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律网
法律通行证: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律师加盟热线:400-8919-913   律信通 律信通  
律师
公众 咨询 贴吧
律信通 案件委托
频道 房产 婚姻 交通事故 保险 建设工程 劳动
留学
公司 合同 刑事辩护 医疗 知识产权 工商
新闻 宽频 文书 常识 案例
法规 专题 杂志 百科 论文
查找全国各地律师: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点击各城市名拼音首字母查找律师 公众找律师,信赖律信通!律师做宣传,首选律信通!
当前位置: 主页 > 法律专题 > 非法传销罪 >

[美容美体]NUSKIN和美国如新,是传销吗?不懂地说(11)

时间:2013-05-21 09:32来源:互联网 作者:admin 点击:
作者:xz7623 回复日期:2004-3-8 19:45:43 这是怎么回事啊, 好多地方都还在做啊??? 阅读旧报 国际新闻 体育新闻 实用新闻 晨报闲话 娱乐新闻 晨报热线 晨报财经 晨报闲情 文化新闻 晨报证券 上海新闻-民生 上海新


作者:xz7623 回复日期:2004-3-8 19:45:43

  这是怎么回事啊,
  好多地方都还在做啊???
  
   阅读旧报
  
   国际新闻
  体育新闻
  实用新闻
  晨报闲话
  娱乐新闻
  晨报热线
  晨报财经
  晨报闲情
  文化新闻
  晨报证券
  上海新闻-民生
  上海新闻-经济
  上海新闻--社会
  
  
   |晨报热线|
  
  
  "如新"销售业务内幕揭密---
  传销,在连锁店掩护下进行
  
  ------------------------------------------
    花510元购买其商品的人都可以成为“优惠顾客”,然后被培训成“业务代表”,每个“业务代表”又继续介绍朋友购买同样金额的商品后,他们的朋友又成为新的“优惠顾客”,再被培训成新的“业务代表”……以此方式层层发展,介绍的朋友和销售的金额越多,业绩就越大,提成也越多。日前晨报记者接到了读者来信,反映一家名为如新日用保健品有限公司的企业,以一种变相手段进行着传销活动。
    2003年伊始,晨报热线接到一位先生的电话,他称如新化妆品公司打电话邀请他加入其中,职位是“业务代表”,在听了公司有关介绍后,这位先生感觉到这家公司开展业务的手段和传销手法类似,于是他给晨报热线打来了电话。
    在读者的介绍下,记者以求职的状态顺利进入如新公司,聆听了一堂神乎其神的业务介绍课。经过近20天的调查,掌握了其销售方式。
    记者调查:美国如新公司上海传销
  
    1月11日,在陕西南路某号一酒店公寓的3201室,不大的房间里聚集了近十个人,都在聚精会神地听着业务介绍。公司许小姐热情地对记者介绍起公司产品的情况和业务推广的计划。在许小姐的介绍中,记者了解到如新公司是一家美商公司,刚在中国大陆建立门店,公司主要经营一些生活用品和化妆用品。
    公司的业务展开方式是,只要你一次性购买“如新”产品510元,就可以成为公司的优惠顾客,如果本人愿意,可以向公司申请成为业务代表,同时也具备了推荐他人入公司的资格,具体步骤是:发展朋友购买510元的“如新”产品后成为优惠顾客,然后培训其成为业务代表,成为业务代表后的朋友再发展和培训他们的朋友,如此一层层往下发展朋友入会。
    “而且你们将是我们的首批业务代表,这就意味着你们是最上面的一批业务代表,以后发展的成员都将成为你们的下属。”许小姐殷勤地强调。
    “如新”承诺:参加传销迅速致富
  
    在介绍完“如新”的产品后,许小姐像模像样地拿出纸和笔开始切入正题。她说,如新总公司在大陆地区建立了一系列的零售店、产品实验中心和生产基地,在华投资已经达到了6500万美元。目前在业务拓展阶段需要大量业务代表,上海开设出的30家门店就是业务代表们的培训基地,根据业务代表的发展速度,公司还会考虑在上海多开设连锁门店。
    对于业务代表们最关心的收入问题,许小姐表示公司有规定:业务代表的每月工资底薪为260元,只要做到8500元的最低业务量,就可以拿到相当于销售额10%的服务奖金和销售额5%的业务提成,如果每月做到12000元的业务量,业务提成可达5%,根据每个月销售额的不同,业务提成比例最高可以达到15%。当然每个月完成公司规定的销售指标只是业务代表职责的一个方面,业务代表的另一个职责就是帮助公司发展业务代表,发展一名朋友入会,身份就变为业务经理,视下属业务代表销售额的不同,可以拿到2.5%到5%的培训奖金。如果发展了两名业务代表,就可晋升为高级业务经理,同时提取业务代表每月销售量的业务培训奖金。假设发展了10名业务代表,而属下的业务代表又各自发展了一名业务代表,那么月收入就会达到68300元,发展得人越多,收入相执法部门:连锁店不能掩盖传销本质应也越高。
    
