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律网
法律通行证: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律师加盟热线:400-8919-913   律信通 律信通  
律师
公众 咨询 贴吧
律信通 案件委托
频道 房产 婚姻 交通事故 保险 建设工程 劳动
留学
公司 合同 刑事辩护 医疗 知识产权 工商
新闻 宽频 文书 常识 案例
法规 专题 杂志 百科 论文
查找全国各地律师: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点击各城市名拼音首字母查找律师 公众找律师,信赖律信通!律师做宣传,首选律信通!
当前位置: 主页 > 法律专题 > 医疗事故案例 >

医院的法律风险(内科篇)

时间:2012-08-20 17:52来源:心灵底片 作者:小远 点击:
医院的法律风险 内科篇 医院医务部 医患关系协调办公室 第一部分医患纠纷现状 ◆日益增多的医患纠纷数量 ◆日益增多的医患纠纷赔偿 ◆患方在纠纷中常见的表现 ◆国内重大影响的纠纷事件 ◆纠纷对医疗行业的影响 日益增多的纠纷数量 医患纠纷相关因素 ◆医疗

医院的法律风险
内科篇

医院医务部

医患关系协调办公室

第一部分医患纠纷现状

◆日益增多的医患纠纷数量

◆日益增多的医患纠纷赔偿

◆患方在纠纷中常见的表现

◆国内重大影响的纠纷事件

◆纠纷对医疗行业的影响

日益增多的纠纷数量

医患纠纷相关因素

◆医疗机构规模

◆地域与法治环境

◆医疗质量

◆专业(骨科、妇产科、普外科为高发科室,神经外科、急诊科、心内科为相对高发科室)

◆门诊量及病房床位利用率

数量增多的原因

◆新闻媒体、网络宣传报道

◆维权意识增强

◆法律、行政法规、政策支持

◆价值观的改变,淡化行业保护

◆自由职业、离退休、无业人员、亚精神病增多

◆维护医院就医秩序的法律法规没有效果

赔偿的增多
(以1000张床位的三甲医院为例)

赔偿增多的原因(经济因素)

◆收入水平的提高(沈阳人均可支配收入)

赔偿增多的原因(法律因素)

◆法律法规的变化

《医疗事故处理办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民事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举证倒置)

《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统一赔偿标准)

表现形式和类型

◆文明方式

—电话、来信、当面协商、上访、行政鉴定、诉讼(民事、行政、刑事)

◆非文明方式

—漫骂侮辱、围攻恐吓、推拉殴打、限制医务人员人身自由、长期占床、拒绝交费、自残、放哀乐、摆灵堂、停尸

◆中华医院管理学会在全国326所医院发生纠纷后抽样调查:70%有过激行为,其中30%发展成打砸医院,21%导致医务人员受伤.

表现形式和类型

◆文明方式

—电话、来信、当面协商、上访、行政鉴定、诉讼(民事、行政、刑事)

◆非文明方式

—漫骂侮辱、围攻恐吓、推拉殴打、限制医务人员人身自由、长期占床、拒绝交费、自残、放哀乐、摆灵堂、停尸

◆中华医院管理学会在全国326所医院发生纠纷后抽样调查:70%有过激行为,其中30%发展成打砸医院,21%导致医务人员受伤.

国内重大事件

◆湖北双胞胎恒温箱脑瘫事件(痉挛型脑瘫)

◆山西非法采血少年宋鹏飞患爱滋病事件

◆黑龙江北安农场医院致19人染爱滋病

◆一般性(巨幼细胞性)贫血少年误诊M2a型白血病化疗半年,四肢无力,生活不能自理

◆安徽宿州九只眼球感染摘除事件(绿脓杆菌)

◆铁岭某医院肾内病房43名透析患者18名患丙

肝事件

内科医疗纠纷的特点

◆内科医疗纠纷反映在诊断上的特点是初诊时容易误诊漏诊。这是因为内科范围广,病种繁杂疑难;此外内科诊断多以物理检查或非介入性检查为主,诊断思路有一定难度,因此漏诊误诊容易发生。这就给以后的治疗以错误的导向,如果发现或纠正不及时,常常酿成重大纠纷。

◆内科纠纷也常发生于对治疗认识上的分歧。多发生在急危重病员和疑难复杂病员治疗过程中。这类病人给治疗带来的困难是时间紧迫,难以抓住抢救时机;有时为了抓紧抢救,来不及做更多的检查,靠症状、体征和少量化验结果推测判断,这时很可能有考虑不周甚至是错误的地方。

