旗。肩髀頉在山阳郡钜野县重聚,大小与阚頉等。传言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黄帝杀之,身体异处,故别葬之。”
索隐案:皇甫谧云“黄帝使应龙杀蚩尤于凶黎之谷”。或曰,黄帝斩蚩尤于中冀,因名其地曰“绝辔之野。” 注“皇览”,书名也。记先代頉墓之处,宜皇王之省览,故日皇览。是魏人王象、缪袭等所撰也。
注⒁正义平服者即去之。
注⒂集解徐广曰:“披,他本亦作‘陂’。字盖当音诐,陂者旁其边之谓也。

披语诚合今世,然古今不必同也。”索隐披音如字,谓披山林草木而行以信道也。徐广音诐,恐稍纡也。

东至于海,登丸山,①及岱宗。②西至于空桐,③登鸡头。④南至于江,登熊、湘。⑤ 北逐荤粥,⑥合符釜山,⑦而邑于涿鹿之阿。⑧迁徙往来无常处,以师兵为营韂。⑨官名皆以云命,为云师。⑩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⑾万国和,而鬼神山川封禅与为多焉。⑿获宝鼎,迎日推筴。⒀举风后、力牧、常先、大鸿⒁以治民。顺天地之纪,⒂幽明之占,⒃死生之说,⒄存亡之难。⒅时播百谷草木,⒆淳化鸟兽虫蛾,[二0]旁罗日月星辰水波[二一]土石金玉,[二二]劳勤心力耳目,节用水火材物。[二三]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二四]

