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律网
法律通行证: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律师加盟热线:400-8919-913   律信通 律信通  
律师
公众 咨询 贴吧
律信通 案件委托
频道 房产 婚姻 交通事故 保险 建设工程 劳动
留学
公司 合同 刑事辩护 医疗 知识产权 工商
新闻 宽频 文书 常识 案例
法规 专题 杂志 百科 论文
查找全国各地律师: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点击各城市名拼音首字母查找律师 公众找律师,信赖律信通!律师做宣传,首选律信通!
公检法司
频道直达: 法界新闻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司法 | 工商 | 税务 | 质检 | 聚焦国土 | 矿山与安全
公检法司
土地法规
当前位置: 主页 > 民商 > 土地 > 土地法规 >

(原创)神话小说连载《桃花岛传奇》(19、20、21、22)

时间:2012-04-18 23:23来源:志玲美眉 作者:谈心 中国法律网

十九 易师乘舟寻仙子

诗曰:

仙子魂去体长留,

易师思念意未休。

孰知须向世间觅,

乘舟寻仙一春秋。

黄易师精神恍惚地走出炼丹房,缓缓行至桃花仙子的卧处,只见她气息全无,芳魂已逝,只有体态安然,面色如旧。不由得伤心至极,不禁对天长叹:

“仙子啊,为什么就这么走了,为什么我们的仙缘如此之薄!天啊,为什么只留下我等,孤独地活在这世上!”

众人见黄易师伤心欲绝,就帮忙搬动桃花仙子的躯体,黄易师吩咐众人,将仙子的躯体抬到圣水泉边的一个朝阳的地方。

众人动手,却怎么也搬不动仙子的身体,就问黄易师:

“黄岛主,快来看,仙子的身体怎会如此沉重,怎么也搬不动!”

黄易师心有所感,他仰天思索了一会儿,又点了点头。接着走近桃花仙子的身体,用手轻轻抚摩着她娇羞的面庞,觉得她似有体温,再试,却没有气息,于是,在她的身体上洒了些许神泉圣水。

恰在此时,一股桃花香味扑鼻而来,人们正在称奇纳罕,只见黄易师双手轻轻一托,桃花仙子的躯体如活了一般,飞落到黄易师的手臂上,黄易师双手托着桃花仙子,缓缓地走向圣水泉边。

众人紧随其后,不知如何给黄易师帮忙,黄易师更是头也不回,步履坚定地往前走。

忽然,天空雷声大作,大雨倾盆而下。黄易师内心涌起千缕思绪,万般柔情,泪水随雨水而下。想自己许多年来,并无倾心女子,而今,自己倾心的女子,却已僵在自己的怀里。化悲痛为柔情,柔声道:

“仙子啊,你为何弃我而去!你魂已去,但到不远,我会追随你的,不管你到了世间何处,我会找到你的,不管千辛万苦!”

黄易师暗下决心,不管天涯海角,海枯石烂,一定要找到桃花仙子寄魂托身的人,到时,不会错过机会,定当完就前缘!

众人看黄易师呆呆傻傻地做着这一切,不知道怎样对待他们的主人。

一声更大的霹雷,却见神泉圣水旁,有一个正好可以安放桃花仙子的凹处,黄易师托着桃花仙子,一步一步走向那凹处,轻轻地将桃花仙子的躯体放下,又走出来,将周围的碎石一一拿起,又轻轻放在桃花仙子的周围,精心垒着。

雨越下越大,如此大雨的刺激,使得黄易师更大地发泄出了自己对桃花仙子那种无法言状的感情,或许叫爱情吧。

雨水沐浴着桃花仙子的躯体,海水汹涌着,海浪哗哗的,似乎伴奏着,在黄易师听来,那是为桃花仙子奏响的哀乐。

大雨过了,桃花仙子的躯体已安放在神泉圣水旁。

天晴了,黄易师的心在空中飞,他如痴如醉,不小心掉进了神泉圣水里,众人急忙去救援,而黄易师大声喊道:

“让我死,让我死吧。”

众人救他出了神泉时,他已奄奄一息了。他梦见了自己乘舟摆渡,正在海上追逐。起初,还未弄明白自己在干啥,后来,见桃花仙子向他招手,她妩媚的样子让他心动,心醉。

他使尽全身力气摇啊摇啊,却见桃花仙子若即若离,时隐时现。

在一处岸上,风清日丽,一片桃树,桃树上鲜花怒放,他远远看去,似有停意,可舟不停地在海上飘渡,他想让舟停,舟在惯性的作用下依然渡着。

这时,他见桃花仙子在那片桃树林间穿梭,他想追她,想追上她,抱住她,可她越上天空,向他嫣然一笑,不见了。

这时,他下了决心,放弃摆渡,一跃上了岸边,走到那一片桃园,只见桃园里有一处深宅大院,里里外外都站着岗,而岗上的全是女的。黄易师想进去,那一个个的女侍卫非常严肃地警告他,这是桃花仙子的圣地,凡人不可进也。

