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会计标准(CAS)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的主要差异
时间:2012-07-14 00:00来源:tkxkmk 作者:ellaine 点击:
次
中国会计标准(CAS)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的时间性差异 (作者:佚名来源:不详发布时间:2006-5-31 下午 01:01:21发布人:admin) 通过对123家同时适用中国会计标准(CAS)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的2003年报净利差异作了汇总,发现中国会计准则确认
中国会计标准(CAS)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的时间性差异 (作者:佚名来源:不详发布时间:2006-5-31 下午 01:01:21发布人:admin)
通过对123家同时适用中国会计标准(CAS)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的2003年报净利差异作了汇总,发现中国会计准则确认的净利润为525亿,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为550亿,少了25亿元,平均每家少确认2063万元净利润。 单纯从这个数据来看,我国会计准则更为稳健。但这是否意味着CAS在资产计价和收益确认上比IFRS更稳健? 我国会计标准有很多方面是比IFRS更稳健,在很多情况下,CAS与IFRS相比,有推迟确认收入、提前确认费用现象,但这只是损益确认的“时间性差异”。
1、开发费用:中国直接进入当期损益,IAS可以资本化。 2、公允价值超过账面成本:中国资产不能重估,不能确认交易类投资未实现利得;IAS可以确认重估收益,如“可交易”短期投资升值所得。 3、无形资产支出:中国全部进入当期损益,除了专利注册费和律师费外;IAS研究费用也直接进入当期损益,北京律师费标准。但开发费有条件资本化。 4、无形资产推销:中国不长于10年,IAS是20年。 5、固定资产修理费用:中国全部收益化,IAS有条件资本化 6、无形资产后续支出:中国全部收益化,IAS有条件资本化。律师收费标准。 7、建造合同:中国合同成本不包括借款费用,IAS规定,如果公司的会计政策是将借款费用资本化,则包括。 8、政府退还的增值税款,中国收到现金时确认,IAS权责发生制。 9、IAS可以计提重组准备,中国不可以。 此外,还有不少项目是永久性差异,也就是中国永远不能确认收益,而国际是作为当期损益的。 中国会计标准(CAS)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的永久性差异主要有: 1、非公允关联收益:中国规定进资本公积,IAS直接进入当期损益。 2、子公司、联营企业增资扩股损益:中国不确认,IAS一般确认。 3、债务重组、非货币性收易:中国不确认,IAS确认。 4、政府补贴、社会捐赠:中国规定进资本公积,IAS进当期损益。 实际上,国际调减的差异反而不多,但也有一些重大差异。如:住房补贴,中国直接从权益走(1998年12月31日前的“老人”),而国际进入当期损益;中国不计提养老金准备,国际要计提;中国职工福利费等三项经费搞基金制,国际直接进入当期损益;开办费中国是等经营开始时直接进入当期损益,而国际是发生时直接进入当期损益等。 当然由于很多境内外差异是“时间性差异”,过去保守了,现在就激进了,过去激进了,现在就保守了。所以有时,激进的会计标准下确认的收益反而比保守的要少。 境内外一大差异是企业合并及合并报表核算,因为我国的购买法与国际的购买法不一样,国际购买法是基于公允价值为计量基础的,中国是历史成本的,除非收购的股权是100%,才可以按评估值调账。 这样一来,国际会计准则下的购买法并表时抵销与我国就有很大差异,商誉的确认和摊销差异也很大,所以只要有并购行为发生,一般都会产生差异,而且这个差异可能很大;国际会计准则要求确认子公司超额亏损,而中国列为未确认的投资损失等。 此外,国际会计准则所得税会计适用的是资产负债表的债务法,与我国适用的三种方法都有显著差异,所以在所得税这一块境内外差异也往往很大,如南航航空()境内外都适用债务法,但也出现巨额差异,包括“因调整所得税率而引起的对递延税项变动”国际调减1.2亿元、“冲销不可转回的递延税项资产”国际调减1.2亿元,解释称按照IFRS,对以前年度确认的递延税项资产在本年度重新评估后被认为在今后不可能转回的项目予以冲销,这些项目在中国会计准则及制度下一直未予确认。
(责任编辑:admin) |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