注①集解徐广曰:“丸,一作‘凡’。”骃案:地理志曰丸山在郎邪朱虚县。
索隐注“丸,一作‘凡’”,凡音扶严反。正义丸音桓。括地志云:“丸山即丹山,在青州临朐县界朱虚故县西北二十里,丹水出焉。”丸音纨。守节案:地志唯有凡山,盖凡山丸山是一山耳。诸处字误,或“丸”或“凡” 也。汉书郊祀志云“禅丸山”,颜师古云“在朱虚”,亦与括地志相合,明丸山是也。
注②正义泰山,天一也。在兖州博城县西北三十里也。
注③集解应劭曰:“山名。”韦昭曰:“在陇右。”
注④索隐山名也。后汉王孟塞鸡头道,在陇西。一曰崆峒山之别名。正义括地志云:“空桐山在肃州福禄县东南六十里。抱朴子内篇云‘黄帝西见中黄子,受九品之方,过空桐,从广成子受自然之经’,即此山。”括地志又云:“笄头山一名崆峒山,在原州平高县西百里,禹贡泾水所出。舆地志云或即鸡头山也。郦元云盖大陇山异名也。庄子云广成子学道崆峒山,黄帝问道于广成子,盖在此。”案:二处崆峒皆云黄帝登之,未详孰是。
注⑤集解封禅书曰:“南伐至于召陵,登熊山。”地理志曰湘山在长沙益阳县。
正义括地志云:“熊耳山在商州上洛县西十里,齐桓公登之以望江汉也。湘山一名艑山,在岳州巴陵南十八里也。”
注⑥集解匈奴传曰:“唐虞以上有山戎、猃狁、荤粥,居于北蛮。”索隐匈奴别名也。唐虞已上曰山戎,亦曰熏粥,夏曰淳维,殷曰鬼方,周曰玁狁,汉曰匈奴。正义荤音熏。粥音育。
注⑦索隐合诸侯符契圭瑞,而朝之于釜山,犹禹会诸侯于涂山然也。又案:
郭子横洞冥记称天一朔云“东海大明之墟有釜山,山出瑞云,应王者之符命”,如尧时有赤云之祥之类。盖黄帝黄云之瑞,故曰“合符应于釜山”也。正义括地志云:“釜山在妫州怀戎县北三里,山上有舜庙。”
注⑧正义广平曰阿。涿鹿,山名,已见上。涿鹿故城在山下,即黄帝所都之邑于山下平地。
注⑨正义环绕军兵为营以自卫,若辕门即其遗象。
注⑩集解应劭曰:“黄帝受命,有云瑞,故以云纪事也。春官为青云,夏官为缙云,秋官为白云,冬官为黑云,中官为黄云。”张晏曰:“黄帝有景云之应,因以名师与官。”
注⑾正义监,上监去声,下监平声。若周邵分陕也。
注⑿集解徐广曰:“多,一作‘朋’。”索隐与音羊汝反。与犹许也。言万国和同,而鬼神山川封禅祭祀之事,自古以来帝皇之中,推许黄帝以为多。多犹大也。
注⒀集解晋灼曰:“策,数也,迎数之也。”瓒曰:“日月朔望未来而推之,故曰迎日。”索隐封禅书曰“黄帝得宝鼎神策”,下云“于是推策迎日”,则神策者,神蓍也。黄帝得蓍以推筭历数,于是逆知节气日辰之将来,故曰推策迎日也。正义筴音策。迎,逆也。黄帝受神筴,命大挠造甲子,容成造历是也。
注⒁集解郑玄曰:“风后,黄帝三公也。”班固曰:“力牧,黄帝相也。”
大鸿,见封禅书。正义举,任用。四人皆帝臣也。帝王世纪云:“黄帝梦大风吹天下之尘垢皆去,又梦人执千钧之弩,驱羊万髃。帝寤而叹曰:‘风为号令,执政者也。垢去土,后在也。天下岂有姓风名后者哉?夫千钧之弩,异力者也。驱羊数万髃,能牧民为善者也,天下岂有姓力名牧者哉?’于是依二占而求之,得风后于海隅,登以为相。得力牧于大泽,进以为将。黄帝因着占梦经十一卷。”
艺文志云:“风后兵法十三篇,图二卷,孤虚二十卷,力牧兵法十五篇。”郑玄云:“风后,黄帝之三公也。 ”案:黄帝仰天地置列侯觽官,以风后配上台,天老配中台,五圣配下台,谓之三公也。封禅书云“鬼臾区号大鸿,黄帝大臣也。
死葬雍,故鸿頉是”。艺文志云“鬼容区兵法三篇”也。
注⒂正义言黄帝顺天地阴阳四时之纪也。
注⒃正义幽,阴;明,阳也。占,数也。言阴阳五行,黄帝占数而知之。
此文见大戴礼。
注⒄集解徐广曰:“一云‘幽明之数,合死生之说’。”正义说谓仪制也。
民之生死。此谓作仪制礼则之说。
注⒅索隐存亡犹安危也。易曰“危者安其位,亡者保其存”是也。难犹说也。凡事是非未尽,假以往来之词,则曰难。又上文有“死生之说”,故此云“存亡之难”,所以韩非着书有说林、说难也。正义难音乃惮反。存亡犹生死也。黄帝之前,未有衣裳屋宇。及黄帝造屋宇,制衣服,营殡葬,万民故免存亡之难。
注⒆集解王肃曰:“时,是也。”索隐为一句。正义言顺四时之所宜而布种百谷草木也。
注[二0]索隐为一句。蛾音牛绮反。一作“豸”。*(豸)*言淳化广被及之。正义蛾音鱼起反。又音豸,豸音直氏反。蚁,蚍蜉也。尔雅曰:“有足曰虫,无足曰豸。”
注[二一]集解徐广曰:“一作‘沃’。”
注[二二]索隐旁,非一方。罗,广布也。今案:大戴礼作“历离”。离即罗也。
言帝德旁罗日月星辰水波,及至土石金玉。谓日月扬光,海水不波,山不藏珍,皆是帝德广被也。正义旁罗犹遍布也。日月,阴阳时节也。星,二十八宿也。
辰,日月所会也。水波,澜漪也。言天不异灾,土无别害,水少波浪,山出珍宝。
注[二三]正义节,时节也。水,陂障决泄也。火,山野禁放也。材,木也。物,事也。言黄帝教民,江湖陂泽山林原隰皆收采禁捕以时,用之有节,令得其利也。大戴礼云“宰我问于孔子曰:‘予闻荣伊曰黄帝三百年。请问黄帝者人耶?何以至三百年?。’”孔子曰:‘劳勤心力耳目,节用水火材物,生而民得其利百年,死而民畏其神百年,亡而民用其教百年,故曰三百年也。’”
注[二四]索隐炎帝火,黄帝土代之,即“黄龙地螾见”是也。螾,土精,大五六围,长十余丈。螾音引。正义螾音以刃反。

黄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①

注①索隐旧解破四为三,言得姓十三人耳。今案:国语胥臣云“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葴、任、荀、僖、XX、儇、衣是也。唯青阳与夷鼓同己姓”。又云“青阳与苍林为姬姓 ”。是则十四人为十二姓,其文甚明。唯姬姓再称青阳与苍林,盖国语文误,所以致令前儒共疑。其姬姓青阳当为玄嚣,是帝喾祖本与黄帝同姬姓。其国语上文青阳,即是少昊金天氏为己姓者耳。既理在不疑,无烦破四为三。

黄帝居轩辕之丘,①而娶于西陵之女,②是为嫘祖。③嫘祖为黄帝正妃,④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嚣,是为青阳,⑤青阳降居江水;⑥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⑦昌意娶蜀山氏女,曰昌仆,生高阳,高阳有圣箰焉。⑧黄帝崩,⑨葬桥山。⑩其孙昌意之子高阳立,是为帝颛顼也。