黄易师一下子没明白过来,自己是凡人还是神仙。黄易师一直没明白,桃花仙子是人还是仙,越是这样,他就越想往里闯。

侍卫们刀剑相交,他一跃飞过,走到里边,却见一仙人蒙面,向他说:

“我乃是桃花仙子之灵魂!黄易师,若你觉得还有什么心里话需要告诉我,就请你在此说个明了,也好作个了断。”

黄易师说:

“我从南方来到北方,一是想找一个岛练习武功,成就学问。二是想寻一个心爱的女子过这后半生。第一个我在桃花岛上两年来,练了行走轻功,踏浪走水,行云跃山,都是我的强项学问。我按照易经中的学问,特习练了摆八卦阵。第一个愿望,在这两年间,我已实现了,而第二个我在还没有想时,却出现了,那就是我全身心地爱上了一个姑娘,我发现,没有她我就没有了心,也就是丢了灵魂,由此,如若我第二个愿望实现不了,第一个愿望即使实现,也是毫无意义的。也许,你会说我傻,也许,你会劝说我,男子汉以事业为重,可我将第二个与第一个结合在一起时,我才发现,我该做一个爱情第一,事业第二的成功的男子汉,这也是我为什么乘舟追逐你的原因。”

蒙面仙人道:

“没想到,你是这么一个痴情的男儿。”

她叹了一口气道:

“人间最怕是痴心,可我还是想将桃花圣水洒上人间,让世间男男女女,有真诚的痴心的两情相悦的恋爱。”

黄易师急问:

“你说我们的恋爱会不会成为现实?”

蒙面仙人道:

“上天已经赐给你我一段姻缘,你不必急于求成,等到来年的三月三,你会与你心爱的人儿晤面的。”

黄易师一听来年,还得等一年,这还了得?一日如三秋,若待来年三月三,那自己还活得了吗?

想到此,他急忙跪地,泪如雨下:

“自从爱恋萌发心间后,一切杂念皆无,全是一个痴字,如若今年三月三,尚可等得到,若到来年三月三,那我还不如等到来世再说。”

语音未落,就听咚一声,黄易师倒在地上。

蒙面仙人令众人将他扶起,又将手中一粒桃花丹送进黄易师嘴里,这时,黄易师慢慢醒过来,睁开双眼。

蒙面仙人说:

“你刚才服了那粒桃花丹,你就可以在今年的三月三桃花盛开的时节,见到你最痴爱的姑娘。”

黄易师一听,一阵高兴,还要问个究竟,却被众侍卫礼节性地让出仙台。

他用心计算着离三月三还有几日时,却听得一声大喊:

“黄易师醒了,黄易师醒了。”

黄易师急问:

“我这可是在桃花园里吗?”

众人答:

“你是在桃花岛上啊。”

黄易师问:

“桃花园离这里有多远?”

众人道:

“不就在岸上吗?岛主你怎么了?你是知道桃花园在哪里的呀?”

黄易师听后,开怀地笑了。

这时,有一侍人来报,外边有一女子前来送信。黄易师急忙道:

“快快请来。”

不知这女子是谁?

二十 风雨丝绸千里路

诗曰:

倩娘原是一仙人,

凌霄峰上有慧根。

远祖正元为巨贾,

易得江山一世人。

这女子不是别人,正是水芙蓉大酒店的老板娘倩娘。

这水芙蓉大酒店的老板娘倩娘,是一个久经风浪,非同一般的人物,当真是女中豪杰。那日,认桃花仙子为干女儿之事,当真是常人不敢说、不敢为之事!而她,敢说敢做,竟认了个与女儿慕容兰燕相貌绝类的桃花仙子为干女儿。世间哪有如此巧合之事?

原来这倩娘也是个颇有灵秀之慧根,是个大有来头之人,只是她自己不明所以罢了。她乃是昆仑凌霄峰上的一位仙子,因偶得凡心,下界历三千年之劫。

倩娘代代转世,到宋朝已是巨商之女,倩娘本姓李,本是丝绸巨贾世家。到倩娘高祖一代,李家已是全国各地分号遍布,成为南北同行的泰山北斗。直到后来开办三维丝绸。

自传说中的黄帝之妻嫘祖开创桑蚕放养丝织以来,丝绸业已历经四千余载,世世代代男耕女织,已是中国的风俗。

江南吴越一带,是蚕茧丝织业发展较好的区域,发展到宋代,北方也已延伸开发,有了长足的发展。

倩娘的高祖李正元颇有经营头脑,是个生意奇才。接过父亲的产业时,产业很小,但他依托日照这块风水宝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最终开创了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

