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律网
法律通行证: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律师加盟热线:400-8919-913   律信通 律信通  
律师
公众 咨询 贴吧
律信通 案件委托
频道 房产 婚姻 交通事故 保险 建设工程 劳动
留学
公司 合同 刑事辩护 医疗 知识产权 工商
新闻 宽频 文书 常识 案例
法规 专题 杂志 百科 论文
查找全国各地律师: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点击各城市名拼音首字母查找律师 公众找律师,信赖律信通!律师做宣传,首选律信通!
公检法司
频道直达: 法界新闻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司法 | 工商 | 税务 | 质检 | 聚焦国土 | 矿山与安全
公检法司
土地法规
当前位置: 主页 > 民商 > 土地 > 土地法规 >

报告文学-苏世政:《情 系 黑 土 地》 文 邵魁

时间:2012-04-18 22:02来源:cibei 作者:李悦琦 中国法律网

报告文学-苏世政-中国教育战线的全国劳动模范
《情 系 黑 土 地》文 /邵魁

转自:

“北京——莫斯科”国际列车停在满洲里的过境线上。卧铺车里,一位鬓角花白的旅客,不顾北方寒气的袭击,打开车窗,探出头,久久地凝望着列车驶过的这片黑土地,望着,望着,两行清泪无声地滚过了面颊,滴落到了这片黑土地上……
“三十五年啦……”他轻轻地念叨。是啊,他从山青水秀的南京来到这块黑土地整整三十五年了。他在这片黑土地上戴过红灿灿的“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校徽,摇过觉甸甸的劳改放猪鞭子,站过农村中学的土讲台,举过重点高中的教鞭。这片黑土地上有他的爱恋,有他的追求,有他的汗水……
他就是“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延寿一中副校长、特级教师苏世政。
一九六二年,苏世政刚刚解除劳改,戴着右派的帽子来到延寿——这个经济贫困,教育落后的山区小县。
一间矮小的草房宿舍里,住着从外地分来的四个年轻教师。昏暗的油灯下,几个年轻人抱怨着,发着牢骚。小苏躺在一个角落的木板床上,静静地望着用报纸糊着的天棚。这里只有两名俄语教师,外语教育极不发达。明天就要重新踏上讲台,那是梦寐以求的讲台啊!一定要想出个办法来,把延寿中学的外语教学搞出成绩!他翻过身来,脑海中又浮现出在南京机器制造学校学习的情景——教室里,一位白发斑斑的老教师正指挥着全班同学高唱《东北义勇军进行曲》:“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歌声刚停,坐在最前排的他噔噌地站起来了,“我们要做新一代的东北义勇军!”教室里沸腾了。
毕业典礼上,小苏代表全体毕业生向党宣誓:坚决响应党的号召,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一阵热烈的掌声响彻全场。
码头上,南京机校的四名优秀毕业生登上了江轮,那位白发斑斑的老师赶来为学生送行,老者挥起手:“老朽如不是体弱多病,定会随你们去的!”年轻人也挥着着手中的鲜花:“你把我们送去,就象您亲自去一样,您想做的一切,我们保证都替您完成!”
如今,真的来到东北,来到了东北这偏僻落后的山区,“新时代的东北义勇军”应该做些什么?小苏躺在床上翻天覆地的怎么也睡不着。
第二天一大早,他把夜里写好的:“建立延寿县俄语教**络站”的请示报告送到了老校长的桌前。老校长当即拍板:由小苏负责建站工作。
这个联络站,外联全国各地,收订各地先进经验;内联全县地乡,为全县培养俄语师资。一年之后,延寿县的俄语高考成绩以单人99分,平均成绩85分双获牡丹江地区之魁。
他爱着自己的事业,也爱恋着为之奋斗提供舞台的这片黑土地。
一九七O年,黑云尚未驱尽,“读书无用”、“知识越多越反动”的迷霭还笼罩着大地。年过而立的苏世政插队归来,重登讲台。他看到,英语应用越来越广泛,可英语教学在延寿县是一个历史的空白。你知道货币资金包括。“新时代的东北义勇军”就是要迎着困难前进!
英语要上,要上英语!他向县教育科提出了办全县英语师资训练班的大胆设想。看到这份请示报告,领导愕然了;听到这个消息,同志愕然了。“苏老师一直教俄语呀!”“他就是在中专学过一点专业英语啊!”议论中,苏世政不禁回忆起农场劳改时的一幕幕——