注①集解皇甫谧曰:“受国于有熊,居轩辕之丘,故因以为名,又以为号。山海经曰‘在穷山之际,西射之南 ’。”张晏曰:“作轩冕之服,故谓之轩辕。”
注②正义西陵,国名也。
注③集解徐广曰:“祖,一作‘俎’。嫘,力追反。”索隐一曰雷祖,音力堆反。正义一作“鐥”。
注④索隐案:黄帝立四妃,象后妃四星。皇甫谧云:“元妃西陵氏女,曰累祖,生昌意。次妃方雷氏女,曰女节,生青阳。次妃彤鱼氏女,生夷鼓,一名苍林。
次妃嫫母,班在三人之下。”案:国语夷鼓、苍林是二人。又案:汉书古今人表彤鱼氏生夷鼓,嫫母生苍林,不得如谧所说。太史公乃据大戴礼,以累祖生昌意及玄嚣,玄嚣即青阳也。皇甫谧以青阳为少昊,乃方雷氏所生,是其所见异也。
注⑤索隐玄嚣,帝喾之祖。案:皇甫谧及宋衷皆云玄嚣青阳即少昊也。今此纪下云“玄嚣不得在帝位”,则太史公意青阳非少昊明矣。而此又云“玄嚣是为青阳”,当是误也。谓二人皆黄帝子,并列其名,所以前史因误以玄嚣青阳为一人耳。宋衷又云:“玄嚣青阳是为少昊,继黄帝立者,而史不叙,盖少昊金德王,非五运之次,故叙五帝不数之也。”
注⑥正义括地志云:“安阳故城在豫州新息县西南八十里。应劭云古江国也。
地理志亦云安阳古江国也。”
注⑦索隐降,下也。言帝子为诸侯,降居江水、*[若水]*。江水、若水皆在蜀,即所封国也。水经曰“水出旄牛徼外,东南至故关为若水,南过邛都,又东北至朱提县为卢江水”,是蜀有此二水也。
注⑧正义华阳国志及十三州志云:“蜀之先肇于人皇之际。黄帝为子昌意娶蜀山氏,后子孙因封焉。帝颛顼高阳氏,黄帝之孙,昌意之子,母曰昌仆,亦谓之女枢。”河图云:“瑶光如蜺贯月,正白,感女枢于幽房之宫,生颛顼,首戴干戈,有德文也。”
注⑨集解皇甫谧曰:“在位百年而崩,年百一十一岁。”索隐案:大戴礼“宰我问孔子曰:‘荣伊言黄帝三百年,请问黄帝何人也?抑非人也?何以至三百年乎?’对曰:‘生而人得其利百年,死而人畏其神百年,亡而人用其教百年。’”则士安之说略可凭矣。正义列仙传云:“轩辕自择亡日与髃臣辞。还葬桥山,山崩,棺空,唯有剑舄在棺焉。”
注⑩集解皇览曰:“黄帝頉在上郡桥山。”索隐地理志桥山在上郡阳周县,山有黄帝頉也。正义括地志云:“ 黄帝陵在宁州罗川县东八十里子午山。地理志云上郡阳周县桥山南有黄帝頉。”案:阳周,隋改为罗川。尔雅云山锐而高曰桥也。”

帝颛顼高阳者,①黄帝之孙而昌意之子也。静渊以有谋,疏通而知事;养材以任地,② 载时③以象天,依鬼神以制义,④治气⑤以教化,絜诚以祭祀。北至于幽陵,⑥南至于交址,⑦西至于流沙,⑧东至于蟠木。⑨动静之物,⑩大小之神,⑾日月所照,莫不砥属。⑿

注①集解皇甫谧曰:“都帝丘,今东郡濮阳是也。”索隐宋衷云:“颛顼,名;
高阳,有天下号也。”张晏云:“高阳者,所兴地名也。”
注②索隐言能养材物以任地。大戴礼作“养财”。
注③索隐载,行也。言行四时以象天。大戴礼作“履时以象天”。履亦践而行也。
注④索隐鬼神聪明正直,当尽心敬事,因制尊卑之义,故礼曰“降于祖庙之谓仁义”是也。正义鬼之灵者曰神也。鬼神谓山川之神也。能兴云致雨,润养万物也,故己依冯之剬义也。剬,古制字。
注⑤索隐谓理四时五行之气以教化万人也。
注⑥正义幽州也。
注⑦正义址音止,交州也。
注⑧集解地理志曰流沙在张掖居延县。正义济,渡也。括地志云:“居延海南,甘州张掖县东北千六十四里是。”
注⑨集解海外经曰:“东海中有山焉,名曰度索。上有大桃树,屈蟠三千里。
东北有门,名曰鬼门,万鬼所聚也。天帝使神人守之,一名神荼,一名郁垒,主阅领万鬼。若害人之鬼,以苇索缚之,射以桃弧,投虎食也。”
注⑩正义动物谓鸟兽之类,静物谓草木之类。
注⑾正义大谓五岳﹑四渎,小谓丘陵坟衍。
注⑿集解王肃曰:“砥,平也。四远皆平而来服属。”索隐依王肃音止蜀,据大戴礼作“砥砺”也。

