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是劳资双方利润分配问题,资方主要问题在于有些小城市的球队市场和大城市的球队市场根本没法比,所以你会发现大的城市会有很多球队,而且都经营的不错(比如洛杉矶),小城市没有那么大市场当然就买不了那么高的票价,没有票价收入就没法花大价钱吸引球星,或者包装自己的球星,这样球队的整体竞技水平也就没有那么好,拿总冠军也就没戏了。所以资方希望分的更多的利润分成,变成五五分账或者为球队增加硬工资帽这样有钱的球队就不会有过于豪华的阵容。但是劳方坚守53%的底线,主要是由于好像联盟的一些规定会让球员有一定的经济损失然后合计算下来等于球员已经是50%的利润分成了,如果答应资方要求,等于球员分成只有47%。
不过不得不提现在在美国众多职业联赛中,NBA的受关注度应该排在3、4位,但是球员工资确排在首位。重点还是在,大牌球星和球队老板的利润分配问题上。 劳资纠纷,前一段时间那个谁不是宣布常规赛前两周的比赛取消了嘛! 很可惜,无论是身为劳方的球员,还是身为资方的老板,都不愿意退那一步。于是,谁都不愿看到,但谁都无法阻止,时隔13年,NBA又停摆了。 这是一个谁都伤不起的局面。以1998年NBA停摆为例,球员损失6亿美元,联盟损失15亿美元,美国广播公司也损失了2亿美元。虽说NBA老板财大气粗,搞NBA球队也不是惟一产业,但毕竟NBA每年有约40亿美元的收入,哪个老板愿意放弃分成?球员就更伤不起了,大家吃的都是青春饭,短时间的抗争还耗得起,一旦进入拉锯战,又有几个能像科比一样“大不了就不玩了”? NBA连续七年上座率超过90%,收视率和商业合作也与日俱增,但NBA官方仍声称上赛季亏损3亿美元、22支球队亏本。看看个人无抵押小额借款。另一方面,NBA在美国四大职业联赛中的影响力和收入排名远在橄榄球和棒球之后,但球员收入却居四大联赛之首,人均年薪500万美元。所以,NBA历次劳资纠纷,并不是穷人间的较量,在纽约的谈判桌前,一群富有的老板和运动员争取的不是饭碗或者尊严,而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贪欲。 “球迷用他们辛苦赚来的钱购买球票、冠名商品以及给电视付费,你让他们去同情谁?”湖人球员鲁克·沃顿的话说得非常中肯。NBA停摆,老板和球员无论损失多大,他们依然很富有。而他们的衣食父母——球迷,却对目前的情况毫无发言权,只能看着这些靠自己的钱富起来的人将联赛推向深渊。总有一天,劳资双方会为现在的愚蠢行为付出代价。或许到时候他们只有抛硬币玩了:正面就上网,反面就睡觉,竖起来就继续谈判,要摔碎了就来中国打球.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