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律网
法律通行证: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律师加盟热线:400-8919-913   律信通 律信通  
律师
公众 咨询 贴吧
律信通 案件委托
频道 房产 婚姻 交通事故 保险 建设工程 劳动
留学
公司 合同 刑事辩护 医疗 知识产权 工商
新闻 宽频 文书 常识 案例
法规 专题 杂志 百科 论文
查找全国各地律师: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点击各城市名拼音首字母查找律师 公众找律师,信赖律信通!律师做宣传,首选律信通!

广东省当局关于职工探亲报酬划定的实验细则

时间:2014-01-31 19:14来源:互联网 作者:中国法律网 点击:
广东省政府关于职工探亲待遇规定的实施细则,来自由“公文易文秘资源网”整理的政策法规大全数据库,值得您参考。

广东省当局关于职工探亲报酬划定的实验细则

[宣布单元]:81902
[宣布文号]:
[宣布日期]:1981-08-21
[见效日期]:1981-08-21
[失效日期]:0000-00-00
[宣布单元]:81902



关于职工探亲报酬划定的实验细则

(一九八一年八月二十一日广东省人民当局)

  为贯彻执行《国务院关于职工探亲报酬的划定》(国发〔1981【6号文,以下简称《探亲划定》),团结我省详细环境,特拟定本实验细则。
 第一条 《探亲划定》中,职工探亲工具是指职工的怙恃和职工的夫妇,不包罗兄弟姐妹。
  《探亲划定》所称的怙恃,包罗职工未能独立营生(十六周岁早年),受其供养长大,此刻仍与职工保持接洽或由职工扶养的支属(不包罗岳怙恃、公婆)。
  职工的夫妇已死亡或离婚,尚未再婚的,按未婚职工报酬治理。职工的夫妇、怙恃均已死亡 ,又未从头成婚并且身边没有后世者,若有十六周岁以下的未成年后世寄养在外地的,可参照未婚职工探亲报酬处理赏罚。
 第二条 学徒、见习生、演习生、试用职员在进修、见习、演习、试用时代,不能享受《探亲划定》的报酬,期满转为正式职工的,昔时可以享受探亲报酬。
  实施纯熟期制的工人,在纯熟期内不能享受《探亲划定》的报酬。纯熟期满并自介入事变之日算起事变满一年后,可以享受《探亲划定》的报酬。
  事变满一年的牢靠职工已领人为当学徒的,按正式职工享受《探亲划定》的报酬。
  原是国度构造、国营企业、奇迹单元事变满一年的在职职工(不包罗学徒)、现役军人,从大、中专及技工学校结业分派事变后,昔时可享受《探亲划定》的报酬。
 第三条 经劳动部分核准行使的姑且工、条约工,在一个单元持续事变满一年,此后仍继承留用的,未婚的可按《探亲划定》第三条(二)项看望怙恃,已婚的可按《探亲划定》第三条(一)项看望夫妇;在一个单元持续事变满四年,此后仍继承留用的,可按《探亲划定》第三条(三)项看望怙恃。
 第四条 男女职工成婚后,分家两地,又不能在公休沐日团圆的,昔时可享受看望夫妇的报酬。
  职工带薪脱产到外地进修一年以上,不能在公休沐日与夫妇或怙恃团圆的,应操作进修假期回家探亲,可按划定报销其一次来回盘费,被看望的支属原则上不能到姑且进修所在看望。
  原本住在一路的夫妇,一方因事变必要替换到外地事变,不能在公休沐日团圆的,离去满一年,可享受看望夫妇的报酬。
  分家两地事变的双职工,一方享受了看望夫妇的报酬,另一方就不能再享受看望夫妇的报酬。
 第五条 职工与怙恃亲、夫妇都不住在一路,又不能操作公休沐日团圆的,可以凭证《探亲划定》每年看望一次夫妇,每四年看望一次怙恃。昔时不看望夫妇的,不能改为看望怙恃。
  职工的父亲或母亲和职工的夫妇同居一地的,职工在看望夫妇时,即可同时看望其父亲可能母亲,因此,不能再享受看望怙恃的报酬。
  职工的父亲和母亲差异居一地的,职工前往看望其父亲和母亲时,可按现实去一地旅程较远的一方计较旅途天数和报销来回盘费。
  职工看望夫妇或怙恃亲,应以常居地(正式户口地址地)为计较旅途天数和盘费的依据。如被看望的支属因事外出,职工到姑且住地看望时,其来回盘费只报销到被看望支属的常住地,高出的部门本人自理;没有高出的,按现实所需的盘费报销。施工单元或活动工地,则由职工地址单元按照现实环境,详细处理赏罚。
  职工有生身怙恃又有养怙恃的,只能看望一方(企业按劳保卡片挂号分别扶养相关为准)。
 第六条 《探亲划定》所称的“不能在公休沐日团圆”,是指不能操作公休沐日在家栖身一夜和苏息半个白日。详细把握由各市、县人民当局按照旅程远近、交通前提作出划定。
 第七条 切合看望夫妇前提的职工,因事变必要昔时不能看望夫妇时,其不实施探亲制度的夫妇,可以到职工事变所在探亲,职工地址单元应按划定报销其来回盘费,职工本人昔时则不再享受看望夫妇的报酬。
  切合看望怙恃前提的未婚职工和已婚职工,原则上应由职工本人回家看望,而不该由怙恃来事变单元看望。因事变必要不能回家看望,其怙恃前来事变单元看望的,职工地址单元可按划定报销其一人来回盘费,职工本人不再享受探亲假。
