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马利民 他因建房资金链断裂,为偿还欠债,想出了“一房多卖”、“以房抵债”等方法,骗取20余人近千万余元。民警辗转多地,历时7个多月,终将犯罪嫌疑人李某抓获,一起特大合同诈骗案成功告破。 2011年10月,四川省雅安市石棉县居民韩某、吴某等人相继到县公安局经侦大队报案:他们先后从建筑工程的老板李某手里购买了位于县城解放路三段550号综合性楼房的住房或商铺,但交房时间过去多时,李某仍未履行交房义务。韩某等人多次给李某打电话,然而,电话总是语音提示对方已关机。 民警随即展开调查,发现受骗的韩某、吴某只是众多受骗人中的一小部分。售房人李某自2009年2月至2010年2月,通过“一房多卖”的方式,将属于他的10余套房屋分别卖给杨某、罗某、邓某等人,同一套房产卖出最多达3次以上。为折抵房屋修建中的砖、钢材等材料欠款和原来的欠债,李某又通过“以房抵债”的方法,采取签订购房协议的形式,将已经多次卖出的房产又卖给李某、尤某、刘某等人折抵欠款。受骗群众达20余人,诈骗金额近千万元。 然而,此时的李某早已携款潜逃,没有任何音讯。 今年5月15日,民警得到线索:李某极有可能藏匿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便连夜奔赴柳州,在一建筑工地内将藏匿于此的李某抓获。 据李某交代,2009年7月,他与朋友达成了修建解放路三段550号联建房屋协议,由朋友出地基,李某出资金共同修建两幢(每幢地上7层,地下2层)综合性楼房。岂料楼房修建过程中,合伙人朋友突然变卦,而银行贷款也无法通过审批,资金链完全断裂。为偿还欠债,同时将在建中的楼房完成,他动起了一房多卖和以房抵债的念头。 目前,李某已被批捕,此案还在进一步审查中。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