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律网
法律通行证: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律师加盟热线:400-8919-913   律信通 律信通  
律师
公众 咨询 贴吧
律信通 案件委托
频道 房产 婚姻 交通事故 保险 建设工程 劳动
留学
公司 合同 刑事辩护 医疗 知识产权 工商
新闻 宽频 文书 常识 案例
法规 专题 杂志 百科 论文
查找全国各地律师: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点击各城市名拼音首字母查找律师 公众找律师,信赖律信通!律师做宣传,首选律信通!
公检法司
频道直达: 法界新闻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司法 | 工商 | 税务 | 质检 | 聚焦国土 | 矿山与安全
公检法司
社会新闻 世间百态 人间冷暖 大千世界 权益保护 婚姻家庭劳动保障 经济纠纷
当前位置: 主页 > 法制新闻 > 劳动保障 >

标准工时设定

时间:2012-07-27 20:35来源:火烧木 作者:我为楚狂 中国法律网

1 标准时间的起源和定义

标准时间的概念来源于泰勒的“公平的一天工作量”(a fair day’s work)的理论。

标准时间的定义是:“在适宜的操作条件下,用最合适的方法,以普通熟练工人的正常速度完成标准作业所需的劳动时间”。

对概念的理解: "“适宜的操作条件”、“最合适的操作方法”:是指通过方法研究后,所确定的操作条件与操作方法 "“普通熟练工人”、“正常速度”:意味着标准时间是适合大多数作业者的时间 "“标准作业”:是标准时间的依据,是时间研究的结果。

标准时间的特性可理解为: "客观性 对应于某一标准化了的作业操作(通过方法研究),标准时间是不以人们的意志而转移的客观存在的一个量值。

"可测性 只要将作业标准化了,就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对操作进行测定(如秒表测时、工作抽样、PTS技术等),以确定标准时间的量值。

"适用性 因为标准时间是普通工人以正常速度能完成某项作业的劳动标准时间,不强调过分先进或十分敏捷的动作完成某项操作,所以它应该是易于被大多数人所接受的。

2 标准时间的意义和用途

标准时间是时间研究的基准。凡欲对某一领域、某一过程的时间序列进行科学的分析研究,都不可避免地要确立相应的标准时间,非此则无法进行比较、分析、定量的考察。

标准时间就企业经营管理范围来说,它可应用于:

"计划工作 (编制生产作业计划、估算成本、确定销售价格、工序平衡计算设备需要量、和职工定员、确定工作者一天的工作量)

"日常管理 (对生产和工作状况的监督指导、预算控制、成本管理、研究和改进工作方法、提高设备利用率以及对工人进行操作训练)

"进行评价 (对职业方法进行研究比较、改进或选择;生产设备和工艺准备的设计与选择;对工作者进行评比)

"测定劳动生产率,研究和指定工作标准及其他标准

3 制定标准时间的方法

(1)经验判断法(估工)

由定额员(或估工小组)根据产品的设计图纸、工艺规程或产品实物,考虑到使用的设备、工装、原材料以及其它生产技术、组织条件,凭生产实践经验估算出工时消耗而制定定额的方法。此法简便易行,但误差较大。

(2)历史记录法(统计分析法)

历史记录法以记工单、打工卡记录为凭证,根据过去生产的同类型产品或零件、工序的实耗工时或产品的原始记录和统计资料,来推断同等内容的时间标准。其不足之处在于标准时间中包括其他工作时间、私事延迟等。因此,统计资料数据往往比实际操作时间多,且变化很大,虽然此法比经验判断法更具科学性,但仍不能作为计算成本等的可靠依据。

(3)时间研究

它是在方法研究基础上,对生产时间、辅助时间等加以分析研究,以求减少和避免出现在制造业中的无效时间及制定标准时间而进行的测定工作。即直接或间接观测工作者的操作,记录工时,并加上评比和宽放,或利用实现分析好的时间标准加以合成,而得标准时间。

4 标准时间的构成

标准时间=正常时间+宽放时间

标准时间=正常时间×(1+宽放率)

正常时间=观测时间×评比系数

评比因素研究

评比是一种判断或评价的技术,其目的在于把实际操作时间调整到“平均工人”的“正常速度”的基础上来。但平均工人和正常速度都是理想中的概念,除了时间研究人员的主观判断外,并没有十分准确的客观标准,故必须用评比的方法进行调整。

评比的方法以平准化法应用最广。平准化法首先由美国西屋电气公司所提倡,故亦称为西屋法。此法是将熟练、努力、工作环境和一致性四者作为衡量工作的主要评比因素。每个评比因素再分超佳或理想、优、良、平均、可、欠佳等六个高低程度的等级。