◆内科纠纷反映在治疗上的另一个方面是治疗方式多样复杂,见效慢,矛盾多。例如为控制复杂感染用抗菌素可能引发二重感染;许多病员要用激素却可能诱发结核、溃疡病;肝硬化不用蛋白周身水肿,用蛋白又诱发昏迷;肝素可溶栓但又会引发出血等等。治疗中医生当然会权衡利弊,但如果病员对医疗后果没有心理准备,不能理解医药正副作用的矛盾,就会以自己的思维推测去追究医生的责任。

◆避免这类纠纷是要经常耐心地向病员解释,把治疗方案和用药的利弊关系、可能出现的不良后果交待清楚,使病员能给予充分的理解和。

我院的医疗纠纷

◆近几年纠纷数量变化

好心办坏事

◆男患,73岁,第一次以“心口及左上疼痛半年,与饮食无关,不反酸,总打饱膈”为主诉,到我院著名专家门诊就诊(病人提供的盘锦二院胃镜检查提示:十二指肠球炎)。处置:肝功、胃镜、彩超。彩超提示:胆囊多发结石。患者由于自带胃镜结果不同意再做。医生开了一些治疗肠炎的药。服药3个月后病人上述症状加重,另外吃东西噎再次来我院就诊(病人再次提供2004年近期盘锦市二院胃镜诊断:食管—贲门炎、12指肠炎)。请心内科会诊,拍胸部正侧位像,结果是“未见异常”未行其他检查,诊断“浅表性胃炎”对症开药治疗,又过了40多天,病情加重,病人到北京301医院胸部CT检查诊断为右纵隔型肺癌(晚期),20天后病人死亡。

◆患者第一次就诊时我院处置:肝功、胃镜、彩超,医疗事故案例。患者由于有地方医院的胃镜,不同意胃镜检查,我院无责任。第二次来我院就诊时,主诉吃东西噎,我们大夫没有要求患者进行胃镜、钡餐或CT检查,仅依赖病人提供当地医院的胃镜检查结果进行对症治疗(同时请心内科会诊),检查不够完善。

药物使用纠纷

◆案例一:孕妇,32岁。¡°妊娠剧吐¡±入院,入院后因主治医生要出差,第一次就开了9天药,住院期间共静滴脂肪乳18天,没有及时监测肝功能,而且,造成病人肝脏损害,出现黄疸。

过失:一次开9天药●脂肪乳药性●肝功监测●用药时间

◆案例二:脑出血患儿用速尿降低颅内压,采用静脉推注方式,没有按规定稀释,推药速度过快,造成患者急性过敏死亡;速尿给药方式:静滴、肌注、口服和静推,静推-20-80mg稀释到20ml盐水,2-4分钟推入

护理方面纠纷

◆男患,33岁,以“盆腔肿物”入院,术后护士没有严格执行三查七对,误把B型血输给A型血患者,家属发现及时,经积极抢救,没有不良后果。否则会严重造成严重医疗纠纷。

◆女患,65岁。04年12月16日以“糖尿病”入院,住院期间使用优泌淋70/30注射液,剩余部分患者带回家继续使用,05年1月5日发现手中药瓶(上面有护士书写的患者姓名)有效期至2004年10月。

过失:临床护士没有认真履行三查七对制度,病房对于药品的管理没有达到要求,没有定期清理过期药品的制度,药品存放的冰箱没有上锁。

纠纷对医疗行业的影响

◆正面影响

规范医疗行为、提高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意识

好的医疗服务不能杜绝严重、明显医疗纠纷,但不好的医疗服务,患者会“鸡蛋里挑骨头”,医疗事故案例。并且由于服务态度引发深层次的人身损害纠纷

◆负面影响

经济损失、迟滞医疗技术发展、妨碍医疗秩序、放弃高危疾病的治疗、倒闭等其他影响

第二部分法律角度分析医患纠纷

◆医患纠纷概念

◆医患纠纷分类

医患纠纷概念

◆泛指患者或其代理人与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在形成医疗法律关系的基础上,就医疗行为的需求、采取的手段、期望的结果及双方权利义务的认识上产生分歧,并主要以损害赔偿为请求的行为。