话说李正元年轻之时,风流倜傥,大有仁侠且豪爽之风,颇受众人称道。然而,毕竟创业艰难。

当时,父辈经营的绸布店甚小,李正元将自家的小店扩大门面,改为“三维绸布庄”,日照经营绸布店的商家甚多,在城里开绸布庄的人为数不少,竞争特别激烈。

一日,李正元兴致勃勃地对父亲说道:

“父亲,孩儿有个想法,想听听您的看法。”

正埋头练书法的父亲惊讶地说:

“哦,今日怎么说话文绉绉的,还这么一本正经的了?有话直说呀,儿子。”

李正元这才毫不拘束的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咱们北方的丝绸很好,可咱们现在的三维丝绸庄虽然较原来的扩大了,可毕竟本地人不大喜欢绸缎,当然,这与咱们当地的气候有关,一因昼夜温差大,二来较南方冬长些,三因咱们当地的流通欠发达,四因为咱们这儿的商人安逸得多。当然,咱们这里喜欢穿棉布的人多,穿绸缎的人少,而绸布庄的商户甚多,竞争激烈,有些过剩,由于这些缘故,中国土地市场网。这就导致咱们的丝绸庄商业经营受阻,收入低下。而咱们这里产的绸布,质量一流,南方人也许很喜欢,所以,我想到江南去转一转,取取经,也好有更大的发展。”

老父亲听罢儿子的话,略一思考,然后道:

“儿子,这个想法不错,只是现在你去,一是年龄小些,二是咱们的三维绸布庄刚刚扩大规模,现在去恐怕有些不妥。等你大些时,咱们的三维绸布庄立住了脚根,你再出去如何?总之,我觉不妥,恐有后顾之忧……”

李正元听了父亲的话后道:

“不知父亲有什么顾虑?”

老父亲缓缓地说:

“你刚才也说如今竞争激烈,你这一走,我年龄大了,家里无主要掌管之人,怎生是好?”

李正元道:

“父亲,孩儿我这不正是跟你商议吗?”

老父亲说:

“到江南,路途遥远,走海路还近些,可你到江南,一来一去,少说也要一年二载的,经费开支可不是个小数目,二是咱们家里的三维绸布庄,你不在家,别的商户会不会挤兑咱们?我是担心呢!”

李正元说:

“父亲,这孩儿我倒是有些考虑,咱们的三维绸布庄只要平稳地撑住两年,等我从江南取经回来,或者也会联系了江南的绸布大商户,与咱们合作,咱们不就大发展了吗?到了那时候,咱们还怕挤兑吗?经营好了,咱们还会收并其它绸布庄哩,到时候,咱们说不定独领风骚呢!”

老父亲不无担忧地说:

“说起来是容易,做起来恐怕难呀……”

李正元充满信心地说道:

“父亲,我想好了,路费只准备单程的,我可以带些咱们北方的绸布和绿茶,到南方碰碰运气,回来就靠它们了。”

父亲道:

“南方的绸缎和茶叶都是盛产呢,你敢冒这个险?恐怕不容易呀……”

李正元道:

“父亲,咱们这里的丝绸和绿茶这两种都是本地的特产,都不比他们南方的差,甚至还好。价值最起码也是与南方等同,遇到识货的,也许会还高哩——我想好了,越是不容易的事,我越是要做一做,您不是也常说,年轻人要出去闯一闯吗?”

老父亲又说:

“话是这么说,三维绸布庄谁来支撑?再说,你媳妇刚过门不久,怎么办?”

李正元胸有成竹地说:

“这我也考虑了,三维绸布庄嘛,还是由您来主持,再加上几个小伙计,应付个一年半载的没问题的,我的媳妇更没问题了,她在娘家就是一把管理绸布庄的老手,她不正可以帮忙打理三维绸布庄吗?”

老父亲点头道:

“既是这样,你就去吧,我一定会全力支撑的,生意少一些,也不至于赔了。家里就放心好了,只是你一路要谨慎行事,做事当行则行,不可鲁莽行事,不成的话,早点回来,免得家里惦记!绿茶一定带咱当地的极品茶——圣谷春牌的,此茶从种植、采摘到炒制,都非常考究,品起来的滋味也与其它绿茶不同。”

李正元道:

“是!我一定会尽最大努力的,不取到真经,不联系几家大商户,是不会回来的!”

