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律网
法律通行证: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律师加盟热线:400-8919-913   律信通 律信通  
律师
公众 咨询 贴吧
律信通 案件委托
频道 房产 婚姻 交通事故 保险 建设工程 劳动
留学
公司 合同 刑事辩护 医疗 知识产权 工商
新闻 宽频 文书 常识 案例
法规 专题 杂志 百科 论文
查找全国各地律师: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点击各城市名拼音首字母查找律师 公众找律师,信赖律信通!律师做宣传,首选律信通!

海南一银行行长挪用7900万公款获刑 出逃后自首

时间:2012-09-25 19:14来源:lscn2012 作者:韵味伊人 点击:
备受关注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海南省儋州市支行原行长刘影,制造虚假手续随意支配挪用客户资金7900余万元一案,经海南省人民检察第二分院提起公诉,近日由海南省第二中级人院作出判决:以挪用公款罪,判处刘影有期徒刑14年,剥夺政治权利4年。并对其尚未退还的

  备受关注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海南省儋州市支行原行长刘影,制造虚假手续随意支配挪用客户资金7900余万元一案,经海南省人民检察第二分院提起公诉,近日由海南省第二中级人院作出判决:以挪用公款罪,判处刘影有期徒刑14年,剥夺政治权利4年。并对其尚未退还的赃款,继续予以追缴。

  2009年9月9日,海南省农业发展银行根据举报,对农发行儋州市支行原行长刘影挪用客户资金480万元介入,及时发现并追回了这笔资金。9月13日,海南省农业发展银行对农发行儋州支行进行查账时发现,刘影曾以农发行儋州市支行的名义出借据对外借款600余万元,但该笔资金去向不明,刘影本人也下落不明。

  同年9月15日,儋州市人民检察院以涉嫌挪用公款罪对刘影立案侦查。在搜查刘影办公室时,检察人员发现刘影留下的一封信,称他以农发行儋州市支行的名义拆借了2640万元给广东湛大集团有限公司老总,这些借款根本无法收回,只好一走了之。

  《法制日报》记者采访多个部门,了解到刘影一案的详情及其潜逃9天被追回的历程。

  挪用巨款

  无法收回一走了之

  现年58岁的刘影出生于辽宁省宽甸县,大学毕业后进入银行系统工作,因工作表现出色,被提拔为海南第三大城市儋州市农发行支行行长。

  2009年9月9日,刘影为帮海南安和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提取被挪用的资金,便向在农发行儋州支行存款客户海南洋浦致远航运有限公司借钱。在该公司不同意出借资金及相关汇款手续不全的情况下,刘影仍私自给农发行儋州支行一营业部出具《承诺书》,强令工作人员将致远航运公司在该行的480万元电汇到其他公司。被发现后,致远航运公司便将480万元存款被挪用的情况举报到农发行海南分行。

  同年9月10日,刘影迫于压力担心事情败露,用私刻的有关印章,将这480万元的存款转回致远航运公司。此事引起了农发行海南分行监管部门的重视,于是派员对农发行儋州支行进行查账。经查,发现该行还存在600万元资金漏洞。

  刘影自知犯事很严重,便决定逃离,并在办公室留下信件称:“我私刻印章以农发行儋州市支行名义,对外写借据、《承诺书》等拆借2640万元广东湛大集团有限公司,现在这些借款根本无法收回,只好一走了之。”

  2009年9月12日凌晨,刘影独自一人驾驶越野车通过琼州海峡轮渡潜逃海南岛外,中间辗转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柳州、北海等地。同年9月14日,儋州市人民检察院立案后,采取各种措施追逃,海南省人民检察院协调各地检察机关全力配合,最后锁定刘影在广东湛江一带活动。

  在各种压力下,出逃9天后,刘影于9月21日下午主动到广东省湛江市人民检察院投案,次日被押解回海口。

  刘影被押回海口时,曾神色憔悴地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刘影称:“我这样做也是为了救活企业,收回以前他们欠银行几百万元的贷款,http://www.5law.cn/b/a/falvzhuanti2/shzlxbz/2012/0924/38761.html。才挪用了4700多万元给这些企业注资,没想到这些企业无法扭转局面。”

  刘影还表示,这样做也是为了进一步挽回国有资产,防止几百万元的贷款流失才冒险,自己非常后悔。

  2009年9月22日,刘影被刑事拘留,同年9月30日被逮捕。

  写承诺书

  私自拆借挪用7900万

  在法庭上,海南省人民检察第二分院指控称,刘影在担任农发行儋州支行原行长时,于2008年10月至2009年9月10日期间,利用职务之便,通过写借据和《承诺书》等手段,以高利息为诱饵私自决定以农发行儋州支行的名义擅自组织拆借,拆东补西,累计金额达7900多万元。截至案发,仍有2740万元资金下落不明,给农发行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

  2005年12月1日,广东湛大集团有限公司与海南儋州洋浦国家粮食储备库签订了联营粮食加工销售协议。联营方式是由洋浦粮库向农发行儋州支行贷款,逐笔汇入湛大集团指定账户,由湛大集团负责采购、加工和销售。湛大集团对洋浦粮库贷款的资金提供全额信用担保,承担贷款到期偿还和支付利息,并按联营项目注入资金采购粮食的实际数量,每吨返利8元至10元给洋浦粮库。

  在此期间,刘影和湛大集团老总封某结识。

  2008年12月,刘影要求封某归还洋浦粮库欠儋州农发行的贷款本息,封某无钱归还,便请求刘影帮忙融资500万元人民币用以归还,从中给予高额利息差价。2009年1月,刘影凭农发支行行长这层关系,轻而易举地从儋州珠联食品有限公司借到100万元存款,并从中得到利益。