医患纠纷分类

◆合同性

发生医疗意外的医疗费用纠纷;主要作用、价格相同但具有不同并发症药物的使用、服务态度等

◆侵权性

财产权--医药费用

例:哈尔滨天价医疗费事件(诚信)

人身权--人格权(精神性、物质性)

--身份权(亲权、配偶权等)

侵权性医患纠纷

人身权--人格权(精神性、物质性)

--身份权(亲权、配偶权等)

人格权

◆精神性人格权

--肖像权、姓名权、名誉权、隐私权

例如:性病门诊、参观妇产科

◆物质性人格权

--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

例:北京同仁医院民工赵建民死亡事件(生命权与财产权)

江苏中医院给高血压患者做结肠镜,造成植物人事件,赔偿83万

辽中医院开腹探查术切除病肾

侵权性医患纠纷

人身权--人格权(精神性、物质性)

--身份权(亲权、配偶权等)

身份权

◆亲权

错抱婴儿(大连)

◆配偶权

江苏许女士丈夫受伤截瘫丧失性能力;

辽中王先生妻子双侧卵巢被误切影响性生活

第三部分医疗事故与人身侵权

◆医疗事故概念及构成要件

◆医疗事故及伤残等级

◆人身侵权构成要件及分类

◆医疗意外和并发症

◆医疗意外和并发症是否需要赔钱

医疗事故

◆概念

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卫生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构成要件:

主体、行为的违法性、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因果关系

医疗事故等级

◆事故等级(四级十一等)

一级: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的;

二级:造成患者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

三级:造成患者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

四级:造成患者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的

◆伤残等级(十级)

医疗人身侵权

◆人身侵权构成要件

--过错、后果、因果关系

◆医疗过失

条件--违反法律、法规、医疗常规

--善良人注意义务(高度谨慎和注意)

例:子宫肌瘤患者严重“布胶带”过敏,住院时已经告知医生(病志上有记载),术前患者对麻醉师特别强调自己布胶带严重过敏,麻醉师在术中仍然给患者用“布胶带”,术后患者脸部红肿,起了很多水疱。

例:有青霉素过敏史的美少女试敏死亡(慎用)

医疗人身侵权分类

◆分类(意识角度)--疏忽大意和盲目自信

疏忽大意

例:输血前没进行查对输错血型

术后清理纱布不认真,遗纱布与患者腹中,造成肠穿孔坏死。

盲目自信

例如:给青霉素过敏患者使用先锋3代,出现死亡。

◆分类(行为角度)--作为、不作为、先作为后不作为

作为

例: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误诊胰腺炎使用“强痛定”

乙状结肠疝患者术后结肠全部被切掉

把口服或灌肠用药“格拉”(水合氯醛)推入静脉,造成患儿死亡。

医疗人身侵权分类

医疗不作为

◆广西新生儿出现黄疸,二日内没有处理,形成脑瘫。

权威医学证明,新生儿出现病理性黄疸后,不加处理的,血清胆红素浓度会迅速升高,并突破血脑屏障,约在12—24小时内形成核黄疸,造成不可逆转的脑性瘫痪。

◆急性肠梗阻老年患者观察50小时,没有记录生命指标,肠坏死继发腹膜炎,术后死亡.

先作为后不作为

◆医疗机构的先行为使患者处于危险境界

例1:患者脑梗塞使用抗凝药(华法令),没有检测凝血四项,内出血死亡

例2:山东化疗没有检查血象重度感染死亡事件

例3:皮肤过敏患者服用“百为坦”后尿血,医生告知没事,几日后血小板减少、左肾积水、阴茎坏死。

医疗意外概念及判断标准

◆医疗意外:医疗机构在对患者诊疗护理过程中,不是出于故意或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的原因,或不能预见的原因导致病员出现难以预料和防范的不良后果的情况。

◆判断标准:

A是否充分履行了预见危险发生和防止危险结果发生的义务。

B是否充分行使了告知危险发生的义务。

C是否履行了及时、充分地保留导致意外发生的有关药物、医疗器械的义务。

D实施的医疗行为是否符合医学诊断的要求。

医疗并发症

◆概念

指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引起另一种疾病或症状的现象。

◆分类

“难以避免”和“可以避免”的并发症

◆责任问题

发生“难以避免”的并发症时医院不承担责任;发生“可以避免”的并发症,医院是要承担法律责任的。

医疗意外和并发症是否赔钱

◆剖腹产术后感染形成“腹壁子宫切口瘘”意见不同,保守月余无效,相比看医疗事故案例。转诊时子宫严重感染糜烂切除

◆有青霉素过敏家族史的患者提出不使用青霉素,大夫坚持给做试敏(阴性),注射死亡

◆术后拔引流管,没有查看,断端留体内8个月,患者肾积水

◆输血感染爱滋病或丙肝(首先看是否有输血指征)