帝颛顼生子曰穷蝉。①颛顼崩,②而玄嚣之孙高辛立,是为帝喾。

注①索隐系本作“穷系”。宋衷云:“一云穷系,谥也。”正义帝舜之高祖也。
注②集解皇甫谧曰:“在位七十八年,年九十八。”皇览曰:“颛顼頉在东郡濮阳顿丘城门外广阳里中。顿丘者城门,名顿丘道。”索隐皇甫谧云:“据左氏,岁在鹑火而崩,葬东郡。”又山海经曰:“颛顼葬鲋鱼山之阳,九嫔葬其阴。”

帝喾高辛者,①黄帝之曾孙也。高辛父曰蟜极,②蟜极父曰玄嚣,玄嚣父曰黄帝。自玄嚣与蟜极皆不得在位,至高辛即帝位。③高辛于颛顼为族子。

注①集解张晏曰:“少昊以前,天下之号象其德。颛顼以来,离职证明范本。天下之号因其名。
高阳﹑高辛皆所兴之地名;颛顼与喾皆以字为号:上古质故也。”索隐宋衷曰:
“高辛地名,因以为号。喾,名也。”皇甫谧云:“帝喾名夋也。”正义帝王纪云:“溋母无闻焉。”
注②正义蟜音居兆反。本作“桥”,音同。又巨遥反。帝尧之祖也。
注③集解皇甫谧曰:“都亳,今河南偃师是。”

高辛生而神灵,自言其名。①普施利物,不于其身。聪以知远,明以察微。

顺天之义,知民之急。仁而威,惠而信,修身而天下服。取地之财而节用之,抚教万民而利诲之,历日月而迎送之,②明鬼神而敬事之。③其色郁郁,其德嶷嶷。④其动也时,其服也士。⑤帝喾溉执中而篃天下,⑥日月所照,风雨所至,莫不从服。⑦

注①正义帝王纪云:“帝溋高辛,姬姓也。其母生见其神异,自言其名曰岌。
龆龀有圣德,年十五而佐颛顼,三十登位,都亳,以人事纪官也。”
注②正义言作历弦﹑望﹑晦﹑朔,日月未至而迎之,过而送之,上“迎日推策”是也。
注③正义天神曰神,人神曰鬼。又云圣人之精气谓之神,贤人之精气谓之鬼。
言明识鬼而敬事也。
注④索隐郁郁犹穆穆也。嶷嶷,德高也。今案:大戴礼“郁”作“神”,“嶷”作“俟”。
注⑤索隐举动应天时,衣服服士服,言其公且廉也。
注⑥集解徐广曰:“古‘既’字作水旁。‘篃’字一作‘尹’。”索隐即尚书“允执厥中”是也。正义溉音既。言帝溋治民,若水之溉灌,平等而执中正,篃于天下也。
注⑦正义以上大戴文也。

帝喾娶陈锋氏女,①生放勋。②娶娵訾氏女,生挚。③帝喾崩,④而挚代立。帝挚立,不善*(崩)*,⑤而弟放勋立,是为帝尧。

注①索隐锋音槵。案:系本作“陈酆氏”。皇甫谧云“陈锋氏女曰庆都”。庆都,名也。正义锋音槵。又作“ 丰”。帝王纪云“帝溋有四妃,卜其子皆有天下。
元妃有邰氏女,曰姜嫄,生后稷。次妃有娀氏女,曰简狄,生卨,次妃陈丰氏女,曰庆都,生放勋。次妃娵訾氏女,曰常仪,生帝挚”也。
注②正义放音方往反。勋亦作“勋”,音许云反。言尧能放上代之功,故曰放勋。谥尧。姓伊祁氏。帝王纪云:
“帝尧陶唐氏,祁姓也。母庆都,十四月生尧。”
注③索隐案:皇甫谧云“女名常宜”也。正义娵,足须反。訾,紫移反。
注④集解皇甫谧曰:“在位七十年,年百五岁。”皇览曰:“帝喾頉在东郡濮阳顿丘城南台阴野中。”
注⑤索隐古本作“不着”,音张虑反。俗本作“不善”。不善谓微弱,不着犹不着明。卫宏云:“挚立九年而唐侯德盛,因禅位焉。”正义帝王纪云:“帝挚之母于四人中班最在下,而挚于兄弟最长,得登帝位。封异母弟放勋为唐侯。