“苏世政贼心不死!”
“苏世政妄图投敌!”
“苏世政妄图复辟资本主义!”
……
批斗会上,口号一浪高过一浪。台前,苏世政正“低头认罪”。他一句话也不说,双眼里噙着泪花,心里如翻江倒海一般。批斗归来,他喂猪兢兢业业,七头公猪缕顺条扬,个个肥头大耳,谁都说小苏劳动态度好,唯一的罪行就是他弄到两本俄文版的英语教材,劳动之余贪婪的读起来。“右派”“右派?”我不是右派,我是“义勇军!”为了东北,为了这片黑土地,我要贡献更大的力量!趁年轻要抓紧学习。他心里默念着。可,一个劳改分子学习业务,特别是学习外国语,那是罪过呀!
于是,他变得精明了。那两本洋洋大观的精装英语教材不见了。被他撕成一页页,一片片,又团得褶皱皱的。从此后,人们在猪圈旁,在小路上,在排队买饭时,常常看到小苏从兜里掏出一个纸团,打开看几眼,再放回兜里,有时一见管教来,他就用皱纸团擦一下鼻子,不经心地扔掉了。管教过后,又见他急忙拣回了废纸团,小心翼翼地揣进口袋。就这样,三年半的劳动改造,他硬是啃完了两体厚厚的,相当于大学二年级的英语教材。
卧薪尝胆,励精图治。http://www.5law.cn。如今黑土地需要他,他要为这片黑土地献出自己的全部智慧。
“延寿县首届英语教师培训班”在县“五·七干校”开学了。二十名学员来自全县各个角落,他们中,有的刚刚认识A,B,C……更多的同志对英语是一窍不通。在干校学习,上午要完成定量的劳动任务。铲地、薅草,修屋盖房,无所不干。每天只有一下午的时间上课。就是这样,硬是半劳半教中为延寿县培养出了第一批英语教师。英语教学在全县遍地开花。一连十年,每个寒暑假,他都挤时间办师资培训班。现在全县的百多名英语教师几乎全是他的学生。延寿县的英语教学列松花江地区前茅。
情深融融,恋念眷眷。苏世政同志的努力感动了这片黑土地。一九七九年四月六日,在蚂蜒河畔,在鲜红的党旗下,他举起了右手。1985年,他佩带上了金灿灿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在表彰会上,他流着泪说:
我是一个延寿人,
活着
我是蚂蜒河畔的一株小草
死了
我是长寿山下的一把泥土
个人有个人的事业,个人有个人的追求。事业是车,追求是轮,没有追求,就没有力;没有追求的轮,事业之车载货再多也不会前进。三十五年来,苏世政同志就是靠不断的追求不停的探索,使他事业之车载货日增,大放异彩。
六十年代初,他刚来延寿时对初等普通教育理论一无所知。因为他是学机械工业的,虽上过讲台,可学生是大学高年级学生,这和中学教育是大相径庭的。面对十几岁的中学生,这个“东北义勇军”困惑了,一本“凯洛夫教学法”,被他啃得没了模样。
办公桌上,一本《实践论》被他用红铅笔画满了圈圈、杠杠。


半年之后,《俄语示意图教学法》在延寿中学诞生了。延寿人在六四年开始用图示法教俄语,但直至七九年用简笔图教英语的方法才从外国传入中国。

一年后,延寿中学的俄语成绩破开荒的名列全地区之首,校长笑了,同志笑了,学生也笑了。


人,都渴望一帆风顺,可人人都要经历坎坷。坎坷使脆弱者消沉,坚强者经历坎坷后却愈加坚强。
十年浩劫,苏世政又一次被赶下讲台,下放农村。当他再一次重返讲台后,又开始了他对教学的探索。
一九八O年,他的《英语示意图教学法》载入《黑龙江省外语学会优秀论文集》,届时,他当选为黑龙江省外语教学研究会理事。不久,又先后被聘为《学英语》报兼职编辑,《中学英语园地》特约通讯员等。一时间,“苏墨延”(苏世政的笔名)传扬开了。延寿县的黑土地为她养儿的成绩泛起了层层涟猗。

