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微博上一个朋友说:"看看房屋中介的店铺数量,就知道房地产市场的利润有多高了!"小妖想到了一年前写过的一个文章《管窥房地产奸杀实体行业全过程》。 文中说,中国房地产是吹泡泡的行业。这个行业的人好吃不做--它吹高房子的价格,并以此来驱使着实体经济,使实体经济沦为它的丫鬟,沦为它的长工。除了吹泡泡,这个行业的人几乎什么也不干,对比一下http://www.5law.cn/info/minshang/goufang/goufangliucheng/2012/0117/114065.html。但却能享有实体行业最贵的劳动产品。 小妖喜欢逛街,喜欢漂亮衣服。可是现在工作了,反而买得少了。衣服太贵,比工资涨得快。但,衣服是随着房价往上涨的,是被房产业逼的。因为,衣服不是在露天广场上卖的,而是在门面房里卖的。 3年前,北京四环边的小营路的一个30平的门面房月租金是6000元。如果,把衣服的利润率定在50%,那么每月要卖元才能交得起房租,也就是每天要卖400元。如果想每月赚3000元,每月就得至少卖元,也就是每天卖600元。店主一个月赚了9000元,但只有3000元是为自己的挣的,他为房地产打工的比例是66.7%。 现在,这间的门面房年租已经高达15万,合每月元。如果,还把衣服的利润率定在50%,那么,为付得起房租,每月要卖元,也就是每天要卖833元。如果,每月赚4000元(物价水平提高了),每月就至少卖元,也就是每天1100元。店主每月赚了元,但只有4000元是自己的,他为房地产打工的比例是75.6%,比三年前增加8.9%。 房租涨了一倍多。去年还可以每月赚三千元。但是,涨了房租之后,如果还按照原来的定价和原来的劳动强度,那么店主就会每月倒贴233元。于是,店主不干了,回家种地去了。 门面房,第二天就租出去了,租客是"…房屋中介公司999号店"。 15万的房租,实体行业是付不起的,付的起的只有房地产业了--因为他们是吹泡泡的行业。 街上不再是美丽的衣服,街上不再是诱人的菜香。街上只剩下房产公司的自弹自唱,这样的城市,多没趣味呀。如果再有些被黑房屋中介黑钱的人在他们店门口骂,那种景象,呃。 大家来随手拍照吧。拍拍自己经常走过的街区房产中介,看看房产中介店面的密集度。再评出房产中介数量巨大的几个最牛街区,看看这些最牛的街区会有多少家房产中介。 小妖曾在回龙观新龙城那边工作过,大概两站地的距离,房产中介的数量是18家,占到所有店的50%以上!房产中介,霸占这么多店面,真TM有钱。 最后大家就会发现那个微友的话是多么在理了--看看房屋中介的店铺数量,就知道房地产市场的利润有多高了。 (注:下图是微友拍的。大家一起跟进。)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