挚在位九年,政微弱,而唐侯德盛,诸侯归之,挚服其义,乃率髃臣造唐而致禅。唐侯自知有天命,乃受帝禅,乃封挚于高辛。”今定州唐县也。

帝尧者,①放勋。②其仁如天,③其知如神。④就之如日,⑤望之如云。⑥富而不骄,贵而不舒。⑦黄收纯衣,⑧彤车乘白马。能明驯德,⑨以亲九族。九族既睦,便章百姓。⑩ 百姓昭明,合和万国。

注①集解谥法曰:“翼善传圣曰尧。”索隐尧,谥也。放勋,名。帝喾之子,姓伊祁氏。案:皇甫谧云“尧初生时,其母在三阿之南,寄于伊长孺之家,故从母所居为姓也”。正义徐广云:“号陶唐。”帝王纪云:“尧都平阳,于诗为唐国。”徐才宗国都城记云:“唐国,帝尧之裔子所封。其北,帝夏禹都,汉曰太原郡,在古冀州太行恒山之西。其南有晋水。”括地志云:“今晋州所理平阳故城是也。平阳河水一名晋水也。”
注②集解徐广曰:“号陶唐。”皇甫谧曰:“尧以甲申岁生,甲辰即帝位,甲午征舜,甲寅舜代行天子事,辛巳崩,年百一十八,在位九十八年。”
注③索隐如天之函养也。
注④索隐如神之微妙也。
注⑤索隐如日之照临,人咸依就之,若葵藿倾心以向日也。
注⑥索隐如云之覆渥,言德化广大而浸润生人,人咸仰望之,故曰如百谷之仰膏雨也。
注⑦索隐舒犹慢也。大戴礼作“不豫”。
注⑧集解徐广曰:“纯,一作‘纟才’。”骃案:太古冠冕图云“夏名冕曰收”。
礼记曰“野夫黄冠”。郑玄曰“纯衣,士之祭服”。索隐收,冕名。其色黄,故曰黄收,象古质素也。纯,读曰缁。
注⑨集解徐广曰:“驯,古训字。”索隐史记“驯”字徐广皆读曰训。训,顺也。言圣德能顺人也。案:尚书作“俊德”,孔安国云“能明用俊德之士”,与此文意别也。
注⑩集解徐广曰:“下云‘便程东作’,然则训平为便也。”骃案:尚书并作“平”字。孔安国曰“百姓,百官”。郑玄曰“百姓,髃臣之父子兄弟”。索隐古文尚书作“平”,此文盖读“平”为浦耕反。平既训便,因作“ 便章”。其今文作“辩章”。古“平”字亦作“便”,音婢缘反。便则训辩,遂为辩章。邹诞生本亦同也。

乃命羲﹑和,①敬顺昊天,②数法③日月星辰,④敬授民时。⑤分命羲仲,居郁夷,曰旸谷。⑥敬道日出,便程东作。⑦日中,星鸟,以殷中春。⑧其民析,鸟兽字微。⑨申命羲叔,居南交。⑩便程南为,敬致。⑾日永,星火,以正中夏。⑿其民因,鸟兽希革。⒀申命和仲,⒁居西土,⒂曰昧谷。⒃敬道日入,便程西成。⒄夜中,星虚,⒅以正中秋。⒆其民夷易,鸟兽毛毨。[二0]申命和叔;居北方,曰幽都。[二一]便在伏物。[二二]日短,星昴,以正中冬。[二三]其民燠,鸟兽氄毛。[二四]岁三百六十六日,以闰月正四时。[二五]信饬[二六]百官,觽功皆兴。