老父亲正色道:

“如此更好。哪天上路,别忘了上桃花岛,到玉皇仙宫祭奠祈祷一番,让玉皇大帝保佑你顺利平安。”

李正元点头称是,于是,亲自带人四处办货。

转眼三天过去。

李正元已雇好大船,准备走海路到苏州、扬州、杭州一带。

李正元率人在岸上祭了土地,鸣放鞭炮之后,大船缓缓驶离张家台码头,向桃花岛进发,扬起一片水波。

李正元此时已穿戴齐整,打扮成了一个白衣秀士,手执折扇,昂首立于船头,旁边站着一位身着桃花色衣服的女子,正是李正元的新婚娘子。

二人衣裳一红一白,相得益彰,真是如花美眷。妻子依着正元,扯住衣襟,大有不舍之意。

大船驶向桃花岛。李正元要先到玉皇庙祭拜,再扬帆远行。

水手们因为要到南方去,而且是要到人间天堂苏州杭州去,格外兴奋,十分卖力地划船。不大一会儿,众人已登上桃花岛。

正是烟花三月,桃花岛上鲜花盛开,蜂飞蝶舞,百鸟和鸣,好美的景色!

此时的李正元夫妇已无心赏景,他们直奔玉皇仙宫而来。

随从人员布菜,祭酒之后,李正元夫妇二人一齐在玉皇座前的蒲团上跪倒。恭敬上香后,李正元祷告:

“玉皇大帝在上,小可李正元为生计所迫,想要到江南一行,愿您老人家保佑我,一切顺利,取得真经,联系来商户。归来之时,正元再来给您老人家磕头上香……”

说罢,二人连磕九个响头。

又听李正元妻子祈祷,已带哭腔:

“愿玉皇大帝保佑我夫君,此行一切平安,逢凶化吉,遇难呈祥,早日归来!我会在家设您的牌位,每天给您上香,多多保佑啊!”

说罢磕头不止。

随从之人不禁心酸。

祭罢,众人登船,李正元与妻子依依不舍,不免执手相看泪眼,千言万语凝在心里,无法表达。

李正元咬牙分手,上船,妻子也登上了带来的小船。

两船渐行渐远,李正元不忍再回头,生怕一回头就会失去南行的勇气,只是催着水手们快速划船前行。

过了很久,李正元才回过头来,小船已变成了远处的一个黑点。

远处隐隐约约,传来妻子的呼喊:

“夫君——早日回来,早日归来啊——正元——”

李正元心里一片惆怅,但转念想,儿女情长,怎么能干成大事!随着眼前海面的开阔,李正元的心情也渐渐好起来。

这次出海,大船也已作了最充分的准备,备足淡水和粮食,几个月不靠岸也没问题。李正元在日照本地采办了大量的生丝和茶叶,将来要在杭州一带贸易。

江南原是生丝和茶叶的盛产地,带这些东西到苏杭去,这不是班门弄斧吗?李正元临行之时,许多朋友都这么劝说,怕他赔个血本无归,劝他只身前往,不要带这么多生丝茶叶。

李正元则有自己的想法。南方当然是生丝茶叶的盛产地,但日照的桑蚕丝绸业与绿茶产业虽然起步晚,却也是发展迅速,这次采办的“圣谷春”绿茶,正是聘请大宗师炒制的最好的本地绿茶!

不去班门弄斧,拿去与南方的产品比较一下,较量一番,怎么能知道与人家的差距?这次即使是赔了,也可以看作是交了学费!更何况,我带来的是日照最好的产品,也未必就赔了。

再说了,能取得真经,联系到大商户与我合作,赔一点又算什么呢?

李正元充满了信心,可说是胸有成竹。只听他说道:

“伙计们,拉起帆来,快速前进!”

舟师们齐心协力,拉起了两片白帆,调好角度,高高挂起,吃饱信风,大船飞速前进。

远望两帆,两帆各书大字,其一为“三维丝业”,其一为“圣谷春绿茶”,很是显眼。

白帆上从来不书字,这次的书写,正是李正元的创意——咱北方的好东西,要让南方人亲眼看一看!

二十一 圣谷春茶有奇功

诗曰:

正元一路访苏州,

苏州盛意人自留。

若是红茶能醉客,

但愿长住不登舟。

风正两帆悬,千里渺云烟。

李正元的大船顺风顺水,比他想象的还要顺利得多。

这天,风和日丽,船已到达苏州地界。江南多雨,如此晴好之日,实乃少有。

李正元命令将船泊在码头,取生丝茶叶上岸,雇车直入苏州城里。

苏州乃江南名城,果真秀美繁华!

走在苏州大街上,只见城内商铺林立,人潮涌动。这在北方沿海城镇是很难看到的,李正元不禁感叹:

“真是山外青山楼外楼啊!到大地方一看,自己便似井底之蛙!今日一来,纵使生意亏损,也让自己长了见识!”

