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律网
法律通行证: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律师加盟热线:400-8919-913   律信通 律信通  
律师
公众 咨询 贴吧
律信通 案件委托
频道 房产 婚姻 交通事故 保险 建设工程 劳动
留学
公司 合同 刑事辩护 医疗 知识产权 工商
新闻 宽频 文书 常识 案例
法规 专题 杂志 百科 论文
查找全国各地律师: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点击各城市名拼音首字母查找律师 公众找律师,信赖律信通!律师做宣传,首选律信通!
公检法司
频道直达: 法界新闻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司法 | 工商 | 税务 | 质检 | 聚焦国土 | 矿山与安全
公检法司
土地法规
当前位置: 主页 > 民商 > 土地 > 土地法规 >

中国土地资料状况?

时间:2012-01-31 23:58来源:疯狂恶蛆 作者:职业理财师 中国法律网
各地区土地保护状况及土地资源的保护

土地资源保护是通过法律的、行政的和科学技术等手段,保护土地资源不受破坏的工作。土地资源保护的根本措施是植树造林,对已开发利用的土地资源,要坚持因地制宜、合理耕种、保护培养,并要节约用地,要防治土地沙化、盐碱化;对已开垦的土地,如山地、海涂等必须进行综合调查研究,做出全面安排和统筹规划,使海涂得到合理的开发和利用。

  近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土地问题,把土地资源定位为参与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下发后,特别是《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进一步明确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的责任文件精神,明确各级政府是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的第一责任人。各级地方政府和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加大了对《土地管理法》的宣传和实施力度,执法部门也加大了对违法用地的查处力度,对农村土地管理尤其是耕地保护作出了巨大努力。在农村中,违法用地,乱占、滥用耕地建房的现象虽然得到了有效遏制,农民建房也正在走上依法管理的道路。但是,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观念的逐渐变化,特别是在中央惠农政策的大环境下,农村农民住宅建设空前活跃,由于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不尽相同,导致目前农民建房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破坏、闲置浪费耕地现象随之大量出现,现结合我县实际将村庄建设用地情况汇报如下:

  一、农村居民点用地状况

  (一)基本情况和主要做法

  我县共有215个行政村,24个居委会,农村居民点2722个,面积.8亩,多年来该县在村庄用地管理方面主要做法有:

  1、强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控制作用

  村庄和集镇规划的编制必须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各类用地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不符合规划的用地项目不予受理或审批。

  2、做好村庄定界工作

  完善村庄定界,划定村庄用地范围,控制村庄用地规模。

  (二)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县在村庄用地管理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规划滞后,造成村庄布局散乱

  长期来,村庄和集镇建设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农村村民建房布局极不合理。路修到那里,房就建到那里的“马路经济”现象随处可见。农村居民点遍布各个角落,农户居住极为散乱。有的自然村目前只有十几户人家居住,但四周却留有几亩到十几亩的宅基地不等,大量土地被闲置,土地利用效率低。由于村庄分布散乱和经济条件的限制,房屋座落参差不齐,不仅给农村居民生产生活带来不便,而且也影响了村容村貌。

  2、管理不到位,宅基地严重超标、一户多宅现象突出

  由于农民的土地优患意识不强,不能充分利用村内空闲地、废弃地建房,而是盲目向村外耕地扩张。在各个行政村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未批先建、少批多建以及一户多宅、房屋空置现象。由于我县实行“宅田合一”制度,造成宅基调整困难,供需矛盾突出,据粗略统计,我县村庄用地未批已用占农村居民点用地的2.8%。

  3、现行法律法规难以执行

  现行法律法规对农民建房违法行为的处罚,只能拆除,不能没收,也不能作其它处理。相比看土地。国土资源部门处于拆不是,不拆也不是的两难境地,土地行政处罚决定书难以执行到位。

  二、农村居民点复垦整理情况

  (一)农村居民点复垦整理基本情况

  新法实施以来,我县共实施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项目17个,投入治理资金402.37万元,建设总规模175.4公顷(2631亩),整理为农用地161.2公顷(2418亩),其中新增耕地面积129.7988公顷(1946.98亩)。

  (二)农村居民点复垦整理资金来源及主要做法

  近年来,我县通过土地招拍挂出让金、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耕地开垦费和耕地占用税的收取,每年都有大量的土地有偿使用税费收入,我们从这些税费收入中专门拿出一部分资金用于农村居民点的复垦整理。另外,我们采取市场化的运作方式、多元化筹集资金,吸收了大量的投资企业和个人的资金用于复垦整理。此外再加上乡镇、村的配套资金,确保了我县的村庄复垦整理的资金所需。

  在村庄复垦整理过程中,我们按照“规划先行、政策引导、统筹协调、农民自愿、多元投资”的原则,扎实有效、积极稳妥推进村庄复垦整理。在开展该项工作中我们做到“三个坚持”、“三个结合”和“四个加强”。“三个坚持”即一是坚持高标准规划选址,二是坚持公开透明招标,三是坚持严格的监督检查。“三个结合”即把村庄复垦整理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与“村村通”道路工程结合起来,与“生态农业”建设结合起来。“四个加强”即一是加强岗位责任制,二是加强质量管理,聘请有资质的监理单位进行监理,三是加强复垦整理资金管理与使用,四是加强综合协调能力,与项目所在地的群众多多沟通,取得支持,确保项目顺利开展。

