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律网
法律通行证: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律师加盟热线:400-8919-913   律信通 律信通  
律师
公众 咨询 贴吧
律信通 案件委托
频道 房产 婚姻 交通事故 保险 建设工程 劳动
留学
公司 合同 刑事辩护 医疗 知识产权 工商
新闻 宽频 文书 常识 案例
法规 专题 杂志 百科 论文
查找全国各地律师: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点击各城市名拼音首字母查找律师 公众找律师,信赖律信通!律师做宣传,首选律信通!
公检法司
频道直达: 法界新闻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司法 | 工商 | 税务 | 质检 | 聚焦国土 | 矿山与安全
公检法司
社会新闻世间百态 人间冷暖 大千世界 权益保护 婚姻家庭 劳动保障 经济纠纷
当前位置: 主页 > 法制新闻 > 世间百态 >

男子流浪10年说不明身世 称想回日本

时间:2011-12-08 10:42来源: 作者: 中国法律网

  姓名:吕哲明年龄:39岁

  寻家启事

  说不明身世记不清经历 广州流浪十年 在救助站收容时间最长 渴望能够回家

  Who Am I?

  自称是日本人

  不知家在何处

  出生地:自称出生在日本横滨

  祖籍:称父亲来自广东中山

  经历:称2001年来到广州暨南大学华文学院求学,大半年后退学。父母双亡,尚有亲戚留在日本。

  困境:没有任何证件可证明其身份;日语说不清楚,汉语又不太会说;困守救助站长达4年。

  愿望:找回身份,回归家乡。

  自称是日本人的吕哲明怎么会困居广州10年?其中有何曲折?昨天,记者在广州市救助站见到了在此居住4年之久的吕哲明。“我想回家”,他向记者表明了强烈的愿望。

  救助站四年难证其身份

  吕哲明长相颇似日本人,举止也很有礼貌,一嘴小胡须,一脸沧桑样。记者不由得联想起曾经风靡一时的“犀利哥”,不过,中国的“犀利哥”在成名后踏上了返乡的路,而吕哲明想要回家,却是困难重重。

  在广州流浪多年后,2008年,吕哲明找到广州市救助站寻求帮助,市救助站对于他说的外国人身份和经历十分重视,立即给予救助,并多方查找和寻求证实他的身份,但是由于他的所有有效证件全部遗失,本人又说不出太多的有价值信息,寻访工作进入了“死胡同”。吕哲明无奈只能在救助站里一呆就是4年,成为站里滞留时间最长的流浪救助人员。

  “我们希望媒体能够帮忙,让更多人发现他,说不定能辨别他的身份。”广州市救助站市区分站管理科的有关负责人对记者说。

  究竟这是一个真正的日本人,还是只是个梦想出国的“江湖骗子”?一切都还有待我们去确认。

  所有线索均告中断

  在吕哲明身上有太多问号,但是由于存在沟通问题,尽管反复交谈一上午,但得到的信息十分有限。

  吕哲明告诉记者,他的父亲吕照雄祖籍广东中山市,1970年东渡日本,1972年在日本横滨生下了他。2001年他来到广州,在暨南大学华文学院求学,大半年后退学,然后在外面租房住。后来护照过期并丢失,回不了日本,他就来到广州市救助站求助。

  据市救助站有关负责人介绍,吕哲明于2008年2月27日来到市救助站,救助站立即帮助他联系了日本方面,但是日本驻广州领事馆答复无法核实此人确切信息。而后救助站再根据吕哲明所述致电广州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华文学院经过查找,找到了曾教过吕哲明的一位老师。老师说对他有印象,但是学校方面也找不到他的入学记录。救助站工作人员还向出入境管理处查访,答复是无此人的入境记录。最后,救助站专门派工作人员向中山市了解其父吕照雄的信息,也未查到该人户籍信息。