一块块金灿灿的奖牌,一本本红彤彤的证书,没能使他沉醉。他清醒地知道:追求,没有止境。
孜孜以求之,其乐无穷!一九八五年,苏世政同志在《俄(英)示意图教学法》的基础上,又开始了《行知行教学法》的研究。
一部部马列主义经典,一摞摞教案,一本本教育理论书刊把他埋在了办公桌上。上课、听课,一天到晚不离学校。论著草稿一页页的增厚,可他人却一天天地消瘦。三年的惨淡经营,研究——实践——再研究——再实践。一九八八年,《行知行教学法》在《教育探索》杂志上公开发表了,省电台《开拓者节目》进行了报道。苏世政因此获地区优秀科研奖和省教学科研奖。


一九九一年四月,俄罗斯尼古里克中学的小礼堂布置得庄严而又热烈。大讲台上摆着一盆盆怒放的鲜花。全校教师你顾我盼窃窃私语,正等待着一个中国教师讲授他们闻所未闻的《行知行教学法》。苏世政走上讲台,他带着黑土地的芳香走上了讲台。一句流利纯正的俄语,博得了一阵热烈的掌声。三个小时的讲授,掌声一浪高过一浪。刚一结束,俄罗斯教育学院院士雅·沃·契斯诺夫上前紧紧地握住苏世政的双手:“请带着你的教学法到莫斯科来!”
多少年来,都是中国人学习苏联的教学法,什么“凯洛夫教学法”、“红领巾教学示范”等等。今天,一个中国人带着黑土地气息,站在俄罗斯的讲台上,讲授他自己研究的教学法,这意义岂止是一个学术交流!
几年来,围绕着这个教学法,他在各报刊上发表了一百四十多篇文章。
“行知行教学法”在逐步推广,但她永远植根于这片黑土地。
九一年五月,哈尔滨对俄罗斯东欧贸易洽谈会开得红红火火。
谈判以方正围绕着“化肥索赔”争得面红耳赤。俄方向我国出口的化肥不符合合同要求,酸性过大,并腐蚀了机房设备。俄方卖弄化学术语,想造成语言障碍,使谈判无法进行。苏世政同志一句一句准确流利的翻译,使俄方不得不承认损失,同意赔偿。
谈判成功了!俄罗斯代表团团长终于在我方起草的俄文协议书上签了字,又握住苏翻译的手,用生硬的汉语说:“佩服!佩服!”
自八九年以来,苏世政连任两届哈尔滨洽谈会主任翻译,并兼任松花江地区边贸公司翻译室主任。他五赴俄罗斯,与俄洽谈贸易四十多次,成交额达数万瑞士法郎。某公司相中了他的才干,欲以高薪聘他为驻俄阿拉木图办事处主任,他谢绝了。
在阿拉木图谈判后,告别宴会杯光碟影。苏世政慢慢地站起身,唱出了他自己谱写的《延寿味》:
延寿人,延寿魂
男男女女延寿味
骨头钢钢硬
一付犟脾气
振兴延寿大步走
浑身都是劲……
席间爆发出热烈的掌声,俄方代表们由衷地举起了大拇指:“哈拉少!哈拉少”“好!好!”
“莫斯科——北京”国际列车缓缓地驶进满洲里站。苏世政迫不及待地跳下车,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好香啊!”是啊,水越清越甜,酒越醇越香。苏世政年近花甲仍锲而不舍。他说:“我的毕生都属于这片黑土地!”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免费法律咨询 在线提交,三十分钟内百分百回复!
中国法律网 版权所有 邮箱:service@5Law.cn 建议使用:1024x768分辨率,16位以上颜色 | 京ICP备2023040428号-1联系我们 有事点这里    [切换城市▲] 公司法
400-8919-913 工作日:9:00-18:00
周 六:9:00-12:00

法律咨询5分钟内回复
请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闭

关注网站CEO微信,与CEO对话