  (三)农村居民点复垦整理取得的成效

  村庄复垦整理不仅实现了全县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为我县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土地保障,而且有效改善了全县的生态环境,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多赢。看着国家土地管理法。最为重要的是扎实推进了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四)农村居民点复垦整理存在的问题

  1、农民自发作为复垦主体的利益得不到保障

  原土地使用者或其他农民自发复垦是目前农村荒旧宅基地复垦的主要形式。有关法规规定了“谁复垦,谁受益”的原则。但是这并不能够保证农民作为复垦主体的利益。原因在于,荒旧宅基地的土地所有权属于集体,农民自发复垦荒旧宅基地所得来的土地并不同于农民的责任田,利益不能得到法律保护,农民的自发复垦实际上是在集体组织的默认下取得了该土地的实际占有状态。由于这种占有仅仅是一种事实而尚未形成法律上的权利,加上我国占有制度的不完善,在此情况下,若土地所有者主张权利,那么耕地的占有人就会因缺乏法律依据而处于被动和不利地位,甚至有可能使其投入土地改造中的资金和劳动顷该间化为乌有。而这无疑会影响和制约农民对原有或其他宅基地复垦整理为耕地的积极性和投入力度。

  2、在复垦整理时,对农村居民点上的附属物拆迁比较困难,部分拆迁群众有故土难离的思想,有的群众宁愿在废弃宅基地上植树,也不愿意让废弃宅基地复垦整理成为耕地。

  3、在复垦整理项目完成后,新增耕地的质量不高、肥力不强、管护不力。

  三、节约集约利用、加强村庄用地管理、加快新农村建设及村庄复垦整理的建议

  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贯彻节约集约用地方针,充分发挥国土部门职能作用。加快土地规划修编,深化征地制度改革,切实保护耕地,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着力在集体建设用地、农民建房、旧村改造工作中有所创新和突破,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有效的政策引导。

  (一)制定并严格执行科学的村庄建设规划

  首先,在制定村庄建设规划的过程中,必须以“科学、实用”为原则,以“居住合理、节约用地”为目的,以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建设规划为基准,同时还必须考虑经济社会发展对土地需求的情况。其次,在执行规划的过程中,必须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多种手段,严格执行规划指标,对不符合规划的建房一律不批准,对违反规划的建房该拆除的坚决予以拆除,严格按照规划执行。再次,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坚决执行一户一宅的标准,杜绝一户多宅,严禁超标占用宅基地,对于移地新建户,其旧宅基地应由集体及时收回另作安排。

  (二)新农村建设与村庄改造相结合

  对村庄进行改造,最新土地法修改。必须与当前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必须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积极引导,科学规划,分步实施。首先应加强村庄布点规划,推进新农村建设工程,逐步调整村庄布局,规划审批后要严格执行;其次要加强宅基地复垦整理,通过村庄搬迁、撤并的方法把那些规模较小、自然村多、居住分散的村集中到居民点,形成中心村,促进村居住宅向中心村、中心镇集中。

  (三)积极推行土地置换政策

  为了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实现资源的最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符合村庄建设详细规划的前提下,应对那些位置分散的闲置地和低利用价值地,进行土地置换、盘活利用。同时把土地置换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让土地置换成为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

  (四)建立农村宅基地有偿使用和转让制度,并对新增宅基地进行严格的审批

  虽然20世纪90年代初期在部分地区实行的宅基地有偿使用制度因诸多原因而终止,但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整体环境的逐渐成熟和完善,农村宅基地的有偿使用和转让制度的实施也有了保障。在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试点的基础上,应积极推广更为完善的农村宅基地有偿使用和转让制度。即农村宅基地资源的配置应以市场化为取向,逐步实施有偿使用制度。既要考虑到社会经主义市场济规律和现代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框架特点,又要考虑到农村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的不一致和农民负担是否过重。另外在实行宅基地有偿使用和转让制度的同时,还必须对新增宅基地实行更为严格的审批制度,防止无故迁址,一户多宅,建“子孙房”等现象的发生。堵住荒旧宅基地增长的源头,以免出现一边复垦,一边荒废的现象。

  (五)加强乡镇国土资源所建设

  乡镇国土资源所建设是提高农村土地管理效率的基础。面对新农村建设对土地管理的新要求,国土资源部门应切实转变职能,按照统一模式、统一规格、统一工作职责的要求切实推进基层国土资源所的硬件建设。上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对乡镇国土资源所的建设要下达建设任务和标准,逐步完善规章制度,改善基层所的工作环境。

  (六)坚持依法行政,严格执行国土资源法律法规

  乡镇国土资源所要及时向村民公示建房用地申请审批条件,对违反法律法规以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坚决不予报批。简化建房用地申请材料和审批环节,乡镇国土资源所可以联合所在乡镇其他职能部门集体会审用地申请事项。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采取上门服务,坚持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的原则,为农民节省时间,让他们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农业生产中去。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免费法律咨询 在线提交,三十分钟内百分百回复!
中国法律网 版权所有 邮箱:service@5Law.cn 建议使用:1024x768分辨率,16位以上颜色 | 京ICP备2023040428号-1联系我们 有事点这里    [切换城市▲] 公司法
400-8919-913 工作日:9:00-18:00
周 六:9:00-12:00

法律咨询5分钟内回复
请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闭

关注网站CEO微信,与CEO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