注①集解孔安国曰:“重黎之后,羲氏﹑和氏世掌天地之官。”正义吕刑传云:
“重即羲,黎即和,虽别为氏族,而出自重黎也。”案:圣人不独治,必须贤辅,乃命相天地之官,若周礼天官卿﹑地官卿也。
注②正义敬犹恭勤也。元气昊然广大,故云昊天。释天云:“春为苍天,夏为昊天,秋为旻天,冬为上天。” 而独言昊天者,以尧能敬天,大,故以昊大言之。
注③索隐尚书作“历象日月”,则此言“数法”,是训“历象”二字,谓命羲和以历数之法观察日月星辰之早晚,以敬授人时也。
注④正义历数之法,日之甲乙,月之大小,昏明递中之星,日月所会之辰,定其天数,以为一岁之历。
注⑤正义尚书考灵耀云:“主春者,张昏中,可以种稷。主夏者,火昏中,可以种黍菽。主秋者,虚昏中,可以种麦。主冬者,昴昏中,可以收敛也。”天子视四星之中,知民缓急,故云敬授民时也。
注⑥集解尚书作“嵎夷”。孔安国曰:“东表之地称嵎夷。日出于旸谷。羲仲,治天一之官。”索隐旧本作“ 汤谷”,今并依尚书字。案:淮南子曰“日出汤谷,浴于咸池”,则汤谷亦有他证明矣。又下曰“昧谷”,徐广云 “一作‘柳’”,柳亦日入处地名。太史公博采经记而为此史,广记异闻,不必皆依尚书。盖郁夷亦地之别名也。正义郁音隅。阳或作“旸”。禹贡青州云:“嵎夷既略。”案:
嵎夷,青州也。尧命羲仲理天一青州嵎夷之地,日所出处,名曰阳明之谷。羲仲主天一之官,若周礼春官卿。
注⑦集解孔安国曰:“敬道出日,平均次序东作之事,以务农也。”索隐刘伯庄传皆依古史作平秩音。然尚书大传曰“辩秩东作”,则是训秩为程,言便课其作程者也。正义道音导。便,程,并如字,后同。导,训也。三春主东,故言日出。耕作在春,故言东作。命羲仲恭勤道训万民东作之事,使有程期。
注⑧集解孔安国曰:“日中谓春分之日也。鸟,南方朱鸟七宿也。殷,正也。
春分之昏,鸟星毕见,以正仲春之气节。转以推孟﹑季,则可知也。”正义下“中”音仲,夏﹑秋﹑冬并同。
注⑨集解孔安国曰:“春事既起,丁壮就功,言其民老壮分析也。”乳化曰字。
尚书“微”作“尾”字。说*(文)*云“尾,交接也”。
注⑩集解孔安国曰:“夏与春交,此治南方之官也。”索隐孔注未是。然则冬与秋交,何故下无其文﹖且东嵎夷,西昧谷,北幽都,三方皆言地,而夏独不言地,乃云与春交,斯不例之甚也。然南方地有名交址者,或古文略举一字名地,南交则是交址不疑也。正义羲叔主南方官,若周礼夏官卿也。
注⑾集解孔安国曰:“为,化也。平序分南方化育之事,敬行其教,以致其功也。”索隐为依字读。春言东作,夏言南为,皆是耕作营为劝农之事。孔安国强读为“讹”字,虽则训化,解释亦甚纡回也。正义为音于伪反。命羲叔宜恭勤民事。致其种殖,使有程期也。
注⑿集解孔安国曰:“永,长也,谓夏至之日。火,苍龙之中星,举中则七星见可知也,以正中夏之*[气]*节。”马融﹑王肃谓日长昼漏六十刻,郑玄曰五十五刻。
注⒀集解孔安国曰:“因,谓老弱因就在田之丁壮以助农也。夏时鸟兽毛羽希少改易也。革,改也。”
注⒁正义和仲主西方之官,若周礼秋官卿也。
注⒂集解徐广曰:“一无‘土’字。以为西者,今天水之西县也。”骃案:
郑玄曰“西者,陇西之西,今人谓之兑山”。
注⒃集解徐广曰:“一作‘柳谷’。”骃案:孔安国曰“日入于谷而天下冥,故曰昧谷。此居治西方之官,掌秋天之政也”。
注⒄集解孔安国曰:“秋,西方,万物成也。”
注⒅索隐虚,旧依字读,而邹诞生音墟。案:虚星主坟墓,邹氏或得其理。
注⒆集解孔安国曰:“春言日,秋言夜,互相备也。虚,玄武之中星。亦言七星皆以秋分日见,以正三秋也。 ”
注[二0]集解孔安国曰:“夷,平也。老壮者在田,与夏平也。毨,理也。毛更生*(曰)*整理。”
注[二一]集解孔安国曰:“北称幽都,谓所聚也。”索隐山海经曰“北海之内有山名幽都”,盖是也。正义案:北方幽州,阴聚之地,命和叔居理之。北方之官,若周礼冬官卿。
注[二二]索隐使和叔察北方藏伏之物,谓人畜积聚等冬皆藏伏。尸子亦曰“北方者,伏方也”。尚书作“平在朔易”。今案:大传云“便在伏物”,太史公据之而书。
注[二三]集解孔安国曰:“日短,冬至之日也。昴,白虎之中星。亦以七星并见,以正冬节也。”马融﹑王肃谓日短昼漏四十刻。郑玄曰四十五刻,失之。
注[二四]集解徐广曰:“氄音茸。”骃案:孔安国曰“民入室处,鸟兽皆生氄毳细毛以自温也”。
注[二五]索隐夫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是天度数也。而日行迟,一岁一周天;月行疾,一月一周天。日一日行一度,月一日行十三度十九分度之七。
至二十九日半强,月行天一澘,又逐及日而与会。一年十二会,是为十二月。
每月二十九日过半。年分出小月六,是每岁余六日。又大岁三百六十六日,小岁三百五十五日,举全数云六十六日。其实一岁唯余十一日弱。未满三岁,已成一月,则置闰。若三年不置闰,则正月为二月。九年差三月,则以春为夏。十七年差六月,则四时皆反。以此四时不正,岁不成矣。故传曰“归余于终,事则不悖”是也。
注[二六]集解徐广曰:“古‘暣’字。”

