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律网
法律通行证: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律师加盟热线:400-8919-913   律信通 律信通  
律师
公众 咨询 贴吧
律信通 案件委托
频道 房产 婚姻 交通事故 保险 建设工程 劳动
留学
公司 合同 刑事辩护 医疗 知识产权 工商
新闻 宽频 文书 常识 案例
法规 专题 杂志 百科 论文
查找全国各地律师: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点击各城市名拼音首字母查找律师 公众找律师,信赖律信通!律师做宣传,首选律信通!
公检法司
频道直达: 法界新闻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司法 | 工商 | 税务 | 质检 | 聚焦国土 | 矿山与安全
公检法司
土地法规
当前位置: 主页 > 民商 > 土地 > 土地法规 >

为什么只有土地公,没有土地婆

时间:2012-02-01 09:05来源:yanhbj925 作者:如影随风 中国法律网
土地公又称福德正神,是我国民间普遍信仰的神。土地庙虽然只是修建在田边路旁,像个小鸽笼,但它却是台湾神庙中最多的一种神庙。
  关于土地公,民间有许多传说。有人说他生前是个为民除害而自己不境身死的人,死后上天封他为土地神。有的说他是周朝的收税官,名叫张福德,为人公正,体恤百姓疾苦,做了很多有利于百姓的善事。他死后,继任的税官横征暴敛,人民苦不堪言。百姓怀念张福德的好处,为他建庙祭祀,尊他为福德正神。又有人说他是古代的大善人唐肃,生前常以自己的财物救济贫民,而他自己的家财并未因此而减少。他死后被尊为土地公。农村土地管理法。后人认为土地公的财产是由天上源源而来,用之不尽。因此,今天社会上有许多做生意的,每逢农历初一、十五,(或初二、十六)必定要去祭祀土地公,以祈求平安发财。
  虽然田头田尾的土地庙内都有土地公,也配祀福德夫人,但一般人很少拜土地妈(即土地婆)。传说土地公分财产给人间时,土地妈极力反对。她担心把财产平分给人间,自己会受穷。她知道,如果穷了就没钱买好饭吃,没钱买好衣穿,人们瞧不起,甚至等将来嫁女儿时连轿夫也雇不到。据说因为她反对把财产平分给人间,导致了社会上贫富悬殊。所以人们就再也不拜她了。

土地婆是有的.只不过在家看孙子而已.

有啊,不是叫土地婆 ...一般是叫土地婆婆.山神什么的

有土地婆的……

以前重男轻女。。。。。。。。。。。。

有,土地婆在家不出来.

呵呵,有的,回去问老人吧!不一定都知道。我不方便说。有男必有女。

有啊!

打住!....!土地公,土地婆 都是有的,只是一般说土地公的比较多,而土地婆很少说,很多乡村小庙里都有土地公,土地婆 。

土地婆 ...一般是叫土地婆婆

一般是叫土地婆婆


土地婆是有的
据文锦堂家传古籍堪舆书记载:自东晋以後,随着封建国家从中央到基层的官僚制度的逐渐完善,土地神也演变成为在道教神阶中也逐渐等级化,退变细化为管理本乡本土的最低级的小神。如上回提到的《搜神记》卷五称广陵人蒋子文因追贼而死。后蒋子文死后化身为土地神,并显灵於道说:“我当为此土地神,以福尔下民”。这里所指的“福尔下民”,就是指保佑本乡本土家宅平安,添丁进口,六畜兴旺,并且为百姓主持公道。古时人们把延续香火当成家族中的一件大事,因而人们对土地公与土地婆推崇备至,经常到土地庙祭拜,祈求土地公与土地婆送子送福。如果一家人在过去的一年有添丁的,那么就要在第二年春节期间抬着土地公与土地婆的神像游村,一方面表达添丁之喜,二来答谢土地公与土地婆对自己家的恩赐。此外,在民间,除了游神外,在元宵那天还会摆点灯酒。因“丁”的谐音,“点灯”有“添丁”之意,故摆点灯酒来庆贺。

  但也有另外一种说法认为土地公与土地婆是掌管地府行政的,除了保护乡里安宁平静,同时隶属于城隍之下,掌管乡里死者的户籍。在汉族许多地区有一个这样的习俗,每个人出生都有“庙王土地”——即所属的土地庙,类似于每个人的籍贯。一个人去世之后,道士做超度仪式时,都会去其所属土地庙作祭祀活动。或者是新死之人的家属,到土地神庙,禀告死者姓名生辰等资料,以求土地神为死者引路。如潮汕地区有一种称为“报地头”的习俗。若是家中有人去世,必须到土地庙报丧。由村中长者持白灯笼,带领死者男性子孙穿孝服到地头神庙报死。到庙,长者上香后取出年庚帖,对着神像报告说:“生从地头来,死从地头去,时辰念给老爷知。”通过这种方式让死者到土地神那里报到,并由土地神引领其踏上轮回的道路。

我觉得神仙是不能结婚的!!

自开天后,巫妖并存之时;圣人言:巫管地,妖掌天。大巫后土以身化六道,置轮回于世间,造万世之功德。世人尊称后土娘娘。而后昊天上帝时因敬后土之名,故只设土地公,不设土地婆。

不是有土地婆吗?我看精卫填海里就有的啊

伍祥就是啊

有啊
有男有女

有的呀,可能你看的电视里没有吧.......

土地婆婆在家做饭呢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免费法律咨询 在线提交,三十分钟内百分百回复!
中国法律网 版权所有 邮箱:service@5Law.cn 建议使用:1024x768分辨率,16位以上颜色 | 京ICP备2023040428号-1联系我们 有事点这里    [切换城市▲] 公司法
400-8919-913 工作日:9:00-18:00
周 六:9:00-12:00

法律咨询5分钟内回复
请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闭

关注网站CEO微信,与CEO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