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社会养老保险讲解 以下讲解纯系个人理解,并且尽量采用了通俗语言。如转载,请标明出处。同时我尽量讲解细致一些,多举例,因为在实际给客户讲解的过程中,我发现大部分客户对社会养老保险确实不会计算。可能比较长,建议您耐心看完它。 先说一条新闻:根据太原市企业养老保险管理服务中心、太原市医疗保险中心提供的测算数据,2009年我市企业退休人员月平均养老金是1162元(可以看到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远低于全省平均工资的),退休人员年人均医疗费是1878元(可以看到退休后每年的医药费就要用掉自己一个月以上的工资。)。 第一、两个关键文件: 1、 《太原市统一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施办法》(并政发[1998)104号)(以下简称“办法”),这是最初的养老保险的文件。 2、 《太原市人民政府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意见》(并政发[2007]28号)(以下简称“意见”),执行新的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计发从2006年1月1日算起。 第二、如何缴纳保险费。 1、企业职工的缴纳方式: 企业按照其上年度职工工资总额的20%来缴费,所有费用进入社会统筹账户,归社会所有。职工按照自己缴费工资基数的8%来缴费,所有费用进入其自己的个人账户,归自己所有。(1997年7月至2005年12月,职工个人账户的缴费比例是11%,其中有3%是企业出的钱。从2006年1月起,职工个人账户里就只有自己交的那8%了。) 如果您所在企业效益不好,您的工资低于全市上年职工月平均工资60%的,则按全市上年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作为您个人账户的缴费基数。 2、灵活就业人员的缴纳方式: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为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缴费比例为20%,其中8%记入个人账户,退休后按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计发基本养老金。 第三、退休后的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这一条是关键,请一定认真学会哦) 1、基础养老金=(您退休时上一年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您的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您的累计缴费年限×1% 其中您的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计算方式: 先用您历年缴费工资基数分别除以每个缴费年的前一年全省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求出每年缴费指数,并把它们全部都加起来(假如2009年您的缴费工资基数为2000元,2008年全省平均工资为1800元,那么您2009年的缴费指数就是1.11;而您2008年的缴费工资基数为1600元,2007年全省平均工资为1700元,那么您2008年的缴费指数就是0.94)。 再与您的视同缴费年限相加(所谓“视同缴费年限”是指在没有实行社会统筹的时候,太原市应该是在98年12月31日以前参加工作的正式职工的工龄,例如我是99年参加工作的,那么我就没有视同缴费年限。而我的同事是90年参加工作的,那么他就有8年视同缴费年限。)。 再除以您的累计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得出平均指数。 最后用平均指数乘以您退休时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得出您的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 举例:假设您是在1990年参加工作的,实行社会统筹以后您每年的缴费指数都是1.11,一共交了15年,您退休时上年度全省平均工资为2000元的话,那么您的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就是: (1.11指数×15年+8年)÷(15年+8年)×2000元=2143元。 【举例】 甲和乙同时退休,在职期间均按上一年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为基数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也就是说每年缴费指数都是0.6),甲的缴费年限为40年,乙的缴费年限为15年,退休时上一年社会平均工资为2000元/月(这里面暂不考虑“视同缴费年限”那一块) 甲的基础养老金=(2000元+0.6×2000元)÷2×40年×1%=640元 乙的基础养老金=(2000元+0.6×2000元)÷2×15年×1%=240元 【举例】 甲和乙同时退休,在职期间甲一直按上一年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00%为基数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也就是说每年缴费指数都是3),乙一直按上一年职工月平均工资的100%为基数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也就是说每年缴费指数都是1)。两人的缴费年限均为15年,退休时上一年社会平均工资为2000元/月(这里面暂不考虑“视同缴费年限”那一块) 甲的基础养老金=(2000元+3*2000元)÷2×15年×1%=600元 乙的基础养老金=(2000元+1*2000元)÷2×15年×1%=300元 【分析】 缴费工资基数越高或者缴费年限越长领取到的基础养老金将越多 2、个人账户养老金=退休时个人账户储存额÷本人退休年龄相对应的计发月数 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表 退休年龄 计发月数 退休年龄 计发月数 退休年龄 计发月数 40岁 233 51岁 190 62岁 125 41岁 230 52岁 185 63岁 117 42岁 226 53岁 180 64岁 109 43岁 223 54岁 175 65岁 101 44岁 220 55岁 170 66岁 93 45岁 216 56岁 164 67岁 84 46岁 212 57岁 158 68岁 75 47岁 208 58岁 152 69岁 65 48岁 204 59岁 145 70岁 56 49岁 199 60岁 139 50岁 195 61岁 132 【举例】 退休时个人账户储存额为元 40岁退休,个人账户养老金=元÷233(40岁相对应的计发月数)=128.75元 50岁退休,个人账户养老金=元÷195(50岁相对应的计发月数)=153.85元 60岁退休,个人账户养老金=元÷139(60岁相对应的计发月数)=215.83元 【分析】 退休年龄越大,退休时领取的个人账户养老金越多。