欲找一家客舍暂住几日,在大街上问了几个人,无奈江南之人说话舌软,说话便如唱歌一般,不能问个明白。

况且北方之人穿着与本地不同,苏州乃丝绸之业高度发达之地,各色丝绸应有尽有,穿起来也是五花八门,大显华丽。北方人厚重,穿着亦是单一。走在苏州城里,李正元一行人不免显得扎眼,不时引来好奇的目光。

李正元倒是不觉得自惭形秽,一个伙计说道:

“掌柜的,您瞧人家看咱们的眼神!”

李正元一笑,说道:

“他们爱看,就让他们看吧,还能把咱们看矮了吗?咱们是来做生意的,又不是来比好看的,管那么多干什么?”

走了半天,总算在城里一处不太显眼的地方,找到了一家旅店,安顿下来。

有了在大街上问人的经验,李正元这次用的是官话(犹如今日之普通话),说活力求字正腔圆,到底店家是见多识广,招待过南来北往客商的人,听李正元是北方人说官话,他也说起官话来。

李正元要了几间上等房,江南苏州人喜欢园林,旅店的布置也具园林之美,李正元他们住的上等房真是优雅素净,入住再也感觉不到大街上的喧闹。

不大一会儿,店小二送上茶来,每人一个盖碗,李正元打开盖碗,溢出一股独特的香气,茶水亦呈红色!

众伙计称奇,他们原以为茶叶只有绿色一种,想不到竟有红色的!

众人待询问,小二说声“客官慢用”,已转身离去。

一个伙计道:

“真是奇怪了,只见过绿色茶叶,怎么还有红的?”

另一个说道:

“是啊,这红茶味道肯定怪怪的,就像尿水一般……”

李正元呵道:

“不得胡说,咱们大家都尝一尝,看与咱们北方的绿茶有何不同。”

李正元细品这茶,只觉得入口不似绿茶略带苦味之清香,此茶入口略涩,香味较大,感觉亦有江南风景之美。

有几个人喝了几口,便吐了出来,大叫难喝!

李正元笑道:

“你们真是没见过世面,人有黑白高矮,茶为什么就不能有个红茶绿茶?保不准还会有黑茶白茶呢!”

众人也笑,一人说道:

“掌柜的,您觉得这茶如何?”

李正元说道:

“不错啊!我品此茶,觉得与咱们的圣谷春绿茶各有千秋,各擅胜场,咱们喝不惯南方茶,人家却也未必就能喝得惯咱们北方的绿茶。”

众人点头称是。

一人又说;

“掌柜的,听说杭州产名茶,等咱们到了杭州,可得好好的品一品他们的龙井茶,不都说龙井茶天下第一么,咱拿咱的圣谷春绿茶与他们比一比!”

李正元嗔怪道:

“比一比!好大的口气!你们几个听仔细了,出门在外说话行事都小心点,嘴头多个把门的。”

众人不再言语。

正在此时,小二来续水。

小二见地上有茶水,打量了这班人,心里全都明白了,续水之后,转身要走。

李正元叫住了他,说道:

“小二哥,且慢走,我有几句话问你。”

小二放下大水壶,道:

“不知客官有何吩咐?”

李正元说道:

“不知你们掌柜的高姓大名,如果这会儿他不忙的话,你就说山东客商李正元请他品茶。”

小二说道:

“我们掌柜的姓高,就叫大名,高大名……”

李正元和伙计们都笑了。

小二不解众人为何笑,立在当地。

一个伙计道:

“我们掌柜的问高姓大名,你就说你们掌柜的叫高大名?”

小二正色道:

“的确如此,怎敢欺骗顾客,再说我们掌柜的名号我也是不敢胡说的啊。”

李正元点头道:

“如此甚好,有劳小二哥请掌柜的来,说李正元请他品茶,顺便请教些生意上的事。”

小二应道:

“客官稍等。”

不大一会儿,这怡和园旅店的掌柜高大名匆匆过来,他四十多岁的年纪,衣着大方,满脸堆笑,一脸的世故,打了个躬,说道:

“哎呀,李掌柜,适才前边生意忙,对各位有所怠慢,还望海涵啊——”

李正元忙起身,还礼道:

“高掌柜说哪里话,正元来到贵宝地,初来乍到,有许多事还要请您指教呢,说不上还要请您帮大忙呢……”

高掌柜说道:

“李掌柜千万别客气,有什么尽管吩咐,只要小可能帮上忙的,我一定会竭尽全力!”

李正元吩咐,取出带来的圣谷春绿茶,让伙计冲泡两杯,不一会儿,只见杯中茶水青莹碧透,上浮一层既白又轻又薄的茶雾,如仙山飘荡的云雾,颇有灵动之气!