(1)熟练系数

熟练是对某一特定工作方法掌握程度的反映。熟练程度分为六个等级,对这项评比因素的主要评价标准如下:

①超佳 熟练程度换高,动作犹如机器作业,迅速而衔接圆滑。

②优 十分有效地使用机器设备,对工作高度适应,工作顺序相当正确,不需检查、核对。

③良 非常熟练,几乎不需指导,动作迅速而稳定。

④平均 对工作熟悉,工作成果良好,对工作有信心,速度稍缓慢。

⑤可 对机器设备的用途相当熟悉,对工作末具有充分的信心,不适宜长时间的工作,偶尔发生失误。

⑧欠佳 对工作未能熟习,动作笨手笨脚,不具有工作的适应性,工作犹豫、无信心,常失败。

(2) 努力系数

努力是指操作者工作时对提高效率在主观意志上的表现。亦分成六个等级。努力的评价:你看劳动诉讼与劳动仲裁的不同

①超佳 很卖力地工作,甚至忽视健康。

②优 动作熟练而快,工作方法有系统,对改进工作很热心。

③良 工作有节奏,有兴趣且负责,乐意接受建议,工作场地布置井然有序,工具使用适当。

④平均 自己拟订工作计划,工作上有良好的安排,按良好的工作方法进行工作,虽然接受建议但不实施,显得有些保守。

(3)工作环境

工作环境因素虽不直接影响操作,但对操作者产生影响。例如,劳动仲裁诉讼。在20℃和在35℃工作环境里工作,肯定是不一样的。工作环境系数亦分为六个等级。

(4)一致性

一致性是指操作者在同种操作的周期上时值的差异程度。如同一工作单元的观测时间经常相同,其一致性当然最为理想,但往往由于受不良的材料、刃具的磨损、操作者的熟练程度和努力程度以及其他外来单元的影响,而常呈现离散分布状态。一致性亦分为六个等级。

工作环境与一致性的评价其评价的基准依各厂而异。在时间研究中如发现有恶劣的工作环境,应即刻中止测时,并加以改善。若将观测时间的异常值剔除,则可不对一致性进行评比。

例如评定的结果是:

熟练为 C2=+0.03

努力为 C1=+0.05

工作环境 D=0

一致性 E=- 0.02

合计为 0.06

则评定系数为1.06=106%

宽放研究

(1)私事宽放

私事宽放时间是维持工人正常而舒适地工作所需的时间,如喝水、上厕所、擦汗、做工间操等。一般说来,如工作环境在标准状态之下,一天8小时工作时间的私事宽放时间率约为5%,即24分钟。如工作环境不理想,且工作繁重,则私事宽放时间率应大于5%。

(2)疲劳宽放

不论是生理上的或心理上的疲劳,都会降低操作者的工作效率。疲劳宽放系数的决定方法,最普遍使用的是工作周期产量减低的分析法(这种产量减低的原因不是由于工作方法改变)。其公式如下:F=(T-t)/T*100%

式中

F——疲劳宽放系数

T——连续工作中末段的单位零件工作时间

t——连续工作中开始的单位零件工作时间

(3)迟延宽放

迟延有可避免的和不可避免的两种。这里研究的迟延宽放是专指不可避免的退延而言。这种延迟不是操作者的意志所能控制的,如操作中途被领导或管理人员询问情况或因其它干扰而停顿工作,因材料不规则而产生的工作迟延,及其他偶发原因(停电、清扫、整理、上润滑油等)产生的迟延。

设定宽放值的基本用意,就是在正常时间内加入足够的时值,使以正常速度操作的“平均工人”能合理地达到标准。宽放值习惯上以系数表示,使正常时间调整到符合实际标准的时间。此系数一般均以百分率表示:

宽放率(%)=(宽放时间/作业时间)×100%

宽放实例研讨

[例] 加工某种零件的各项实际消耗时间如下:

(1)正常周程时间

①基本操作时间:4.2分/件

②辅助作业时间:

正常周程时间合计:4.20十0.06=4.26分/件

(2)宽放时间

①保养时间:

工具借出与退还 10分/天

机器的清洁与加油 5分/天

冷却剂的补充 5分/天

小计: 20分/天

②工作的中断与迟延:

班长分派任务5分/天

机床调整 5分/天

合计 10分/天

③ 私事宽放时间: 24分/天

(3)宽放效率

作业时间=工作时间/天—宽放时间/天

工作时间=8小时=480分

宽放时间=24十10十20=54分

作业时间=480—54=426分

宽放率=宽放时间/正常周程时间

= 54/426=12.7%

标准时间=平均操作时间×评比系数十宽放时间

标淮时间=426×(1十12.7%)=480分/件

5 标准时间与工时定额

工时消耗构成如下图所示:

