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实行的是浮动汇率制度。所谓浮动汇率制度,是指各国政府不再规定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的比价,让外汇汇率随外汇市场供求情况而波动的汇率制度。
汇率对一国的国际收支有直接影响,进而又影响国内生产、投资、价格等。因此,各国政府通过立法确定官方汇率或通过中央银行进行干预,运用使本国货币对外国货币降值或升值的手段来保护或扩张本国的经济利益。本国货币降值,可以增加本国商品出口,减少外国商品进口;本国货币升值,则会增加商品进口,减少商品出口。汇率变动还对资本流动、借债偿债、国内物价、就业、经济增长都有重大影响。
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利率和汇率等基础金融变量的波动会导致我国借用外债的单位面临汇率风险和利率风险,增加财务成本。这主要包括汇率风险和利率风险。
外债的汇率风险是指对外举债因汇率波动而引起的损失。汇率风险是通过外债币种结构来传导的。由于外债从举债到偿债之间有一段时间,国际金融市场上的汇率变化莫测,看着 债权。因而汇率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根据汇率风险理论,外债币种结构单一的国家或地区所面临的汇率风险较大。我国外债主要集中于美元和日元,债务负担的风险分散没有很好地体现多元化原则,美元和日元的汇率变化可能造成债务风险,增加我国的债务负担。尤其是日元债务,因其所占比重偏高,而在我国的出口结汇中比重偏低,近年来日元汇率起伏跌宕,不确定性增加,使我国外债承受了较大的汇率风险。例如,1990年至1992年的3年间,我国共偿还日本政府贷款161.7亿日元,若按日元对美元145:1计算,折合1.1亿美元,比按借款时汇率折合的0.7亿美元多支付 0.4亿美元,债务负担增加了0.6倍。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