李正元说道:

“高掌柜,请,请品尝我从北方日照带来的绿茶……”

高掌柜笑道:

“好茶呀,色香怡人,不用喝也已让人陶醉了,真乃好茶,好茶……”

说罢,轻轻呷了一口,咪了一会眼睛,又大声赞道:

“好绿茶!南方人不大喝绿茶,故不知其妙处,今日一尝,妙之极矣,茶香醉人胜美酒啊……”

又细细观察了一会,细细品了品,连声叫道:

“真乃好茶!看其叶,较我们南方厚些,而细细尝,其滋味特别浓,香气特别醇……”

又喝了几杯,高掌柜夸道:

“真是耐冲泡的好茶!”

李正元笑道:

“高掌柜,先别忙着夸奖,这也许是我们北方昼夜温差大,天然条件所造就的吧,这茶我带来不少,正想与高掌柜的探求销售之路呢。”

高掌柜思考了一下,说道:

“如此好茶,当不难销售,不过本地人喝红茶由来已久,认可绿茶恐怕得有一个过程。”

李正元沉吟道:

“这——”

高掌柜道:

“李掌柜也不用犯愁,我有一个内弟,正是做茶叶生意的,可将茶叶给他代销。不知您是只到苏州呢,还是前往它地?”

李正元道:

“实不相瞒,我等此行是要到苏杭两地,所带货物为日照本土产的生丝和绿茶,江南素来是丝茶的盛产地,小可本不该带这些来班门弄斧,但我在那边也是经营生丝绸布的,既产也销,到南方来,并非只为卖货一事,我是想以货探路,来拜访名师,回去好发展自己的产业……”

高掌柜点头道:

“原来如此,李掌柜乃是干大事业的人啊!这么办吧,茶叶你留苏州一半,由我内弟代销,要是信得过我的话,你从杭州回来之时,来取货款,如何?”

李正元笑道:

“高掌柜如此热心,哪有信不过之理!就这么办吧。”

高掌柜接着说:

“苏州这地方很有特点,私家园林颇多,又兼盛产丝绸,绣品更是全国有名……”

李正元接话:

“正是,这些早已耳闻,尤其丝绣,听说皇上的龙袍都是在这里绣成的呢。”

高掌柜道:

“这话不假。我这怡和园店虽小,我本人却认识本地的四大丝绸商,并与他们常来往,待来日,我逐一给你引见,如何?”

李正元大喜,不禁眉飞色舞,说道:

“多谢高掌柜,多谢,正元有幸,遇到高掌柜这样的贵人相助,真是三生有幸啊!此事就有劳高掌柜了,多谢,多谢……”

高掌柜道:

“李掌柜别急,这四人张、王、高、赵在本地称‘四大天王’,各有怪脾气,但为人义气,诚信当头,有时,你去拜访他不见,有时,不请他又自来。感觉到没有,我这小店特别安静?”

李正元道:

“是啊,我也奇怪——”

高掌柜道:

“我这店隔壁西临,就是四大天王之第一的张震霖的私家园林——修园,我与张老板私交不错,选店址也就是选在这里了。”

李正元大悟:

“哦,原来如此,要见张掌柜就全靠你哪。”

高掌柜笑道:

“这倒不用客气,您住我的店便是对我的关照,帮点忙是理所当然,再说,我看掌柜说话行事爽快,我也正愿意结交这样的朋友。恕我高攀,咱们兄弟相称如何?”

李正元起身,举起茶杯,说道:

“小弟求之不得,来,小弟以茶代酒,敬大哥一杯!晚上,由小弟做东,宴请大哥!”

高掌柜连忙说道:

“兄弟说哪里话,为兄自应做东,为你们接风洗尘哪!”

李正元与伙计们一时高兴,来时顺风顺水,到了苏州又有如此巧遇,一时间,笑声响成一片。

当晚,高掌柜在本店会宾大厅,宴请李正元一行人,他与李正元一席,伙计们坐次席,另邀来高掌柜的内弟天喜茶行老板陆先陪,李正元顺便谈妥茶叶生意。

宾主合欢,酒过三巡,菜上五味,大厅内一片欢笑。

正谈笑间,几个中等身材,衣着华丽、气宇轩昂的男子来到大厅,其中一人高声说道:

“高掌柜,好酒兴啊,饮酒也不告诉兄弟们一声,我们可是不速之客!”

高掌柜小声对李正元道:

“好,不请自来,老弟你真是好运气!”