尧曰:“谁可顺此事﹖”①放齐曰:“嗣子丹朱开明。”②尧曰:“吁!顽凶,不用。”③尧又曰:“谁可者﹖”讙兜曰:“共工旁聚布功,可用。”④尧曰:“共工善言,其用僻,似恭漫天,不可。”⑤尧又曰:“嗟,四岳,⑥汤汤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⑦下民其忧,有能使治者﹖”皆曰鲧可。⑧尧曰:“鲧负命毁族,不可。”⑨岳曰:“异哉,试不可用而已。”⑩尧于是听岳用鲧。九岁,功用不成。⑾

注①正义言将登用之嗣位也。
注②集解孔安国曰:“放齐,臣名。”正义放音方往反。郑玄云:“帝尧胤嗣之子,名曰丹朱,开明也。”案:开,解而达也。帝王纪云:“尧娶散宜氏女,曰女皇,生丹朱。”汲頉纪年云:“后稷放帝子丹朱。”范汪荆州记云:“丹水县在丹川,尧子朱之所封也。”括地志云:“丹水故城在邓州内乡县西南百三十里。丹水故为县。”
注③集解孔安国曰:“吁,疑怪之辞。”正义左传云:“口不道忠信之言为嚚,心不则德义之经为顽。”凶,讼也。言丹朱心既顽嚚,又好争讼,不可用之。
注④集解孔安国曰:“讙兜,臣名。”郑玄曰:“共工,水官名。”正义兜音斗侯反。
注⑤正义漫音莫干反。共工善为言语,用意邪僻也。似于恭敬,罪恶漫天,不可用也。
注⑥集解郑玄曰:“四岳,四时官,主方岳之事。”正义嗟叹鸿水,问四岳谁能理也。孔安国云:“四岳,即上羲和四子也。分掌四岳之诸侯,故称焉。”
注⑦集解孔安国曰:“怀,包;襄,上也。”正义汤音商,今读如字。荡荡,广平之貌。言水奔突有所涤除,地上之物为水漂流荡荡然。案:怀,藏,包裹之义,故怀为包。释言以襄为驾,驾乘牛马皆在上也。言水襄上乘陵,浩浩盛大,势若漫天。
注⑧集解马融曰:“鲧,臣名,禹父。”
注⑨正义负音佩,依字通。负,违也。族,类也。鲧性很戾,违负教命,毁败善类,不可用也。诗云“贪人败类”也。
注⑩正义□音异。孔安国云:“□,已;已,退也。言余人尽已,唯鲧可试,无成乃退。”注⑾正义尔雅释天云:“载,岁也。夏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李巡云:“各自纪事,示不相袭也。” 孙炎云:“岁,取岁星行一次也。祀,取四时祭祀一讫也。年,取禾谷一熟也。载,取万物终更始也。载者,年之别名,故以载为年也。”案:功用不成,水害不息,故放退也。至明年得舜,乃殛之羽山,而用其子禹也。

尧曰:“嗟!四岳:朕在位七十载,汝能庸命,践朕位﹖”①岳应曰:“鄙箰忝帝位。 ”②尧曰:“悉举贵戚及疏远隐匿者。”觽皆言于尧曰:“有矜在民闲,曰虞舜。”③尧曰:“然,朕闻之。其何如﹖”岳曰:“盲者子。父顽,母嚚,弟傲,能和以孝,烝烝治,不至奸。”④尧曰:“吾其试哉。”⑤于是尧妻之二女,⑥观其德于二女。⑦舜饬下二女于妫汭,⑧如妇礼。尧善之,乃使舜慎和五典,⑨五典能从。乃篃入百官,百官时序。宾于四门,四门穆穆,诸侯远方宾客皆敬。⑩尧使舜入山林⑾川泽,暴风雷雨,舜行不迷。尧以为圣,召舜曰:“女谋事至而言可绩,三年矣。⑿女登帝位。”