本例中在个人账户储存额相同的情况下,60岁退休的比40岁退休的个人账户养老金多87.08元。 第四、两个关键年份----1998年(办法)和2006年(意见)。 1、“办法“实施后参加工作、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人员,退休后的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 2、“办法“实施前参加工作,“意见”实施后退休且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人员,在按第1款发给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基础上,再发给过渡性养老金和调节金。 过渡性养老金=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前本人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即98年6月30号以前的全部缴费年限)×1.3% 【举例】 甲是90年参加工作的,其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为2000元,其建立个人账户前本人的缴费年限为8年,那么他的过渡性养老金为:2000元×8年×1.3%=208元。 调节金:2010年以后(含2010年)取消调节金,故此不再做说明。 以下三条可以暂时不看,因为涉及的面很小。 3、“意见”实施后达到退休年龄但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累计不满15年的人员,不发给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一次性支付给本人,按累计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每满一年再发给1个月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由社会统筹基金支付,同时终止基本养老保险关系。 4、“意见”实施后,1998年6月30日前参加工作的原固定工,不具备退休条件,且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由医院证明并经市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可按国发[1978]104号文件规定办理退职手续。 退职生活费=(基础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调节金)×40%+个人账户养老金 职工办理退职手续时年龄不满40周岁的,其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发月数一律按40周岁计发月数取值。 退职生活费实行新老办法对比(老办法为晋劳社养[2002]361号规定的办法),新老办法实行五年过渡期,过渡期办法按“意见”规定的职工退休基本养老金过渡办法执行。 5、“意见”实施前事业单位已转制为企业的,实施后对转制过渡期内,职工退休后基本养老金的计发办法,按“意见”规定执行。如按“意见”规定新老计发办法对比后计发的养老金,低于转制时按原事业单位退休金计发办法计发的养老金,其差额部分仍按原规定采用加发补贴的办法解决。 第五、国家法定退休年龄: 国家法定的企业职工退休年龄是:男年满60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 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其他有害身体健康工作(以下称特殊工种)的,退休年龄为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 因病或非因工致残,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退休年龄为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5周岁。 就是说即使您已经交够15年了,但是您没有到法定退休年龄,也是不可以退休的。必须一直缴费至法定退休年龄才可以领取养老金。并不是很多人理解的只要交够15年就可以领退休金哦。 第六、太原近几年职工平均缴费工资基数:(网上找来的数据,不敢保证完全正确哦)
从上表可以看出,以前灵活就业人员的最低缴费指数并不完全是0.6,而是以人家社保中心定的数字为准的。后来据说是很多下岗职工表示承担不起这么高的保险费,才又改回可以按0.6为指数来交费的。2010年灵活就业人员的缴费工资基数是上年度平均工资的60%和100%两档。 第七、综合举例: 【举例】 以我本人为例,我是1977年出生的,1999年参加工作的,55岁退休时一共工作了33年。从近几年的工资基数来看,我们单位一直是按照最低基数交的费。也就是说每年的指数都是0.6。 那么我2032年退休,按照平均工资涨幅为1.10来算,到2032年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元,那么我的指数化工资就是元。那么我的基础养老金就是(元+元)÷2×33年缴费年限×1%=5097元。 而我55岁退休,是要用个人账户总额除以170。我的个人账户里的钱从2003年至2032年约为元。再加上利息和2003年以前的钱,就算为12万整吧。 ÷170=706元。 那么我的退休金就是5803元。而当时的全省上年度平均工资为元,我只拿到了30%. 【举例】 假设某灵活就业人员甲从2003开始缴费,至2032年退休,每年的缴费指数都是0.6,按照上例所计算的2003至2032年每年全省平均工资来算,甲一共缴了28万多,其中他个人账户里约为11万。 每年随着工资的升高,养老保费还会持续增高。至2031年,甲需缴纳的全年养老保费为元。 假设甲于2030年不幸身故,则只退还其个人账户里的10万元及其利息。同时支付丧葬费和抚恤金。(标准各地不一,迎泽区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08年的文件上写着企业退休职工的丧葬费2000元以及抚恤金3000元。) 社会养老保险不能不参加,不参加的话是不能买社会医疗保险的哦。虽然国家早就有说法说可以单独买社会医疗保险,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是必须先买社会养老保险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