正元心为之一动,明白这三人乃是本地四大天王之中的三位,速忙起,与高掌柜一起迎客。

高掌柜起身,双手抱拳,道:

“我今日认识一位北方的兄弟,饮酒庆贺,正想明日带他逐个登门拜访三位掌柜,不想哪一阵风把三位一齐吹来了,请,快请!哈哈哈——”

李正元也跟着抱拳施礼。

高掌柜延让三人入席,重新安排了座位,换掉旧菜,换上新杯,重开宴席。

众人坐定,高掌柜站起身,举杯道:

“各位举杯,今日盛会,实在是小弟的荣幸,今天,刚结识山东日照的李掌柜李正元,我们二人义气相投,已结为兄弟,庆贺之时,又得三位嘉宾,三生有幸……”

三位天王与李正元齐抱拳,道:

“幸会,幸会。”

“兄弟,我来介绍一下,这位是泰和的王掌柜,这位是苏州丝业的泰斗赵老板,这位是祥瑞的高掌柜,再加上西边元丰的张掌柜合成‘四大天王’,你的事他们正可帮忙呢!”

李正元道:

“幸会,幸会,小弟正元今日结识大哥及四位掌柜,真是三生有幸!”

高掌柜又对三人道:

“这位正元兄弟,家住山东日照,在那边也做丝业,此来苏州,带了些生丝和茶叶,一为探路,二来取经,请得名师,得到江南大商户的支持,回去好在北方发展自己的产业,我看各位都是爽快人,可一定得帮我兄弟这个忙啊!”

王、高、赵三位以及茶行陆掌柜齐道:

“好说,好说,既是高掌柜的兄弟,一切好办,请放心吧!”

高掌柜高兴地说:

“兄弟,这下也不用去杭州了,你的茶叶生丝全解决了,还不快谢谢各位掌柜!”

李正元早已举起酒杯,敬道:

“正元无知,来此地人生地疏,原来考虑千难万难,不想遇上贵人相助,各位热心肠,小弟无以为敬,借高大哥的酒,敬各位老板三杯,以表谢意,请赏脸,请——”

这晚,宴饮高潮迭起,笑声不断,直到深夜,各人尽兴。

席间谈妥,生丝由三家分用,临回时,再从三家各带一点回去,茶叶全由天喜茶行包销。同时商定,各家轮流宴请李正元。

此后,李正元不断往苏州发运茶叶,苏州的北方圣谷春绿茶延续至今,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当晚,李正元带着十二分满意,进入梦乡。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

二十二 缘结丝绸荣归乡

诗曰:

行侠只为热心肠,

收得善果在他方。

丝绸原是丝来结,

结得善缘荣归乡。

且说,那晚宴会之后,李正元一直想找机会,与高大名一起去拜会苏州丝行业老大张震霖,可是王、高、赵、陆几家轮流宴请,已轮了好几轮,那几个掌柜还不算完,一连多日,皆是如此。

偶有无宴会之日,派人打探,张掌柜又不在家,只是干着急。

这日有闲,李正元穿戴好新添置的一套行头,衣冠楚楚,带了一个伙计出城,去游玩虎丘。苏州虎丘乃天下名胜,各地游客亦多如牛毛。

二人一上午游得尽兴,正欲返回,忽见三五个小混混,在讹诈一位年轻公子与他的仆人,说是二人不小心碰坏了他们摆在路边上假作销售实乃讹人的盆景,索要巨额赔偿。

年轻公子没钱,双方言语不合,发生争执。小混混们正揪住年轻公子不放,年轻公子甚是窘迫。一时间陷入了僵局。

李正元见此情景,犯了山东人的直脾气,也不管自己是个外地人,上去斥责道:

“光天化日之下,讹人钱财,有王法没有?再说了,人家一个文文静静的相公,你们怎么凭空讹人家?大家都评评这个理!”

年轻公子投来感激的目光。

李正元带来的伙计一看要出事,催他赶快离开。

这可惹恼了小混混,为首的一个狂笑一声,叫道:

“哪来这么个野小子,敢管爷们的闲事,懂不懂规矩?王法,什么是王法,我就是王法!看见没,弟兄们,今天咱就让他知道知道,给我上,教训教训他,看他还敢不敢强出头……”

李正元在家是习过武的,一看众混混要上,摆出一个姿势,向混混们招了一下手,说道:

“本人行不改名,坐不改姓,山东李正元便是,也不是我强行出头,只因我平时最看不得人受欺负,这位小兄弟你在一边看着,看我如何教训这帮小混混,也好让他们今后不敢再欺负人。来吧,你们上吧!”

那位年轻公子微微施礼,致谢,道:

“多谢兄长相救,兄长也要小心为是!”

不知怎么,他行礼之时,竟带些女子之气。

小混混们一拥而上,被李正元指东打西,手脚并用,不几下打得都趴在地上,不住声地求饶。

李正元呵斥道:

“还不快向这位公子道歉,讨打!”

