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律网
法律通行证: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律师加盟热线:400-8919-913   律信通 律信通  
律师
公众 咨询 贴吧
律信通 案件委托
频道 房产 婚姻 交通事故 保险 建设工程 劳动
留学
公司 合同 刑事辩护 医疗 知识产权 工商
新闻 宽频 文书 常识 案例
法规 专题 杂志 百科 论文
查找全国各地律师: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点击各城市名拼音首字母查找律师 公众找律师,信赖律信通!律师做宣传,首选律信通!
公检法司
频道直达: 法界新闻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司法 | 工商 | 税务 | 质检 | 聚焦国土 | 矿山与安全
公检法司
社会新闻 世间百态 人间冷暖 大千世界 权益保护 婚姻家庭 劳动保障经济纠纷
当前位置: 主页 > 法制新闻 > 经济纠纷 >

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改革真相 (转)

时间:2012-07-08 02:03来源:小豆 作者:风筝的私生活 中国法律网

中国房地产最隐密的真相
作者鲁国平
日前,迪拜房地产泡沫破灭引发国内舆论对房地产绑架中国经济的争议,甚至不少学者惊呼中国这种发展经济的模式十分危险,当下就有和迪拜一样的崩盘下场,并且会形成连锁反应。显然这种经济模式也非我等大多数人所支持,早在几年前本人便行文对这种掠夺式经济现象进行过反对,当时也断言过中国潜在的经济危机离爆发即将不远。

可中国就是中国,尤其有政治特色就有相对应的经济特色,如果单纯从经济学的规律以及原理出发看待中国经济那无疑会失之偏颇的,为此,我看,现代中国房地产绑架的经济模式不仅不“危险”,至少目前来看短时间不会有大事发生,反而相对迪拜这类国家很安全,因为它比起来一些单纯的市场经济国家一旦危机来了更加容易保持平衡,妨害司法罪。轻易找到内部的经济危机的牺牲品转嫁危机。
凡是懂得中国文化的人都知道,一阴一阳同时存在的中庸之道是保持事物状态长期自然平衡、稳定的最大秘诀,虽然如此做在单一简单的经济模式下未必能够有发展后劲,甚至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比起国外西方经济强国快速崛起其长期缓慢、停滞的绊脚石,但当这种文化主导的政治以及政权无疑是最稳固,最符合封建统治阶级长期利益的,于是在历代强权的推动下,扰乱公共秩序罪。儒家中庸文化和专制政治的一阴一阳互为表里的结合对中国几千年漫长封建社会时期甚至中华民族的融合统一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也成为后人常用常新却万变不离其宗的方法论。包括当今中国运行经济的特殊模式也概莫能外。

事实上,尽管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部长余斌日前就认为,在中国,房地产行业是与国民经济高度关联的产业,占GDP的6.6%和1/4的投资,与房地产直接相关的产业达到60个。特别是房地产正在绑架中国金融。中国金融机构在房地产里的贷款(包括开发商贷款、土地贷款和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已经达到几十万亿,在这种情况下,金融机构是不敢轻易紧缩房贷政策的。否则,房地产价格迅速下跌,银行存量房贷将面临巨大风险,可如今房地产绑架的中国经济模式却正是为国内既得利益群体所最惬意最理想的经济状态,并且一直以来,既得利益集团通过对作为国民经济的龙头以及支柱产业的房地产的经济源头资源的垄断和炒作以及各方面的利益勾结便达到了源源不断地从老百姓手里鲸吞到巨额财富的目的,而之所以他们能够如此轻而易举地把社会财富向自己这一边转移、分配,甚至腐而不败,败而不到,我觉得,首先那都是中国给予国内计划经济披了一张西方市场经济皮的缘故。
结果中国经济一方面是市场主导经济在表面起作用,一方面是权力主导经济在暗中起决定作用,关键时刻谁掌握经济决策权谁就可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让所有市场经济的成果以及老百姓辛苦劳作的功劳归其政治权力者和既得利益者所有,这一点在中国股市里也可以看到其典型权力横空出世操作圈钱的痕迹。