舜让于德不怿。⒀正月上日,⒁舜受终于文祖。文祖者,尧大祖也。[一五]

注①集解郑玄曰:“言汝诸侯之中有能顺事用天命者,入处我位,统治天子之事者乎?”正义孔安国云:“尧年十六,以唐侯升为天子,在位七十载,时八十六,老将求代也。”
注②正义四岳皆云,鄙俚无德,若便行天子事,是辱帝位。言己等不堪也。
注③集解孔安国曰:“无妻曰矜。”正义矜,古顽反。
注④集解孔安国曰:“不至于奸恶。”正义烝,之升反,进也。言父顽,母嚚,弟傲,舜皆和以孝,进之于善,不至于奸恶也。
注⑤正义欲以二女试舜,观其理家之道也。
注⑥正义妻音七计反。二女,娥皇、女英也。娥皇无子,女英生商均。舜升天子,娥皇为后,女英为妃。
注⑦正义视其为德行于二女,以理家而观国也。
注⑧集解孔安国曰:“舜所居妫水之汭。”索隐列女传云二女长曰娥皇,次曰女英。系本作“女莹”。大戴礼作“女匽”。皇甫谧云:“妫水在河东虞乡县历山西。汭,水涯也,犹洛汭、渭汭然也。”正义饬音□。下音胡亚反。汭音芮。
舜能整齐二女以义理,下二女之心于妫汭,使行妇道于虞氏也。括地志云:“妫汭水源出蒲州河东南山。许慎云:‘水涯曰汭。’案:地记云‘河东郡青山东山中有二泉,下南流者妫水,北流者汭水。二水异源,合流出谷,西注河。妫水北曰汭也’。又云‘河东县二里故蒲膎城,舜所都也。城中有舜庙,城外有舜宅及二妃坛’。”
注⑨集解郑玄曰:“五典,五教也。盖试以司徒之职。”
注⑩集解马融曰:“四门,四方之门。诸侯髃臣朝者,舜宾迎之,皆有美德也。”
注⑾索隐尚书云“纳于大麓”,谷梁传云“林属于山曰麓”,是山足曰麓,故此以为入山林不迷。孔氏以麓训录,言令舜大录万几之政,与此不同。
注⑿集解郑玄曰:“三年者,宾四门之后三年也。”
注⒀集解徐广曰:“音亦。今文尚书作‘不怡’。怡,怿也。”索隐古文作“不嗣”,今文作“不怡”,怡即怿也。谓辞让于德不堪,所以心意不悦怿也。
俗本作“泽”,误尔,亦当为“怿”。
注⒁集解马融曰:“上日,朔日也。”正义郑玄云:“帝王易代,莫不改正。
尧正建丑,舜正建子,此时未改,故依尧正月上日也。”
注⒂集解郑玄曰:“文祖者,五府之大名,犹周之明堂。”索隐尚书帝命验曰:“五府,五帝之庙。苍曰灵府,赤曰文祖,黄曰神斗,白曰显纪,黑曰玄矩唐虞谓之五府,夏谓世室,殷谓重屋,周谓明堂,皆祀五帝之所也。”正义舜受尧终帝之事于文祖也。尚书帝命验云:“帝者承天立五府,以尊天重象也。五府者,黄曰神斗。” 注云:“唐虞谓之天府,夏谓之世室,殷谓之重屋,周谓之明堂,皆祀五帝之所也。文祖者,赤帝熛怒之府,名曰文祖。火精光明,文章之祖,故谓之文祖。周曰明堂。神斗者,黄帝含枢纽之府,名曰神斗。斗,主也。土精澄静,四行之主,故谓之神斗。周曰太室。显纪者,白帝招拒之府,名显纪。纪,法也。金精断割万物,故谓之显纪周曰总章。玄矩者,黑帝汁光纪之府,名曰玄矩。矩,法也。水精玄味,能权轻重,故谓之玄矩。周曰玄堂。灵府者,苍帝灵威仰之府,名曰灵府。周曰青阳。”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免费法律咨询 在线提交,三十分钟内百分百回复!
中国法律网 版权所有 邮箱:service@5Law.cn 建议使用:1024x768分辨率,16位以上颜色 | 京ICP备2023040428号-1联系我们 有事点这里    [切换城市▲] 公司法
400-8919-913 工作日:9:00-18:00
周 六:9:00-12:00

法律咨询5分钟内回复
请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闭

关注网站CEO微信,与CEO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