1. 定额时间

指在正常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工人为完成一定量的工作所必须消耗的时间。它由以下四部分组成:

?作业时间(T作)

?布置工作地时间(T布)

?休息和生理需要的时间(T休)

?准备与结束时间(T准)

(1)作业时间

直接用于生产产品,完成工序中各项操作所必须消耗的时间。它是定额时间中主要的部分,其时间消耗的长短与加工批量大小成正比。

作业时间按其所用不同又可分为:

?基本作业时间(T基):指实现基本操作,直接作用于劳动对象并改变对象的尺寸、现状、性质、组合、外表等所消耗的时间,如切削加工时间。基本作业时间按照完成基本操作的方式,事实上招用童工的处罚。又可分为:① 机动的基本时间——用机器设备自动完成基本工艺的时间;② 机手并动的基本时间——由人工直接操作机器完成基本工艺的时间(如用电钻等);③ 手动的基本时间——完全由工人手工操作完成基本工艺的时间(如锉工件等)

?辅助作业时间(T辅):工人为保证完成基本工艺而执行的各种辅助性动作所消耗的时间。如测量工件、调整机床、机械手的自动卸料等的时间。在基本作业时间是机动某些情况下,可能出现辅助操作与基本操作同时进行,在这种情况下,这部分交叉时间不应记入定额时间内。

(2)布置工作地时间

指工人在工作班中用于照看和保持工作地的正常状态所必须消耗的时间。根据不同形式它又可分为组织性与技术性两种。

?组织性布置工作地时间(T组布):是用于轮班开始和终了的准备和结束工作,以及交接班工作消耗的工时,它随着轮班而重复出现,如打扫工作地、填写记录、擦机床等。

?技术性布置工作地时间(T技布):是指在工作班中间,由于技术上的需要,为维持技术装备的正常工作状态而用于照管工作地的时间,如更换刀刃、清楚切削、校正刀锯和调整设备等。 T技布时间的长短和基本时间成正比。

(3)休息和生理需要时间(T休)

这类时间与劳动性质、劳动条件、劳动强度等的不同而相应地作出适当的规定。

(4)准备与结束时间(T准)

工人在工作班内为完成一项生产任务,事先进行准备和事后结束工作所必须消耗的时间。如一批产品投入加工前,工人用于接受任务,熟悉图纸和工艺,领取材料和夹具、加工完后卸下工夹模具送回仓库,交验成品等。其特点是时间先后与批量大小无关而与批次有关。

2. 非定额时间(t)

在一个工作班内因停工而损失的时间,或执行非生产性工作所消耗的时间。非定额时间是不必要的时间消耗,在以往均未计入工时定额中。分为:

?停工时间(t停)——工人在工作班内,因某种原因而未能从事生产活动而损失的时间。又分为:(1)操作者原因造成的停工(t工停) 由于操作者违反劳动纪律使生产中断而造成的工时损失,如旷工、早退、离岗与人闲谈等;(2)非操作者原因造成的停工(t停) 由于企业内部和外部条件致使生产发生中断而损失的时间,如停电、停工开会等。

?非生产时间(t非)——这部分时间又可分为:(1)非工人造成的(t非工) 由于企业管理不善,使工人作了多余的操作,和从事与工人本职无关的工作而损失的时间。(2)工人造成的(t工) 由于工人违反操作规程和技术不熟练而造成的时间消耗,如废品工时,返修工时等。

3. 标准时间与工时定额的区别、联系

工时定额的侧重点是“规定一个额度”,所以即使同一作业,由于用途不同,可能有不同量值的定额值。

标准时间的侧重点在于指出规定条件下,按标准的操作方法进行工作时所消耗的时间,它对应于某一标准作业只有一个唯一的量值。基础IE的目的之一就是要用方法研究和时间研究去求得这一量值,只有这样,在制定各种工时定额时才有可靠的依据。因此标准时间与工时定额的联系在于:

(1)标准时间是制定工作定额的依据;

(2)工时定额是标准时间的结果。一般来讲“现行定额”往往就是标准时间,而“计划定额”与“目标定额”则与标准时间有一定的差异,当上级下达规定的工时定额指标时,有了标准时间就可以知道自己单位的标准时间与上级下达定额的差异,做到心中有数。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免费法律咨询 在线提交,三十分钟内百分百回复!
中国法律网 版权所有 邮箱:service@5Law.cn 建议使用:1024x768分辨率,16位以上颜色 | 京ICP备2023040428号-1联系我们 有事点这里    [切换城市▲] 公司法
400-8919-913 工作日:9:00-18:00
周 六:9:00-12:00

法律咨询5分钟内回复
请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闭

关注网站CEO微信,与CEO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