无可置疑,无论目前中国在楼市还是股市,在无所不在的政治权力干预下,一只权力的市场黑手为所欲为,按市场规律办事和保持市场经济的独立性只能是一句空话而已。不客气地讲,改革开放几十年以来,中国经济的壮大发展不过是靠不断掠夺老百姓的劳动财富所维系的。中国经济危机的消弭无法像西方强国那样靠军事扩张以及经济侵略去向弱小国家转移,注定是内部自我消化,让没有任何抵抗力的老百姓一再做无辜牺牲品。长袖善舞的权势者以及既得利益资本集团自然都是中国楼市股市最后和最大的赢家。
其次,其实大家包括我都知道,房地产绑架了中国经济就像吸了毒品一样欲罢不能,其根本原因之一还在于它背后同时“绑架”了地方政府的gdp,“绑架”了官员的福利即灰色收入,“绑架”了本行业以及下游产业的依赖性发展,“绑架”了既得利益集团的荣华富贵……使得所有公共权力以及其掌握者和既得利益资本集团联合一起来欺负、剥削、掠夺老百姓,唯一不同的一点是,除了老百姓是被迫绑架的、归根结底的买单人――冤大头,其他人以及组织都是心甘情愿,共谋共利的。实质上,说地方政府和官员以及既得利益集团绑架了房地产为其所用比说房地产绑架了中国经济更合适。这也可能是至今抱琵琶半遮面的、比起经济体制改革慢一大步的政治体制改革停滞不前的阴谋恶毒之处。

也知道,房地产绑架的中国经济早已千疮百孔,烂得一塌糊涂;权力和经济体勾结形成的一条房地产产业链无非靠蒙和骗以及无耻掠夺过日子,几乎把中国经济架空;此外老百姓就如同一只只软皮球,既得利益集团和强势者就靠践踏他们走出一条穷奢极欲以及歌舞升平的极乐世界。但这并不妨碍其明一套暗一套的模式可以相对长命百岁,除非有第三方、天灾人祸等外力的非常极端作用很难打破这种平衡。
我觉得,一些评论家所建议政府的“痛下决心,纵然有阵痛,也要刺破泡沫,使房价回归理性”的想法不错,我也曾经有此幻想,然而要想使中央有所动作,想让地方政府和政府官员以及既得利益资本集团断腕替百姓疗伤,几乎比登天还难,太不现实了。君不见古人就有“国家兴百姓苦,国家亡百姓苦”的慨叹,什么时代和朝代中国不是等到彻底政息人亡再重新洗牌的?

是的,一味炒作楼市股市抬升经济泡沫以及以房地产绑架中国经济危险,非是历代统治阶级不明白这个道理,看不透其中玄机与危险,而是积重难返,要想真正剔骨疗伤或叫既得利益集团放弃房地产这架比起来实干要容易得多的发财致富的战车并且赔偿损失,那么就势必会失去各方面包括政治利益格局平衡,首当其冲危及自己的统治地位,这是万万不能的。所以与其如此冒这种风险,还不如大家一起得过且过,以错就错,自杀性发展,捆绑完蛋,或者把中国变成半殖民地国家与洋大人一起分享家奴亿万。最不济的也还有最后船要沉了掌舵人可以有预先跳到另外一条大船上去的机会,三十六计走为上策。现在国内大多数政府官员及其子女和公司高管都在忙着向国外转移资产或移民就是一个例证或信号。

于 2010-4-1 15:39:03 发布在>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免费法律咨询 在线提交,三十分钟内百分百回复!
中国法律网 版权所有 邮箱:service@5Law.cn 建议使用:1024x768分辨率,16位以上颜色 | 京ICP备2023040428号-1联系我们 有事点这里    [切换城市▲] 公司法
400-8919-913 工作日:9:00-18:00
周 六:9:00-12:00

法律咨询5分钟内回复
请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闭

关注网站CEO微信,与CEO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