  
    “这种手段不是传销吗?传销可是政府三令五申禁止的行为,从事这样的传销业务会不会有危险?”记者提出了疑问,许小姐故作神秘地说,“如新”在海外都是用这种手段推广业务,而且效果非常理想,因此才将这种形式引进中国,如新公司在短时间内将业务拓展到一定规模,很大程度上就是依赖这种业务拓展方式。
    在大陆的最高级别就是高级业务经理。在海外,级别划分比较细致,许小姐说她在海外是蓝钻石级,她的大哥和妹妹都被发展入会,现在都已经成为“如新”的业务骨干了。看到记者表现出的强烈兴趣,许小姐趁热打铁,带记者到斜土东路某号的门店购买了510元的“如新”化妆品,同时办理了优惠顾客卡,成为公司见习业务代表,并告知记者前去参加1月13日的业务培训课程,加深对公司的了解。
    为了调查到底是什么人参加“如新”的活动,1月13日,记者再次来到陕西南路上的这家酒店公寓。在3201室外,记者按了好久门铃都不见有人应门。拨通电话,许小姐抱歉地告诉记者他们在1601室,要记者下楼。过了好一会儿,门才打开,可是,记者刚刚想要进门,许小姐又说培训改在了1201室。走进1201室,记者发现里面已经坐了很多男男女女,粗看一下几乎没有一个超过30岁。
    1时30分,培训准时开始。许小姐走上了讲台,开始培训。快2点钟的时候,响起了门铃声,许小姐停下了培训,走到门后,格外紧张地通过猫眼向外张望了一眼,原来是两个迟到的业务代表。等她们进门后,许小姐非常细心地将门锁和保险都别了起来。在产品演示结束后,曾小姐隆重登场,她是海外公司派驻上海的主管,也是海外非常高级别的成功销售代表。据一些详知内情的业务代表透露,曾小姐发展了几百人的业务团队,从而巩固了她在公司内不可动摇的地位。
    在培训休息的间隙,记者和一些业务代表闲聊了起来,发觉他们的文化素质普遍较高,有些是留学归来的,他们不仅深知“如新”这样的业务推广手段就是传销,而且都明白以后可能出现的结果,可是在利益的驱动下和侥幸心理的作祟下还是欣然前往,并且立志在短时间内建立起自己的销售网络。
    一个刚结婚的少妇告诉记者,她的先生是做生意的,常常不在家,在朋友的介绍下加入了“如新”,她身边有一大批和自己背景相似的少妇,相信拓展业务是件很容易的事情。现场唯一的一个男业务代表说,他来“如新”是兼职,尽管目前的收入还不错,但是既然有“如新”这么一个好机会在眼前,而且,他本身就是搞销售的,丰富的销售经验和销售关系网使他虽然知道传销违法,也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的。
    记者发现不仅白领难以抵御快速致富的诱惑,一些在校的女大学生也被网罗其中。一个大三的中文系女生甚至自豪地说,她已经发展了首名业务代表,相信自己很快就可以成为“如新”高级业务经理。她的一番“肺腑之言”可能就是这些人心态的真实写照:“如新”的手段合不合法我不管,对我来说能在短时间内积累出自己的财富是最重要的。退一万步讲,即使“如新”栽了,我只是一个受到欺骗的传销人员,大不了带着510元的化妆品回到我原来的生活状态,对我没有任何影响。
    传销网络已经铺至东南沿海
  
    经过多天的调查,如新公司的传销网络已经渐渐在记者眼前铺开。“如新”投资数千万元,不仅在奉贤龙洋工业园区建立了化妆品生产基地,而且在上海开设了一家旗舰店和29家分店。同时,在东南沿海的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共计开设了100家门店。在以后的日子里还将在各大城市开设出“如新”的零售门店,同时以门店为基础,大量发展业务代表。记者在如新传销网络内部调查时掌握到,目前,如新公司在上海已经发展了不少的首批业务代表,同时已经制定出了周密详细的传销网络发展规划,如果顺利的话,将在年内大规模进入内地省份,公司设想在每个地区均要设立传销网点,争取将“如新”的触角伸向各个省市的每一个角落。
    执法部门:连锁店不能掩盖传销本质
  
    1月15日,记者从上海工商行政管理局有关执法人员处获悉,“如新”的业务开展方式就是违法的传销,像“如新”这样以开设连锁门店为掩护进行传销的不法行为已经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目前相关执法人员正在着手调查。执法人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我国,传销是国家严加整顿的重点,利用欺诈手段从事非法传销活动,无论何时何地以何种面目出现,国家执法部门一定会依法查禁。像“如新”这样以开设连锁门店作幌子,还是难以掩盖它传销的本质,因此希望通过晨报提醒广大市民不要相信参与传销会快速致富的谎言。国家工商总局反传销司规定,我国绝对不允许传销,任何伪装形式下的传销行为都将受到严肃整顿。
  
   作者:晨报实习生李芹记者许洱多摄影报道
  
  
  
  
  
  
   本站点所有内容为解放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及建立镜像
  制作:解放日报网络部,联系电话:(8621)63521111转网络部 传真:65315783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中国法律网 版权所有 邮箱:service@5Law.cn 建议使用:1024x768分辨率,16位以上颜色 | 京ICP备2023040428号-1联系我们 有事点这里    [切换城市▲] 公司法
400-8919-913 工作日:9:00-18:00
周 六:9:00-12:00

法律咨询5分钟内回复
请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闭

关注网站CEO微信,与CEO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