  尝到甜头后,2009年3月,刘影个人决定以农发行儋州支行单位的名义,按同期人民银行贷款利率再次向儋州天弘实业有限公司借款140万元、儋州市粮油总公司借100万元、儋州珠联食品有限公司借500万元。2009年4月,他按月息4分的利率供湛大集团使用,从中牟取个人利益。

  2008年12月,刘影还以高息为诱饵,吸收海南中豪置业投资有限公司2000万元存款,并以农发行儋州支行名义写下《承诺书》:“海南中豪置业投资有限公司于2008年12月28日存入资金2000万元到儋州农发行账户,使用期限为90日,到期后农发行儋州支行偿还本息,如造成损失,农发行儋州支行保证赔偿全部经济损失。”然后通过伪造该公司印鉴的手段,按月息4分的利率挪用给湛大集团使用。

  2009年4月,刘影又将海南安和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在农发行儋州支行“应解汇款及临时存款账户”的4700万元,通过伪造公司印鉴的手段,把其中2000万元按月息4分的利率挪用给湛大集团,用于偿还给海南中豪置业投资有限公司;剩余的2700万元资金,按照月息3.5分、2.5分的利率挪用给儋州珠联食品公司及其关联企业使用。

  伪造印鉴

  挪用资金脱离监管

  法院认为,被告人刘影在担任农发行儋州支行行长期间,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擅自以单位名义向儋州天弘实业有限公司等3家公司借贷共计740万元资金,为谋取私利,采取逃避财物监管的方式,根据其个人意图借给湛大集团使用。

  刘影另以高息为诱饵,吸收海南中豪置业投资有限公司和海南安和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共计6700万元资金,私自填写银行凭证,加盖伪造的客户印鉴,使上述资金脱离监管,进行拆解被挪用。在该行客户海南洋浦致远航运有限公司不同意出借资金及汇款手续不全的情况下,仍以个人名义强行将该公司的480万元存款挪用。综上行为已构成挪用公款罪。

  被告人刘影多次挪用公款,并以后次挪用的公款归还前次挪用款项,案发时实际还有2740万元没有归还,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且在一审宣判前因客观原因不能退还,致使发行儋州支行遭受严重损失,依法应予惩处。

  但刘影犯罪以后主动投案,如实供述主要犯罪事实,系自首,依法可从轻处罚。在审理过程中,相关单位主动缴来赃款940万元,客观上降低了经济损失,遂作出上述判决。

  虚荣义气

  悔称坏毛病害了自己

  “刘影出事,不是偶然而是必然。”一名知情人士告诉《法制日报》记者,刘影前期在银行系统工作还算遵章守法,自从结识了湛大集团并从中牟取高额利息回报这第一笔钱开始,就注定他要陷进去了。以后他胆子越来越大,不惜以高利息非法吸收存款。在写借据之后,作为一个行长甚至写《承诺书》来保证客户的资金安全,已经到了非常可怕的地步,后来有公司明确表示不愿意借款,他仍私自挪用。

  在法庭上,刘影也坦承:虚荣义气的坏毛病害了自己。他挪用这些钱也是为了救活企业,收回以前广东湛大集团欠银行几百万元的贷款,防止这几百万元的贷款流失。没想到越陷越深,后来就咬牙冒险挪用了4700余万元给湛大集团注资,希望这最后的机会能救活该公司,没想到这些企业无法扭转局面。他对检察机关指控的挪用公款的主要事实无异议,均供认不讳。

  庭审结束后,刘影忏悔说:“我曾经很努力地工作,在组织的培养下成长、进步很快。但是一时贪心误入歧途,如今我内心充满愧疚,我辜负了组织的培养和上级的信任。”

  ■链接

  2006年12月30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对中国农业银行阿拉山口支行副行长孙珩琪案二审宣判,被告人孙珩琪犯挪用公款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财产5万元。经审理查明:孙珩琪挪用公款近两亿元;自2000年至2005年,利用职务之便收受贿赂共计20.5万元。

  在近两年的时间里,孙珩琪利用手中的权力,采取虚假贷款、动用银行内部资金、开具银行承兑汇票等方法,多次将公款“挪”进自己的腰包,从事营利活动,并频频“拆东墙补西墙”——以后次挪用的公款归还前次挪用的公款,共计1.96亿元。

  □说“法” 加大监督查处力度抑制犯罪

  总是抱有幻想,寄希望于企业能尽快把挪用的公款归还,自己还可从中渔利,正是这种心态导致刘影不断疯狂地擅自拆借银行大笔资金。该案曝露出来的问题值得深思:首先,上级银行对下级银行主管业务的领导监督约束缺失,导致赋予其过多超出范围的权限,形成一言堂;其次,内部监督机制不到位;最后,主管领导意识淡薄,对挪用行为认识不足。要从根源上预防此类犯罪,应加强银行资金监管力度,实行财务公开;落实领导干部责任追究制;加大办案查处力度,形成震慑力。

转发分享: 将文章“”转发至新浪微博、QQ空间、人人网等网让更多网友分享。 分享到: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死者享有身体权吗?

    人死后,其身体权是否完全丧失?自愿捐赠遗体者的家属能否对遗体的最终走向享有更多的...

  • 1110 01

    全国站请您选择相应地区: 热门城市: 您的位置: 查看咨询 今日活跃律师: 受贿罪量刑...

中国法律网 版权所有 邮箱:service@5Law.cn 建议使用:1024x768分辨率,16位以上颜色 | 京ICP备2023040428号-1联系我们 有事点这里    [切换城市▲] 公司法
400-8919-913 工作日:9:00-18:00
周 六:9:00-12:00

法律咨询5分钟内回复
请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闭

关注网站CEO微信,与CEO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