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律网
法律通行证: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律师加盟热线:400-8919-913   律信通 律信通  
律师
公众 咨询 贴吧
律信通 案件委托
频道 房产 婚姻 交通事故 保险 建设工程 劳动
留学
公司 合同 刑事辩护 医疗 知识产权 工商
新闻 宽频 文书 常识 案例
法规 专题 杂志 百科 论文
查找全国各地律师: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点击各城市名拼音首字母查找律师 公众找律师,信赖律信通!律师做宣传,首选律信通!
公检法司
频道直达: 法界新闻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司法 | 工商 | 税务 | 质检 | 聚焦国土 | 矿山与安全
公检法司
土地法规
当前位置: 主页 > 民商 > 土地 > 土地法规 >

医疗事故的鉴定和赔偿

时间:2012-01-02 12:27来源:太阳花开 作者:云上星境 中国法律网

一,的概念

按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事故(medical malpractice)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人身损害的事故.与旧的《医疗事故处理办法》相比,医疗事故的门槛大大降低了.按《办法》规定,后果要达到死亡,残废,组织器官损伤导致功能障碍的,方能构成医疗事故,许多就是因为后果不及这个规定的程度,不能定为事故.按现在的规定,后果只须达到"人身损害"即可.按处理医疗事故的行政法规的规定,无论是旧的《办法》还是新的《条例》,均规定:是医疗事故,承担相应责任,不是医疗事故就不承担任何责任了.可见,定性为医疗事故或不定性为医疗事故有本质的区别.

二,医疗事故的责任

包括三个方面,即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及刑事责任,下面分别加以介绍.

1.行政责任(administrative liability):医疗事故的行政责任主要表现为行政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规定,行政处罚的种类你看合肥公交有: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行政拘留;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新的《条例》第六章罚则对违反《条例》的行为规定了具体的行政处罚方法.

2.民事责任(civil liability):医疗事故民事责任性质,历来有不同看法,归结起来有二种,即合同责任和非合同责任.主张合同责任者认为,病人到医院就诊,首先办理挂号,并由医院受理挂号,这样一个过程就是一个医疗契约的成立,病人按要求交纳费用,医生则为病人提供医疗服务,这是双方当事人在意思表示一致的情况下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医生的义务在于尽可能地为病人提供最好的医疗服务,医生并非对未能治愈病人负责,而是对他在治疗过程中采取的方法,提供医疗服务的谨慎程度负责,因此,医生如果违背了注意义务,由于自己的粗心而造成病人人身伤害,说明他违反了合同义务,因此应承担违约责任.大陆法系的许多国家是以合同关系追究医疗责任的,如德国,瑞典,奥地利,希腊,法国,比利时,意大利等国.

3.刑事责任(criminal liability):新刑法第六章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第五节危害公共卫生罪第335条规定了医疗责任事故罪:医务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这是我国刑法首次将医疗事故犯罪规定为一种独立的犯罪.有人对该罪的构成提出了看法,认为:①"医务人员"是指医院内与医务工作有关人员,包括医,护,药及后勤,行政管理人员,而不仅限于医生和护士.②"严重不负责任"是指犯罪行为主观方面是出于重大过失而不是一般过失.所谓重大过失是指行为人只需给予一般的注意就能预见不良后果或避免不良后果发生,而行为人因严重疏忽或过于草率,连这种一般的注意也未作到.③犯罪的客观方面是指医务人员在医疗工作中严重违反规章制度,极端不负责任的失职行为.说到此,这其中有一个罪与非罪的界线问题,"严重不负责任"严重到什么程度定为医疗事故犯罪 在实践中如何加以掌握 值得探讨.④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是指医疗事故犯罪的后果.造成就诊人死亡应无疑问,"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应如何理解和执行 所谓"严重",有人认为,应当理解为重伤,是指对于人身健康的重大伤害(见新刑法第95条),不宜把医疗事故犯罪扩大到轻伤.

《条例》第六章罚则也规定了一些与刑法相衔接的条款,第53条规定,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收受他人财物或者其他利益,滥用权力,玩忽职守,或者发现违法行为不予查处,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照刑法关于受贿罪,滥用职权罪,玩忽职守罪或者其他有关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57条规定,参加技术鉴定的人员,接受当事双方或一方的财物或者其他利益,出具虚假鉴定书,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照刑法有关受贿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59条特别对以医疗事故为由,寻衅滋事,抢夺病历,扰乱医院正常医疗秩序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人,依照刑法关于扰乱社会秩序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责任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三,医疗事故的鉴定

《办法》自1987年颁布实施,医疗事故处理由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由"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听听购房须知会"负责鉴定.大约在90年代初,中期,法院开始委托法医鉴定医疗事故,自此,法医鉴定与"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这两种鉴定并存.对这两种鉴定,社会各界有不同看法和评价,褒贬不一,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法医鉴定是受法院委托,为审判服务,属于司法鉴定,由于法院审理医疗纠纷依据的是民法,着眼点是赔偿,委托鉴定的目的不同于服务于行政处理的"鉴定委员会"鉴定.鉴定委员会鉴定是一种定性鉴定,即对是否是医疗事故作出定性结论,以为医疗事故的行政处理服务.法医鉴定被称为因果关系鉴定,或过失鉴定,是因为法院审理医疗事故着眼于赔偿,按照"过失赔偿原则",法院关心的是有无过失,并不理会是不是事故,委托法医鉴定的事由就是这两项,法医也只鉴定这两项:医疗中有无过失 过失和后果之间有无因果关系 而"鉴定委员会"鉴定是就事件是否构成医疗事故做出结论,按照规定,定性为事故的,承担相应责任,不是医疗事故,不承担任何责任,因此,即使鉴定书中对医疗中的过失有所描述,也因为不属医疗事故,不构成赔偿责任.正是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医疗诉讼中,法官多委托法医进行鉴定,或者,在两种鉴定共存时,喜欢采信法医鉴定.

新《条例》已于2002年9月1日起实施,针对旧的《办法》存在的问题,新《条例》有一系列重大改变,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对医疗事故定义作了修改,《条例》第二条规定: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比较过去的规定,要达到"死亡,残废,组织器官损伤导致功能障碍的"才能构成事故,《条例》之"人身损害"规定,使得进入医疗事故的门槛大大降低了,降低了医疗事故门槛,就是扩大了赔偿面,有利于保护病人利益.其次,在鉴定程序上作了重大改变:第一,鉴定由各地医学会负责,一改过去由卫生行政机关管理的传统;第二,建立专家库,即专家名册制,所有参与鉴定的专家均要进入名册,必须是在册的专家才有资格参加医疗事故鉴定,不在册,就不能参与事故鉴定;第三,医患双方在医学会主持下从专家库中随机抽取专家,组成"专家鉴定组"进行鉴定;第四,规定了鉴定时限,《条例》第29条规定,负责鉴定的医学会自接到当事人提交的鉴定材料及答辩之日起45日内完成鉴定并出具鉴定书.

共2页: 上一页 1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免费法律咨询 在线提交,三十分钟内百分百回复!
中国法律网 版权所有 邮箱:service@5Law.cn 建议使用:1024x768分辨率,16位以上颜色 | 京ICP备2023040428号-1联系我们 有事点这里    [切换城市▲] 公司法
400-8919-913 工作日:9:00-18:00
周 六:9:00-12:00

法律咨询5分钟内回复
请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闭

关注网站CEO微信,与CEO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