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历史沿革 师资力量
在职教职医护员工3733人,专任教师队伍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占78.8%,博士生导师127人,硕士生导师913人,3人担任国家级专科学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中国药理学会临床药理专业委员会、中华预防医学会卫生事业管理分会),7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有教育部骨干教师2人,卫生部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5人,“皖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教育部高校医药学科指导委员会专家5人,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省卫生系统学术技术带头人127人,省高校学科拔尖人才12人,省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29人,享受国务院及省政府特殊津贴201人。学校聘请20位海外教授,组建“海外兵团”,广泛吸纳高层次人才。 就业状况
2007—2009年,我校毕业生就业率分别是96.76%、97.32%、93.52%。
拥有8个博士科学学位授权学科(药理学、皮肤病与性病学、老年医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免疫学、内科学、神经病学、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1个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授予点、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学科、64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建立了药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皮肤病与性病学国家重点学科和19个省级重点学科;27个省级临床医学重点学科和重点扶持学科;建有2个教育部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13个中央(财政部)与地方共建实验室,19个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科技公共服务平台),是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有2个安徽省科技创新团队,1个安徽省“115”科技产业创新团队。《流行病学》、《临床药理学》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预防医学、药学、临床医学专业获批为国家级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临床药理学教学团队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团队。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 生活 食宿条件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