◆结肠镜肠穿孔大出血不进行手术

◆腹腔镜切除胆囊,术后并发胰腺炎,误诊阑尾炎

◆钢板折断谁负责,患者、医院、厂家

◆未做围产期检查,胖丫难产,左臂丛神经损伤

第四部分 医患双方的权利义务

◆医方概括权利义务

◆医方具体权利义务

◆患方具体权利义务

◆医疗告知和知情选择

◆如何对待患者的拒绝权

医方概括权利义务

◆医患之间权利义务产生的依据(法定、约定、惯例)

◆医方概括权利

依法行医,科学管理,

维护安全,规范收费。

◆医方概括义务

合同义务(包括先合同义务和后合同义务)

无因管理义务(急重症、没有费用的急诊患者)

强制诊疗义务(鼠疫、霍乱、爱滋病、非典等)

医方具体医疗权利

◆主要权利

执业诊疗权、特殊干预权、医学研究权

◆特殊干预权的应用范围

A患者拒绝治疗(自杀、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精神情绪波动、药物作用)

B人体实验性治疗(必须经医院批准)

C善意隐瞒病情

D必要的行为控制(精神病人、艾滋病、特定传染病等疾病)

医方具体医疗义务

◆主要义务

执业诊疗义务、医疗告知义务、医疗注意义务、不加重病情义务、转诊义务

◆不加重病情义务

不能因为医方治疗行为本身使患者的病情加重。否则,不仅有悖于就医治病的初衷,也违背医疗机构治病救人的宗旨。(原始疾病与并发症)

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激素治疗后,该病没治愈,患者又患了肺部霉菌感染、脑梗塞、继发性糖尿病,死亡。


患方具体医疗权利义务

◆患方主要权利

生命健康权、知情同意权、自主选择权

例:某男18周岁,先天性外生殖器发育不全,考虑癌变率80%,与患者父母协商后,变为女孩

◆患方主要义务

诊疗协助义务、交费义务

◆交费与合同成立时间

危急患者,以医师接诊视为合同开始

非危急患者,以交纳挂号费或住院押金及办理住院手续视为合同开始。


医疗告知和知情选择

◆ <<执业医师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告知给谁,如何告知?

儿童的法定监护人:父母

例:爷爷把重患儿委托护士送人

◆履行告知义务时的注意事项

A病情和诊断计划

B所患疾病治疗方法及利弊、临床转归、预后等方面的咨询

C药品的服用方法、毒副作用、医疗器械的使用方法D可能出现的医疗意外和并发症

E出院后注意事项及院外治疗方法、复诊情况

F保险范围和自费项目

特殊检查治疗的告知

◆输血、输液、药品、器械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和《血库工作制度》规定:血液出库原则上不可退还,如出库时间甚短(半小时内),血液未经开动或做其他处理(如加温、摇动),经血库医师鉴定同意,方可考虑储存。

◆药品的性能、副作用、有效期、价格等

◆器械的作用、副反应、价格、产地等

如何对待患者的拒绝权

◆告知权是行使拒绝权的前提和基础

◆告知权不因拒绝权而中断和免除

被拒绝的利弊及出现不同后果的补救

例:孟凡义医疗纠纷

◆行使拒绝权的主体

◆医生抢救生命的权利,患方没有拒绝权

◆ <<传染病防治法>>限定的某些甲乙类传染病

◆完整的拒绝治疗记录、患方签字及拒绝签字的说明


第五部分医疗纠纷中的证据和举证责任

◆病历书写规范

◆病历资料书写及保管

◆实物封存及处理

◆举证责任倒置

病历书写规范

◆病历是病人接受检查、诊断、治疗、护理及疾病发生、发展和转诊等全过程的原始资料,是重要的法律依据

◆病历书写应当文字工整,字迹清晰,表述准确,出现错字时,应当用双线划在错字上,不得采用刮、粘、涂等方法掩盖

◆因抢救急危患者,未能及时书写病历的,,应在抢救后6小时内补记

◆急诊病历书写就诊时间应当具体到分钟

◆首次病程记录应当在患者入院后8小时内完成

◆日常病程记录:对于病危患者应当根据病情变化随时书写,每天至少一次,记录具体到分钟;对于病重患者至少2天记录一次;对于病情稳定患者,至少3天记录一次;对于病情稳定的慢性病患者,至少5天记录一次

