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财经类中等职业学校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它的任务是:学习现代财经应用文写作的基本理论和知识,让学生了解财经应用写作的意义和作用。根据本专业的业务要求,讲授从事本专业中常见文种的性质、特点、基本格式、写作方法和要求等,具有拟写与本专业有关的常用应用文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课内外教学活动,使学生全面了解常用应用文的基本常识,能根据实际需要较熟练、规范地撰写常用应用文。在教学中注重政策法规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切实提高学生从事应用文写作的综合素质。 (一)知识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应用文的历史沿革概况,明确学好应用文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2.了解公文、宣传应用文、法律应用文、经济应用文、事务应用文、礼仪应用文、涉外应用文等七大类应用文中各种文体的基本概念、分类、特点、作用、使用范围等基本知识。 (二)能力培养目标 1.能仿照教材中的例文基本学会拟写公文、法律应用文、经济应用文、涉外应用文。 2.能根据实际需要较熟练、规范地撰写宣传应用文、事务应用文、礼仪应用文。 (三)思想教育目标 1.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与各类应用文写作有关的政策法规常识教育,注重职业道德教育。 2.在应用文写作的实践训练活动中培养学生重视调查研究,坚持实事求是,学会辩证地分析问题的作风。 3.培养学生求真务实、讲究时效和一丝不苟的写作态度。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基础模块(一)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 1.理解应用文的基本概念,了解应用文的分类情况及其作用。 2.初步了解应用文的一般特点,明确学好应用文的基本要求。 (二)公文 1.了解公告、通告、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函、会议纪要等9种公文的概念、特点、作用及其使用范围。 2.能区别公告与通告、请示与报告的不同点。 3.重点掌握通知、通报、报告、请示、函、会议纪要等6种常用公文的行文关系及其具体的写作要求与方法,能仿照教材中的例文加以拟写训练,要求做到格式规范。 (三)宣传应用文 1.具体了解新闻、广播稿、演讲稿的概念、特点及其写作要求与方法。 2.能撰写新闻稿、广播稿、演讲稿。 (四)法律应用文 1.了解民事起诉状、刑事自诉状、经济纠纷起诉状的概念、结构与写法。 2.能仿照教材中的例文学写民事起诉状和刑事自诉状、经济纠纷起诉状。 (五)经济应用文 1.了解意向书、经济合同、说明书、广告的概念、特点、作用、种类。 2.能区别意向书和经济合同的不同。 3.能仿照教材中的例文学写意向书、说明书、经济合同。 4.能够撰写文字广告。 (六)事务应用文 1.掌握证明信、推荐信、感谢信、慰问信、贺信、倡议书、建议书、申请书、计划、总结、会议记录、简报、调查报告的结构、格式和写法。 2.能撰写证明信、推荐信、感谢信、慰问信、贺信、倡议书、建议书、申请书等专用书信。 3.能较快速而准确地作会议摘要记录,并能编写格式规范的会议简报。 4.能结合班级工作、个人工作与学习等实际情况以及社会实践活动制订相应的计划,撰写总结、调查报告。 (七)礼仪应用文 1.掌握欢迎词、欢送词、开幕词、祝词等常用礼仪应用文的使用范围、特点、格式和写法。 2.能撰写欢迎词、欢送词、开幕词、祝词。 (八)涉外应用文 1.了解涉外函电、备忘录的种类、格式和写法。 2.能仿照教材中的例文拟写涉外业务函件。 选学模块(一)公文 1.了解决定、指示、意见3种公文的概念、特点、作用及其使用范围。 2.掌握决定、指示、意见3种公文体的写作要求与方法,仿照教材中的例文学写这3种公文。 (二)宣传应用文 1.了解通讯、解说词的概念、特点及其写作要求与方法。 2.初步学会撰写通讯、解说词。 (三)法律应用文 1.了解上诉状、申诉状、答辩状的概念、结构与写法。 2.了解上诉状与申诉状的区别。 (四)经济应用文 1.了解招标书、投标书、市场预测报告、经济活动分析报告、市场决策方案的概念、特点、作用、种类、基本格式和写作要求。 2.能仿照教材中的例文拟写招标书、投标书、市场预测报告、经济活动分析报告、市场决策方案。 (五)事务应用文 1.了解规章制度、启事、海报、述职报告的基本格式和写法。 2.能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制订相应的规章制度。 3.能根据实际需要撰写各种类型的启事,设计不同形式的海报。 (六)礼仪应用文 1.了解讣告、悼词的基本格式和写作要求。 2.初步学会撰写讣告和悼词。刑事辩护书。 (七)涉外应用文 1.了解涉外经济合同、涉外商情调研报告、商品经销和代理文书的种类、格式和写法。 2.能仿照教材中的例文学写涉外经济合同、涉外商情调研报告、商品经销和代理文书。 实践教学模块(一)课堂实践训练 1.对教材中的常用应用文应加强实践性训练,如通知、请示、函、会议纪要、新闻稿、广播稿、演讲稿、经济合同、说明书、广告、证明信、推荐信、倡议书、申请书、计划、总结、调查报告等。能根据老师提供的“情境材料”及写作要求,选用相应的文体较熟练地完成写作任务。 2.对学生平时接触较少或写作难度较大的法律应用文,可采用“模拟法庭”的情境教学活动方式,让学生在整个活动的过程中巩固法律应用文的基本知识,学写法律应用文,直观形象地接受法制教育。 (二)课外实践训练 1.结合班级主题班会等活动,对学生进行应用文写作的综合性实践训练:主题班会准备阶段分别撰写海报、通知、发言稿或演讲稿;主题班会进行阶段作会议记录;主题班会结束后写会议纪要、会议简报。 2.结合学校举办的大型活动(如运动会、文艺汇演等),组织学生进行现场采访,撰写新闻、通讯、广播稿。 (三)社会实践训练 1.组织学生到机关、企事业单位参加短期的见习活动,通过某种公文形成的全程性实践操作训练,使学生提高公文写作的实际水平。 2.利用寒、暑假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专题调查研究,撰写市场预测报告、社会调查报告等。 四、说明1.本课程教学内容采用模块结构,包括基础模块、选学模块、实践教学模块。基础模块是教学中必须完成的基本内容,应严格按照规定的课时授课。选学模块中的教学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对学生毕业后使用频率低又有较大写作难度的应用文,可选学其基本格式与写作方法;对于日常应用文,学生在初中阶段已学过,平时使用的频率又较高,可针对写作中存在的通病加以点拨、校正,不必按教材中的内容循序教学。实践教学模块重在加强应用文写作的实践训练,可统一安排时间进行课内训练和社会实践训练。可分专题集中训练,也可利用平时的班级和学校活动进行综合性训练。 2.教学建议 (1)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的讲授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密切注意当前社会生活、经济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收集典型案例,并加以分析,使学生进一步提高应用文的实践运用能力。 (2)要引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对容易混淆的几种应用文体能区别其不同点。 (3)要突出应用文写作能力的培养,写作实践训练应做到“五个结合”,即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集中训练与分散训练相结合,专题训练与综合训练相结合,模拟训练与实践运用相结合。 (4)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应注重全程性的指导与管理,做到活动前有组织发动工作,活动过程中有指导、检查,活动结束后有反馈、总结和评价。 (5)评价学生应用文写作课的成绩,应以写作实践运用能力为主要依据,写作基础知识考查的比例应适当控制。 (6)在平时的应用文写作训练中,应注重培养学生严谨的写作态度,努力提高文面质量,无论是书写、格式、文字表达,刑事。还是标点符号和数据的使用,都应一丝不苟。 学时分配建议(102学时)
注:经济应用文必须讲完,其它内容选讲。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