  “有几种可能。一是年代太久,吕照雄的原籍记录已经不存在了。二是吕哲明说谎,他没有说出真实信息。三是真的是时间太长,记录遗失了。”有人推测。

  曾患肺结核

  “2008开始,他先是几天过来一趟,现在基本上天天呆在这里。”工作人员说,吕哲明的身体状况和精神越来越差,救助站曾介绍他到专科学校做日语助理,但他一心想回日本不愿工作。今年,他患上了继发性肺结核,救助站将他送往医院救治,如今病情好转,但是身体更显虚弱。

  昨日,吕哲明告诉记者,现在他每天都出去转转,觉得站里太闷。站里负责人表示,现在他也愿意出来工作了,但是已经没有单位愿意要他了,“因为他没有任何证件,属于典型的‘黑户’。”

  “我们没有相关法规来处理这种情况。”有关负责人表示。本来按照规定,救助站收留救助的都是无家可归的流浪汉,每个人不能进出救助站超过两次,每次只能停留十天。但是吕哲明的情况却让救助站破了例,但这样不是长久之计。

  最棘手

  语言不清 记忆混乱

  要寻找其真实身份,语言是个很大的障碍。吕哲明告诉记者,从2002年后,他一直都在学说中国话,日语已经忘得差不多了。救助站曾经请来会日语的志愿者,但还是无法沟通。据志愿者描述,吕哲明说的话经常是牛头不对马嘴,答非所问。

  举止颇有礼节

  精神不似有病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一直用普通话与其交流,也存在沟通不畅。对方似乎听不太懂汉语,其汉语发音又带有生硬的外国腔调。“不论是从外表来看,还是从言谈举止来观察,吕哲明都很像是日本人。他走路的姿势和坐姿还有跟人交谈时的样子,都很有规矩的,很有礼节。”见过他的人这样描述。

  而据记者观察,吕哲明并不像是精神有问题,既没有喃喃自语,也没有彷徨失神。

  最悬疑

  2002~2008年身在何处

  现在最大的谜团是吕哲明根本无法交代2002~2008年期间他在何处,在做什么。2008年之后,他倒是一直在救助站里呆着,但之前一片空白。

  吕哲明说,他想回日本,想回家。他很配合记者的采访,但苦于无人能完全明白他所说的话。他说自己没有朋友,父母亲都已去世,在日本还有一些亲戚。

  对于记者的多数问题,他都是摇头,不知是听不懂还是不知道。也有人怀疑,他可能记忆或头脑有问题,谁也不知道,在这么多年的流浪生涯中,他遇到过什么情况。

  吕哲明表示希望有人能帮助他返乡,但是有效信息太少,这个落魄的流浪汉现在白天在街头流浪,晚上回救助站睡觉。

  救助站的人都希望能够调动一切线索,帮助吕哲明回家,“也许有人看报纸后会发现自己认识他,提供信息来找出他的身份,助其实现梦想。”

  线索俱断

  1

  日本领事馆

  2008年,吕哲明刚刚来到救助站,站里就联系了日本驻广州领事馆,但对方答复无法核实此人确切信息。

  2

  暨大华文学院

  有老师表示对当年的这个学生有点印象,但学校方面查不到任何资料。

  3

  出入境管理处

  救助站曾向出入境管理处查询,答复是没有此人的入境记录。

  4

  祖籍中山市

  吕哲明说自己的父亲叫吕照雄,是广东中山人,1970年来到日本。但救助站在中山市未核查到其父的户籍信息。

  谁能帮助这位糊涂的流浪汉回家?如果认识吕哲明或能提供线索的,请拨打本报报料热线:81900123。

  文/记者周祚 通讯员文燕媚

  图/记者乔军伟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免费法律咨询 在线提交,三十分钟内百分百回复!
中国法律网 版权所有 邮箱:service@5Law.cn 建议使用:1024x768分辨率,16位以上颜色 | 京ICP备2023040428号-1联系我们 有事点这里    [切换城市▲] 公司法
400-8919-913 工作日:9:00-18:00
周 六:9:00-12:00

法律咨询5分钟内回复
请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闭

关注网站CEO微信,与CEO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