◆手术记录应当在术后24小时内完成

◆出院及死亡记录应当在患者出院后24小时内完成

◆死亡病历讨论记录应当在患者死亡一周内由科主任或副主任医师以上资格医师组织讨论

病历资料书写及保管

◆病历书写

病历内容要规范书写,不得随意涂改

例:新疆16岁少女“脊髓脊膜膨出”术后瘫痪事件

◆临床医务人员签字

◆辅助科室医务人员签字或盖章

本院取得执业证书的医务人员

得到本院认可的有执业证书的进修人员

实习生不可以

例:我院的检验科发放的检验报告严重违反《病历书写规范》和《医院工作制度》,属无效医学文书

◆住院病历保管在医疗机构

发生争议患方有权要求封存病历,有权复印客观病历资料

实物封存及处理

◆封存实物

疑似输液、输血、注射、药物等引起不良后果的,医患双方应当共同对现场实物进行封存和启封,封存的现场实物由医疗机构保管;

例:盘锦五龄童输液反应高热昏迷成脑瘫(没有封存药液,近期发生5起类似情况)

举证责任倒置

◆民法原则:谁主张,谁举证

◆部分倒置:医疗行为与患者人身损害没有因果关系及医疗行为没有过错

例:怀孕并发重度贫血输血全家染爱滋,两家医院,A医院输血1100毫升,B医院输血500毫升,由于B医院不能举证赔偿患者(判决时已经死亡)50万,赔偿家属每年18万各种费用

--住院病历是我们的主要证据

--把门诊病历复印件收上来

--监控录象、录音笔、证人

第六部分 医院的高风险性及管理

◆病情观察适当性风险

◆诊断适当性风险

◆治疗适当性风险

◆消费者权益风险

◆高风险医疗活动管理

病情观察适当性风险

◆病情观察与医疗文书记录

以护理为例:特护、一、二、三级

◆病情观察与病情报告

三级医师责任制

◆病情观察手段和费用

充分利用检查设备尤其是妇产科和儿科

◆病情观察与诊断、治疗措施的修正

普通感冒和病毒感冒

普通肺炎和霉菌肺炎

诊断适当性风险

◆诊断全面性、准确性和正确性

◆诊断的及时性

◆诊断的调整和修正

◆循证医学与诊断依据

◆误诊与漏诊(复查的重要性)

例:先天性重症肌无力(传男不传女)

一次超声:女孩,一次羊膜腔穿刺术:失败,一次超声准确率80%,五次超声准确率99%。

治疗的适当性风险

◆治疗方案的选择

◆药品的适用、禁忌和慎用的控制

◆手术和检查的适用与禁忌控制

◆并发症的防范

◆治疗措施的调整

◆试验性治疗

◆治疗风险告知和患方意志

消费者权益风险

◆人格尊严

医护人员注意服务态度

◆个人隐私

尤其是妇科、性病科室和传染科

◆个人财物

病房内失窃与旅馆内失窃的不同

◆意外伤害

第三人伤害和公共责任

高风险医疗活动管理

◆高风险患者的确认

新闻单位职工、高官富商、自由职业者、下岗失业人员、离退休人员、精神处于亚健康状态者

◆高风险医疗活动的确认

新技术、高风险手术

◆外出会诊及请外院专家会诊

《医师外出会诊管理暂行规定》根据患者的病情需要或者患者要求等原因,需要邀请其他医疗机构医师会诊时,经治科室应当向患者说明会诊安排人员、费用等情况,征得患者同意后,报本单位医务部门批准。