 第八条 职工因各类缘故起因与夫妇或怙恃团圆持续满《探亲划定》假期的,即不该享受一年一次或四年一次的探亲假报酬。但探亲假期人为照发(原告假的假期不扣人为的,不再另发;原假期扣发一部门人为的,另补足其扣发的部门),返往盘费可按划定报销。
  职工在探亲时代恰逢婚、丧事者,可按划定另给婚、丧事假。
  切合探亲前提的职工,若未婚职工昔时、已婚职工四年内未看望怙恃的,回家收拾丧事时,可按《探亲划定》的报酬处理赏罚,但不另给丧假。
 第九条 职工夫妇是部队干部的,其探亲报酬仍按原本划定治理,即:
  (一)部队干部一方,假如已经操作休假探亲,职工一方因有非凡环境必要再到队伍探亲时,经地址单元率领核准,可给以一次探亲假,假期最多不高出三十天。假期内本人的计时尺度人为照发,探亲来回盘费由本人自负。
  (二)部队干部一方因事变必要,昔时不能操作休假到职工一方地址地团圆时,职工一方可按《探亲划定》享受其探亲假和报销来回盘费。
  (三)在统一年内,假如职工一方已经享受探亲报酬,而部队干部一方又操作年休假探了亲的,职工一方原领取的来回盘费应该退回。
 第十条 女职工到夫妇事变所在生养,在生养休假时代,高出五十六天(难产、双生七十天,凭证省打算生养条例划定终身只生一个孩子,已采纳有用法子,担保不再生养者三个月)产假往后,与夫妇团圆三十天以上的,不再享受昔时探亲报酬。
 第十一条 具备看望怙恃前提的已婚职工,每四年给假一次,在这四年中的任何一年,颠末单元率领核准即可探亲。
  探亲假原则上不能分期行使。确因出产事变必要或路途不大远必要分期行使的,经单元率领核准,可以分期行使,但假期不得高出划定的天数,旅程假只给一次,来回盘费只按划定报销一次。
 第十二条 职工在探亲来回旅途中,碰着意社交通事情,譬喻塌方、台风、大水冲垮阶梯等,造成交通搁浅,甚至职工不能定期返回事变岗亭的,在持有内地交通构造证明,向地址单元提出申请后,因车船受阻而超假的日期可以算作探亲旅程假期。
 第十三条 切合探亲前提职工,病假已高出六个月,在病假时代,经率领核准回家探亲的,可按划定报销一次探亲盘费,但其回家探亲时代的人为,仍按有关病假报酬的划定执行。
  职工探亲时代染病时,其病休天数仍作为享受探亲计较,原划定的探亲天数不能顺延。假如职工因患急病、重病,探亲期满不能定期返回的,其延期返回天数,可按照医疗单元的证明,按病假处理赏罚。
 第十四条 切合探亲前提的,申请出国和去港澳探亲的归侨、侨眷和港澳同胞家族职工,仍按原划定执行。即申请去港澳的,从取得内地公安部分核准之日起,来回路途所需时刻在内,给假三个月;申请出国的,从取得护照签证之日起,来回路途所需时刻在内,给假半年。其核准的假期人为以及海内的路途费,可参照职工探亲划定治理,高出假期的,人为一致不发。
  享受《探亲划定》报酬的归侨、港澳同胞家族职工,其怙恃或夫妇回内陆后,职工前往看望的,可按照社交部、财务部、国度劳动总局〔1976〕部领一字第42号文划定,按探亲假报酬处理赏罚。盘费报销可参照出国探亲步伐,从职工栖身地到出境所在海内段盘费,按划定报销,高出的部门由本人自理,没有高出的,按现实所需的盘费报销。
 第十五条 实施计时人为制职工的假期人为,凭证本人尺度人为发给,不包罗奖金。
  实施计件人为制职工的假期人为,本单元划定有计时人为尺度的,按计时人为尺度发给;没有计时人为尺度的,按上年度本人的月均匀人为发给。
  在探亲假时代,附加人为、保存人为、粮价津贴、副食物价值津贴照发。
 第十六条 各单元应按照出产、事变环境公道布置职工的探亲假期,不要影响出产和事变的正常举办,而且不得因此而增进职员体例;职工探亲要听从组织布置。同时,要成立严酷的审批、挂号、告假制度,对无端超假或弄虚作假延迟假期的,超假时刻按旷工处理赏罚。
 第十七条 集团全部制企业、奇迹单元,由各市、县人民当局按照集团全部制企业、奇迹单元经济前提,参照《探亲划定》拟定详细步伐执行。
 第十八条 关于探亲盘费的报销,按省财务厅揭晓的《广东省职工探亲盘费实验步伐》治理。
 第十九条 《探亲划定》从国务院发布施行之日,即1981年3月14日起执行。已往省有关职工的探亲划定同时作废。


  • 上一条礼貌: 广东省人民当局关于取缔嫖宿、卖淫运动的暂行划定
  • 下一条礼貌: 广东省经济特区企业挂号解决暂行划定*
  •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中国法律网 版权所有 邮箱:service@5Law.cn 建议使用:1024x768分辨率,16位以上颜色 | 京ICP备2023040428号-1联系我们 有事点这里    [切换城市▲] 公司法
    400-8919-913 工作日:9:00-18:00
    周 六:9:00-12:00

    法律咨询5分钟内回复
    请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闭

    关注网站CEO微信,与CEO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