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律网
法律通行证: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律师加盟热线:400-8919-913   律信通 律信通  
律师
公众 咨询 贴吧
律信通 案件委托
频道 房产 婚姻 交通事故 保险 建设工程 劳动
留学
公司 合同 刑事辩护 医疗 知识产权 工商
新闻 宽频 文书 常识 案例
法规 专题 杂志 百科 论文
查找全国各地律师: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点击各城市名拼音首字母查找律师 公众找律师,信赖律信通!律师做宣传,首选律信通!
公检法司
频道直达: 法界新闻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司法 | 工商 | 税务 | 质检 | 聚焦国土 | 矿山与安全
公检法司
收养法规
当前位置: 主页 > 民商 > 收养 > 收养法规 >

法治蓝皮书关注残疾人权利保障

时间:2012-02-22 23:25来源:逍遥岛主     作者:寂寞的眼泪 中国法律网

  20日面世的中国社科院《法治蓝皮书(2012)》,对2011年中国残疾人权利保障事业的总体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蓝皮书认为,当前中国残疾人权利保障的法律法规体系已基本形成,残疾人“无障碍环境”建设取得可喜进展。但是要实现残疾人平等享有权利,还需要进一步促进残疾人权益保障从福利保障型向权利保障型转变,需要民间社会和残疾人自身发挥更大作用。

  权利保障“迈上新台阶”

  蓝皮书说,自1990年《残疾人保障法》颁布实施以来,中国残疾人权利保障法治建设成效显著。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在“人权入宪”、实行“以人为本”的执政方针,中国推动制定、批准和实施《残疾人权利公约》以及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等因素的推动下,中国残疾人权利保障法治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

  蓝皮书指出,2011年是《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开始实施之年,是中国残疾人权利保障法治建设迈上新台阶的一年。与此同时,2011年也是各地方依据《残疾人权利公约》和《残疾人保障法》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情况修订《残疾人保障法》实施办法或条例基本完成的一年。这是完善中国残疾人权利保障法律法规体系的重要步骤。

  残疾人事业纳入“十二五”

  蓝皮书指出,由于单纯的残疾人权利保护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残疾人的权益问题,所以必须把残疾人事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使残疾人的各项权益在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得以实现。为此,2011年国务院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转发了国务院残疾人工作委员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的《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以下简称《刚要》),其实收养。要求切实贯彻实施。

  《纲要》客观地分析了中国残疾人事业面临的形势,明确了“十二五”时期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总目标和指导原则,确定了“十二五”时期残疾人事业的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以及纲要的实施、监测和绩效评估。

  “无障碍环境”建设进展显著蓝皮书称,针对《残疾人保障法》中规定的无障碍环境建设,目前《无障碍建设条例》已进入征求意见阶段。而建设部等13个部委根据《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要求,收养。共同制定的《无障碍建设“十一五”实施方案)》已经实施完毕,推动形成了城市无障碍化的基本格局。《无障碍建设“十二五”实施方案》即将出台。这些“无障碍环境”建设包括:全国民航机场航站区基本完成无障碍设施建设或改造,航空公司和机场根据需要配置各型轮椅、电瓶车。城市新建的地铁、轻轨车站均设置垂直电梯、无障碍入口等。

  与此同时,目前中国政府还正积极推进“信息无障碍”工程。比如,各级电视台、电台积极开设手语栏目和残疾人专题节目,在影视节目中尽可能加配字幕。为了确保知识产权不构成残疾人获得文化材料的障碍,《著作权法》规定,将已经发表的作品改成盲文出版,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一些城市开通了残疾人信息无障碍交流平台,提供盲人、聋人专用的语音短信和移动通信等服务。

  未来需向“权利保障型”转变蓝皮书同时也指出残疾人权利保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中国过去许多法律法规禁止歧视残疾人,人们较多关注的是在就业或教育等领域对残疾人的歧视,较少关注不向残疾人提供“合理便利”之类的基于残疾的歧视。而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的宗旨并不是要给残疾人设定不同于其他人的特殊权利,而是确保残疾人与其他人平等地享有人权。据此,目前我国各级立法都已明文规定“禁止基于残疾的歧视”。

  蓝皮书指出,收养动态。残疾人平等权益的实现不可能一蹴而就。比如,尽管中国无障碍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农村无障碍建设薄弱、城市无障碍建设不系统,道路、公共建筑、居住小区、公共交通设施等无障碍改造缓慢等问题。

  蓝皮书提出,要进一步改善这种状况,除了需要进一步完善残疾人事业法律法规体系并加大实施力度,保障残疾人平等享有权利外,还需要促进残疾人事业从慈善救助或福利保障型向权利保障型转变;需要民间社会和残疾人自身在促进残疾人事业的进程中发挥更大作用;需要进一步协调中国法律与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不一致的问题。

  “贫富地区差距”将会逐渐缩小尽管目前中国残疾人权益保障仍面临一些问题,但蓝皮书认为,“十二五”时期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加快残疾人权利法治建设,改变中国残疾人事业基础薄弱状况的重要时期。在“十二五”期间,《纲要》所定目标一定能顺利实现。

  在此方面,蓝皮书特别提到了2011年11月开始实施的《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办法》。蓝皮书认为,该办法中所确定的将残疾人康复纳入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残疾人医疗康复服务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范围,对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实行基本药物免费制度等目标是现实的。

  蓝皮书认为,预计在“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在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方面与先进地区的差距能够逐渐缩小。在加强残疾人权利保障法治建设方面,一定能够取得新的更大的成就。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免费法律咨询 在线提交,三十分钟内百分百回复!
中国法律网 版权所有 邮箱:service@5Law.cn 建议使用:1024x768分辨率,16位以上颜色 | 京ICP备2023040428号-1联系我们 有事点这里    [切换城市▲] 公司法
400-8919-913 工作日:9:00-18:00
周 六:9:00-12:00

法律咨询5分钟内回复
请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闭

关注网站CEO微信,与CEO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