众混混在头目的带领下,齐向公子道歉,低头耷脑地说:

“对不起,这位公子,您大人大量,求您放过我们这一回吧,再也不敢了……”

说罢,混混们一溜烟地逃走了。

那公子再次道谢,他的小童却不住地催他快回去。那公子却不急着走,抱拳行礼,说道:

“多谢恩公出手相救,还没请教恩公尊姓大名,日后也好报答大恩。”说罢,脸上竟然飞红。

李正元心念一动,豪爽地笑道:

“公子不要客气,千万别恩公长恩公短的,我叫李正元,请问公子高姓?”

公子脸上一红,说道:

“蒙兄长垂问,小弟姓张……”

小童又催:

“公子,再不回家,老爷又要生气了。”

说完,拉了公子快速走了,惯好结交朋友的李正元意犹未尽,不禁怅然若失。

回到怡和园旅店,高掌柜告诉李正元说,张掌柜后天在家,且已早有通报,后天直接登门拜访便可。

李正元听了惊喜万分,终于可以见到这位老大了,说不上能从他那里得到更大的帮助!

转眼两天已过,李正元与高掌柜带了随从,带了礼物,到修园去拜访张震霖张掌柜,一行人在门童的指引下,尽赏了园中的美景,李正元及从人每看一景观,那怕是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会惊叹。

曲径通幽,终于来到了张掌柜的正厅房。

张震霖看上去有五十左右,长袍马褂,瓜皮帽,人略显胖,双目慈祥,却也不怒自威,颇有大家风范!

他亲自在台阶前行迎接高李二人,朗声道:

“高掌柜,李掌柜请,今日得会二位,实是荣幸,万分的荣幸啊,请——”

李正元与高掌柜一齐拱手行礼,随张震霖步入大厅。一位年轻小姐和一女童也在大厅,李正元一眼看去,觉得面熟,却又说不出在哪见过,一时纳闷,人家女眷也不能无礼地直瞧啊!

只听张震霖笑着介绍道:

“这是小女,从小没了妈,都是我惯着她,来了外客也不知回避。莹儿,过来,我给你介绍,这位是山东的丝行掌柜李正元,李大掌柜……”

谁知这位小姐突然开了口,说道:

“爹,这位李先生我认识的……”

“啊?!”

众人均是一惊,李正元更是一头雾水。

小姐又道:

“爹,李先生前天在虎丘救过我,我跟您说过的,就是他,把那些小混混打跑的……”

李正元有所悟,说道:

“小姐,您是——您是——原来是——”

小姐笑道:

“是啊,我那天是打扮了男装的,认不出了吧,嘻……”

张震霖正色道:

“原来李掌柜救过小女啊,这我倒要好好谢谢您,看来咱们真是有缘分啊!李兄弟,请坐,请坐……”

李正元道:

“张掌柜,您是本行的前辈,万不可称我是兄弟,还是让我尊您一声叔吧!”

小姐也道:

“这样才好呢!”

高掌柜笑着,打圆场道:

“我看这事咱们不用争了,我与正元称兄弟不错,正元称张掌柜为叔也不错,我与张掌柜攀称兄弟也不错,随时而变吗,哈,哈,哈……”

张震霖朗声一笑,道:

“人在江湖,正是如此,莹儿,还不快叫一声李大哥,谢谢李大哥!”

张莹趋前一步,行礼道:

“见过李大哥,多谢李大哥相救之恩……”

李正元脸上一红,说道:

“言重了,小事何足挂齿……”

这日,欢宴自午至夜,兴尽而归。席间,张震霖对李正元既有商业头脑又有侠义之气大加赞赏,商定将来出资,帮李正元扩大规模,并派技术人员常驻指点。

李正元心花怒放,想不到这次江南之行如此顺利,从心里感激高掌柜以及所有掌柜。

以后的几个月,与张掌柜来往越来越密切,最终在高掌柜的撮合之下,张掌柜终于同意将独生女儿莹莹远嫁日照,形成了江南丝业与日照丝业联手发展的新局面!

三十年过后,日照李家的“三维”丝业已发展迅速,全国各大城市均有分号,生意红红火火。

又百余年后,生意传到倩娘这,她从小灵巧聪慧,也颇有经营头脑,生性活泼好动,只是不喜欢静坐做女红之类,所以最终成为“水芙蓉”酒店的老板娘,在桃花岛一带经营得有声有色。招待南来北往客,发尽春夏秋冬财。却也想不到会发生一出神仙姻缘的妙事。看官且看下回。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免费法律咨询 在线提交,三十分钟内百分百回复!
中国法律网 版权所有 邮箱:service@5Law.cn 建议使用:1024x768分辨率,16位以上颜色 | 京ICP备2023040428号-1联系我们 有事点这里    [切换城市▲] 公司法
400-8919-913 工作日:9:00-18:00
周 六:9:00-12:00

法律咨询5分钟内回复
请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闭

关注网站CEO微信,与CEO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