◆医院和医疗条件的适应性评价

三甲医院和个人诊所的不同要求

◆医务人员、设备适应性评价

◆高风险患者医疗处置管理

第七部分 医疗纠纷的法律责任

◆民事责任及救济途径

◆行政责任

◆刑事责任

◆医务人员自我保护

◆法律的理性发展

民法归责原则

◆民法归责原则

过错原则

无过错原则

公平原则

◆法的位阶:下位法服从上位法,一般法服从特殊法

◆法的冲突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与《人身损害赔偿解释》

民事免责事由

◆疾病自然转归

◆患方同意

◆患方过错

◆超过诉讼时效

◆医疗意外

◆不可避免的并发症

民事赔偿

◆赔偿原则

过错、后果、因果关系、医疗参与度

◆赔偿标准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身损害赔偿若干问题的解释>>

死亡赔偿金或伤残赔偿金

医疗费及后续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抚养费

行政责任

◆医疗机构行政责任

对于发生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卫生行政部门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依法给予警告、限期停业整顿直至吊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医务人员行政责任

1、违反行政规章制度和医疗常规,造成严重后果的;

2、由于不负责任延误急危患者的抢救和诊治,造成严重后果的;

3、造成医疗事故的

4、未经亲自诊查、调查,签署诊断、治疗、流行病学等证明文件或者有关出生、死亡等证明文件的;

5、使用未经批准使用的药品、消毒药剂和医疗器械的

6、未经患者或家属同意,对患者进行实验性临床医疗的;

7、泄漏患者隐私,造成严重后果的;

行政责任

8、医师不得利用职务之便,索取、非法收受患者财物或者牟取其他不正当利益(回扣和红包);

9、发生自然灾害、传染病流行、突发重大伤亡事故以及其他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健康的紧急情况时,不服从卫生行政部门调遣的;

10、发生医疗事故或者发现传染病疫情,患者涉嫌伤害事件或者非正常死亡,不按规定报告的。卫生行政部门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依法给予警告、暂停6个月以上1年以下执业活动;对于情节严重的,吊销执业证书。

◆对于负有责任但不够行政处罚的,应当给予行政处分或纪律处分。

行政处分的方式主要有: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降职、开除留用察看、开除等

纪律处分的方式主要有:公开检讨、通报批评

刑事责任

◆医疗事故罪、非法行医罪

<<刑法>>第335条、第336条

例:曹晓亮急性阑尾炎术后右下腹包块且机体免疫功能低下

◆故意杀人罪

处理重病弃婴、安乐死与医疗放弃

◆故意伤害罪

◆生产、销售假药罪,生产、销售劣药罪

例:齐齐哈尔第二制药有限公司“亮菌甲素注射液”(治疗胆道疾病),使用原材料假丙二醇,造成多人死亡、肾衰竭

例:安徽华源制药有限公司“欣弗”注射液

◆商业贿赂罪(管理者)

刑法修正案(六)第163条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牟取利益,数额较大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第164条规定:为牟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以财物,数额较大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例:大连市中心医院放射线副主任于光受贿案(利用购买医疗胶片和租用管球时收受55.2万,被判决有期徒刑10年。

例:抚顺市中心医院医疗器械科长徐庆生受贿案(受贿38.81万,财产来源不明108.4万,判有期徒刑12年)

◆ <<劳动法>>第25条:劳动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医务人员注意自我保护

◆华西医院耳鼻喉医生被砍伤事件

福建中医学院戴春福被患者杀害事件

◆广州急诊护士被打案

台北护士遭受性骚扰案件

◆医务人员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

<<执业医师法>>不能保障医师受到尊重

卫生部和公安部联合通知

◆关于补写病志材料

李昆运门急诊病志丢失

安博补病志续诉讼时效诉讼

法律与医疗同行

◆一切人类理性的发展都依赖于法律

一切人类法律的发展都来源于生活

◆ <<治安管理处罚法>>

掌握确切证据,打人可以拘留5日以下,不需要打成轻微伤

◆举证责任倒置的规定需要修改

有些病因、死因、治疗方案选择就存在多样性双重性或无法证实有无诊疗过失

谢谢!

◆我们要一如既往的用我们

黑色的眼睛寻找光明!

◆当今医务人员座右铭:

再累再苦就当患者是二百五

再难再险就当自己是二皮脸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中国法律网 版权所有 邮箱:service@5Law.cn 建议使用:1024x768分辨率,16位以上颜色 | 京ICP备2023040428号-1联系我们 有事点这里    [切换城市▲] 公司法
400-8919-913 工作日:9:00-18:00
周 六:9:00-12:00

法律咨询5分钟内回复
请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闭

关注网站CEO微信,与CEO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